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07日 星期四
“六勤”并举助大学生社会实践提质增效
罗奥

    12月5日是国际志愿者日。各地各校纷纷组织青年大学生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奉献爱心,弘扬志愿精神。

    大学生走出学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了解社会、发现自我、增长才干、锻炼意志、培养品格的重要途径。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扎根边远山区、田间地头,能为城乡协调发展作出独特的贡献。在社会实践环节中坚持“六勤”并举,有助于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高质量发展。

    脑勤——开启智慧的火花。在开展实践活动中要勤于思考、善于分析。一是密切结合时代主题选择实践内容,并从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与村民的生产生活现状紧密结合;二是充分发挥每位同学的主观能动性,深入基层考察走访,善于发现实践过程中存在的现象,并透过现象找出问题;三是立足现实问题,进一步深入调研,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总结实践中的经验与教训。

    耳勤——倾听村民的心声。在活动中,大学生要用心倾听村民的心声,用青春才智推动实施更多有温度的举措、落实更多暖民心的行动,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村民的急难愁盼,积极探索共同富裕的途径。要用心倾听,专注倾听,搞清楚沟通对象述说的内容和目的,在“抱怨”里发现问题,在“牢骚”里找到诉求。

    眼勤——打开灵感的窗户。在活动中,要做到“眼里有事”。一是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实践环节中要留心看、细心看、放眼看,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领悟。二是看明白别人看不明白的问题。要善于见微知著,以小见大,既要看得见,还要看得清。

    嘴勤——探寻实践的途径。一是实践在路上,沟通是关键。善于交流,才能深入人心,才会集思广益,才能更好地服务村民。二是诚意要正心,格物以致知。社会实践过程中,要怀揣一颗诚心去真正为农村中心工作服务,为农民致富服务。要代表和维护老百姓利益,反映村民的愿望和呼声,呼吁党政部门为农村发展和进步创造条件。

    手勤——开拓实践的新路。一是勤动手做,要动手去做、去演示、去教、去示范,使社会实践活动的实用性落到提升村民知识技能才干、文化素养的实处。二是善动手记,记录走访中的点点滴滴,我们不仅要把看见的、听到的记录下来,还要记录下实践过程中闪过脑际的独到念头和由此引发的思考、想法。三是常动手写,要及时归纳总结,整理成文本,梳理成报告,把我们工作的经历与思考、理解与领悟、失误与不足记录下来。

    腿勤——提高实践的效率。一是勤往“回”走,走历史之路。重视总结历史教训,善于汲取历史经验,总结每次活动的得失与优劣,从历史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二是常往乡村走,走实干之路。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力求办实事、出实招、求实效,让活动从农村来,到农村去。三是敢往前走,走创新之路。要勇于跳出“条条框框”,打破“坛坛罐罐”,在继承中寻求创新,摆脱路径依赖。

    社会实践活动将大学生的实践渗透于教育活动全过程,要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服务村民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在实践中体验、在实践中反思、在实践中成长,实现自身思想、道德、能力的全面提升。

    (作者单位系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