2023年12月13日 星期三
深圳市宝安区文汇学校
构建“网格化成长共同体” 创新校家社共育
李东红 渠秀春 钟国雄 汤金应
四年级(1)班弘雅片区小组利用周末在前进天虹商场开展“我是小小营业员”亲子体验活动
2023年7月文汇2022级翔雁班到深圳市天文科普星空营地开展亲子拓展活动

    深圳市宝安区文汇学校从2017年开始尝试优化家校社协同育人,通过积极构建“亲子区域网格化成长共同体”,形成叶片形组建、同心圆形运作、太阳形推广的模式,创新家校社有机融合方式方法。2023年3月,文汇学校“亲子区域网格化成长共同体”案例获评“深圳市‘双减’背景下学校治理优秀案例”;学校被授予“2023宝安区校家社协同育人基地”。

    研读相关文件 找准“突破口”

    作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文汇学校2023年9月达到88个教学班。“让学校成为师生健康成长的乐园”已成为学校的办学理念,但几年前的文汇学校学位供大于求,教师队伍没有竞争力,还存在师生关系不亲、家校信息不通等问题。面对这种情况,文汇学校开始大胆创新,寻找教育合力。

    作为一所基层学校,变革的方向必须符合国家和省市对于教育发展的要求。通过认真研读思考从中央到地方全面构建协同育人新格局的相关文件,文汇学校找到了初步思路。

    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都提出要全面构建协同育人新格局。2021年7月《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印发,进一步明确家校育人责任,推进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2021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通过,规定健全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2023年1月《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印发,提出全面构建协同育人新格局。文汇学校将“每一名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协同育人工作的突破口。

    遵循教育理论 尝试协同育人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文汇学校遵循同伴教育、陪伴教育理论,按照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探索协同育人。

    20世纪60年代以来,同伴教育在国际上一直受到推崇。在学校教育中同伴教育是具有相似或相同生活经历、学习背景的同龄群体共同分享知识、观念或行为技能,相互传递思想和分享体验,以唤起情感上的共鸣、促进正向影响的一种教育模式。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陪伴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种具体的教育形式和教育过程。陪伴教育强调在陪伴中对孩子传递爱、渗透情、知晓理,是学校德育与教学融合的一种重要教育形式,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

    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青少年时期,学生生理、心理发生快速变化,特别是初中阶段自主性和独立性逐渐增强,青春期“同伴认同”比“父母(老师)认同”有时显得更重要。

    基于以上思考与认识,文汇学校从2017年开始尝试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亲子区域网格化成长共同体”中的“区域”是指地域和人域,是各班级将地理位置上相近的不同层次家庭组成区域联盟。“网格”是管理网格,微团体一般由5—8个学生家庭组成,通过统一协商和制定规则组建微团体。通过以教师问题导向、家长目标导习、学生兴趣导行、同伴互助前行、社会资源同行为路径,开展亲子游学、亲子运动、亲子共读、义工活动、职业体验、策略分享等活动,实现三大目标:初步实现让课余时间回归学生、让家长回归理性、让教育回归本质。

    聚焦核心问题 建队伍强保障

    在构建“亲子区域网格化成长共同体”的过程中,文汇学校首先聚焦三个核心问题:部分家长因身份缺位或教育方法缺失,家庭教育错位、越位和缺位的现象,家长多元化、个性化需求不能得到充分满足,导致家校矛盾增多;高素质的家长对孩子高期待导致亲子关系紧张,亲子关系紧张催生心理类、行为类个案学生增多;“双减”背景下校家社协同育人面临着沟通困境、合作困境和组织困境。基于对上述问题的思考,学校及时确立三个目标:搭建分享学习策略平台,寻找破解问题方法;构筑学校、家庭、社会的系统合力;开创校家社协同育人的教育新生态。

    重在陪,成在伴。文汇学校分阶段破题:首先通过读书沙龙、校园内义工等活动建立联结,调动个别家长积极性,唤醒好奇内驱力;其次是给足空间和时间,通过亲子运动兴趣小组、校园外社区义工等开启亲子活动,体验胜任内驱力;再其次是建立片区活动小组,通过小组学习策略分享、亲子共读、研学游学、职业体验、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等活动,激发互惠内驱力。

    在实践过程中,学校组建了教师、学生、家长三支队伍来保障模式的可持续推进。一是建立家长学校的师资队伍,积极开展各类家庭教育、家校沟通专题培训,号召教师积极参加亲子片区活动,认真指导家长育儿的科学方法;二是建立家长学校的家委队伍,积极参加学校“好父母成长营”系列专业能力培训,积极参与片区小组活动策划培训,号召全体家长积极参与到亲子片区活动;三是建立校外学生干部队伍,积极参加团委、少先队关于学生干部素养提升系列培训,策划或主持亲子活动,带动同伴积极参与到学习共同体系列活动。

    独创三种模式 惠及师生家长

    文汇学校已成功形成叶片形组建、同心圆形运作、太阳形推广等3种“亲子区域网格化成长共同体”模式,形成惠及全校师生的共同体成长生态。

    其中,叶片形组建模式即以就近片区为单位,形成同时空微团队。片区小组整体架构呈现叶片式,一片叶子就代表一个区域小组,然后通过就近组合分区建制、建章立制明晰责任、规划活动规范运行、精彩活动巧妙融合等方式来运行。

    同心圆形运作模式,即以亲子活动为形式,形成同心圆好生态,具体表现为“三导三行”:教师问题导向,指导开展活动;家长目标导习,智慧开展活动;学生兴趣导行,积极参与活动;同伴互助同行,带动参加活动;资源开发助行,全力支持活动。

    太阳形推广模式,即以自治同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不断实践,文汇学校88个教学班共成立了592个片区小组,开发了189个社区资源,实现九年一贯制所有班级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全方位参与,形成协同育人的“大德育”育人阵地。

    同心同向同行 优化教育生态

    通过多年实践,文汇学校“亲子区域网格化成长共同体”建设成效显著:减少了学生参加课外辅导和沉迷网络游戏的时间;增加了家长(教师、同学)高效陪伴孩子和亲子运动、研学、走进自然的时间;提升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家长育子能力和对学校的信任;也提升了班级凝聚力、竞争力和办学效益,实现多方合育共赢。

    通过大量的活动,充分激发学生兴趣,挖掘学生潜能,张扬学生个性。学校荣获“中国人民大学国学启蒙教育基地”“广东省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省、市文明单位等80多项荣誉,近三年多数学生获区级以上奖励,实现了获奖领域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少到多的突破。

    家长同样受益。文汇学校学生家长一致对“亲子区域网格化成长共同体”建设表示认可。其中一位家长称:“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我的成长同样只有一次,陪伴让自己和孩子共同变得更好。”

    “亲子区域网格化成长共同体”建设,同时倒逼学校所有教师不断开发教育教学新策略,实现专业成长。特别是文汇学校班主任队伍连续三年在宝安区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中获得初中组、小学组双学段双冠军,并收获市一、二等奖。2023年,学校被授予“宝安区德育示范校”“宝安区班主任教研基地”。

    家庭教育是所有教育的基础。家校共育,家校共美,文汇学校与学生家庭为爱而融,成为更美教育合伙人,在协同教育道路上同心同向同行、共建共享共育。

    (李东红 渠秀春 钟国雄 汤金应)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1 0 1 深圳市宝安区文汇学校 http://Paper.Jyb.cn/zgjyb/images/2023-12/13/08/ZGJYB2023121308_b.jpg 08 中国教育报 9 /m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