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推动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也是推动高校高质量发展的有效动力。
把握“三个特性”
筑牢政治性。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事关党的教育方针落实落地,事关就业优先战略的贯彻,事关社会大局安全稳定,是时时放心不下的“国之大者”。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首先要筑牢政治性,要把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结合起来,深刻领会核心要义,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具体来说,要提高政治判断力,深刻领会重视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使命担当,深刻认识高校毕业生就业关系到高质量发展、民生福祉和社会稳定,关系到每名毕业生家庭的幸福。要提高政治领悟力,提前预判市场动态和就业形势,基于研判结果做好部署,把就业工作与“三全育人”相结合,全员参与、全过程培养。要提高政治执行力,按照2022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宜宾学院考察时提出“做实做细就业指导服务”的工作指示,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
把握人民性。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高校毕业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做好高校就业工作要充分体现人民性。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中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最终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一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实施就业优先战略,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我国就业工作取得历史性重大成就,在14亿多人口的大国实现了比较充分的就业,充分体现人民教育为人民、学生就业惠人民的人民性。另一方面,在就业工作中必须做到“一个都不能少”,尤其要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残疾生和“不就业”毕业生作为重点帮扶对象,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就业歧视,使每名学生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
统筹整体性。高校就业工作是个系统工程,做好高质量就业工作要统筹整体性原则。在高校就业工作体系中,国家、社会和家庭,教育者和大学生,招生、培养、就业和追踪等教育环节都对就业工作体系的运转产生影响。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协同、相互补充,共同作用形成了就业工作的整体性。要把高校就业工作看作一个体系,用系统的观点研究和优化高校就业工作,从整体的观点出发,全面分析高校就业工作系统中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深入全面把握内部联系与规律性,分析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达到优化系统,从而构建高校高质量就业工作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助力高校高质量发展。
着力形成“三个合力”
发挥政府政策“引导力”。近年来,党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措施,多次强调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就业。高校要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执行好就业相关政策,与政府形成合力,持续优化就业制度体系。同时,高校要用足、用好政策性岗位资源。如,按期完成学生的第二学士学位考试招录;积极落实特岗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广泛引导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就业,为基层输送更多高质量人才;做好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招录工作,挖掘更多服务乡村振兴、社会救助、养老服务、社会工作、司法辅助和科研助理等就业岗位,配合兵役机关开展征兵宣传进校园等活动,引导更多大学生特别是毕业生报名参军入伍。
发挥企业岗位“拓展力”。解决就业问题,从根本上说要发挥市场作用。高校要加强校企合作,与企业形成合力,不断拓宽就业市场,挖掘就业岗位。进一步挖掘岗位资源,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多渠道就业创业。开展“万企进校园”活动,保持校园招聘热度和学生参与度,充分考虑学科专业特色、毕业生就业意向等情况,提升校园招聘供需匹配度;提前预判与就业质量反馈相结合,及时调整,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高质量发展。
发挥高校人才“培养力”。高校就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三全育人”理念的集中体现。因此,高校要在校内形成合力,全员参与就业工作,学校党委、校院领导、就业工作人员、就业指导课教师、专业教师等全员参与就业,积极配合促就业。将就业工作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指的是就业工作不仅体现在就业指导课、办理就业手续、进行就业咨询服务的过程中,还应贯穿在专业课程、校园生活中。
构建“四位一体”工作体系
在新发展阶段,高校就业工作面临着新形势和新挑战。如,毕业生的规模不断创历史新高、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给就业工作带来新的影响和不确定性。高校应当明确就业工作并非一场期末大考,而是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监督,通过完善组织保障、精准指导、岗位拓展、就业反馈“四位一体”的就业工作体系,以高质量的输出质量,检验过程环节的协同效果,反馈至学校的高质量发展。
完善组织保障机制。完善的组织保障机制是构建高校就业工作体系的前提和条件,构建符合市场需求的就业工作体系不仅需要理念的支持,更需要完善的保障机制,通过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培养高素质就业工作队伍、配备资金场地等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高质量就业提供保障。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本质上也是育人工作的重要内容。大学既要教给学生专业知识,也要培养学生对就业的正确认识和态度,帮助学生坚定劳动创造价值、劳动者最美的信念,毕业时形成积极就业的自觉行动。
建立精准指导系统。建立精准就业指导系统是就业工作体系的基础,即高校就业指导者在与就业指导对象建立指导关系后,结合教育目的,根据指导对象的特点共同制定指导目标,选择合适的指导内容,设定指导情境,选择具体的指导方法,并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和指导对象的接受与掌握程度在求职实践中的应用效果,及时反馈、调整、更新,最终达成教育目标,助力毕业生找到满意的工作。高校应当将就业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教育引导毕业生认清就业形势,找准自身定位,主动投身生产实践,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落实“一对一”帮扶责任制,高校和院系领导班子成员、就业指导教师、班主任、专任教师、辅导员都要与困难毕业生结对,确保帮扶责任落实到人,还要密切关注毕业生思想状况和就业进展,多种形式提供个性化就业指导和服务,注意教育引导和心理疏导,帮助化解焦虑情绪,继续提升学生就业质量。
拓展市场化岗位资源。建立相对稳定的市场网络是构建就业工作体系的关键。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人才需求的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市场化岗位已成为吸纳就业的主渠道。高校党委书记、校长和院系负责人要积极访企拓岗,密切与用人单位的联系,有针对性地开拓保质增量的就业岗位和机会。积极邀请企业与高校携手促就业,开展中小企业网上百日招聘等活动,充分发挥中小微企业就业容纳器作用,用好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将优质岗位资源精准推送给有需要的毕业生,提高毕业生就业满意度。
深化就业反馈机制。就业状况是检验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是构建就业工作体系的保障。高校应持续推进就业与招生培养联动改革,不断提升服务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和水平。就业输送的终端在于市场,人才培养质量的检验也源于市场、企业、用人单位的反馈。高校要持续开展毕业生及用人单位调查研究,将调研数据及时反馈到招生、教学部门,充分发挥就业大数据对动态调整学科专业设置、招生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的支持作用,深入推动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建设。
(作者系北京联合大学党委副书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