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07日 星期四
传承非遗文化 提升服务能力
——南通职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打造沉浸式职业体验中心
江勇 徐胜 李娟

    南通职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密围绕“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相关要求,聚焦“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遗文化,多措并举整合非遗文化资源、高水平打造非遗师资团队、全方位提供非遗体验服务等途径,打造沉浸式职业体验中心,助力服务型职大建设,相继建成江苏省中小学生职业体验中心、江苏省职业教育彩锦绣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南通市示范性中小学生职业体验中心,为促进区域非遗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作出贡献。

多措并举

整合非遗文化资源

    学院遵循“办学与地方融合、传承与创新融汇、教学与研究融通”的工作思路,依托南通丰厚的区域文化底蕴,通过“当艺术遇见南通”、校园文化艺术节等文化品牌活动,广泛邀请民间艺术家、非遗传承人、民族传统艺术项目传承人等开展《中国染织艺术之美与时尚产品设计创新》《中国京剧艺术赏析》《寻道·悟法——关于书法学习的路径方法》《艺术与生活——有关绘画的对话》《丁月湖与印香炉》等主题报告会,将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等非遗文化引入校园,积极打造浓郁的文化育人氛围。牵手著名红木家具大师李兵、彩锦绣非遗传承人周芬等建成通派红木家具工作室、彩锦绣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等技能大师工作室, 成立由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获奖教师、江苏省陶艺大师担任负责人的手工印染创意工坊和传统陶艺工坊等非遗文化体验工坊,组建“慕蓝手工印染”“墨梅彩锦绣”等学生社团,汇集多方资源,多举措打造以大师为引领、以赓续传统非遗文化为目标的非遗文化传承育人平台。

引培结合

高水平打造非遗师资团队

    学院坚持引培结合,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着力培养具有非遗文化素养、热爱非遗传承事业的教师教学团队。一方面,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通过设立引才专项资金、大幅提高人才待遇和特殊人才“一事一议”等综合施策,大力引入正高级职称乡土人才、非遗文化传承人等来校任职或兼职。另一方面,通过实施专任教师“双师工程”、领军人才“双高工程”等,培养出正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江苏省乡土人才大师工作室领办人、省市级非遗传承人等高水平师资力量,构建了一支由非遗大师和教学名师组成的教学理念先进、实践经验丰富、勇于协作创新的专兼职教学团队。围绕“时代衔接、学科综合、情感共鸣”三要素,坚持科学性、注重时代性、强化民族性,实施“非遗+研学”“非遗+文创”“非遗+数字技术”等传承创新模式,有效开展主题教学、职业体验等系列活动。灵活运用360度全身扫描、虚拟仿真、3D打印等新技术、新方式,将传统非遗技艺与数字科技相结合,融科普、生活、学习、娱乐为一体,激发传承新动能。积极与兄弟高校、科研机构等联合开展项目攻关,探究非遗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不断提升团队的研究水平、创新能力和社会影响力。团队成员先后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1项、江苏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2项、江苏省高校艺术教师基本功展示活动一等奖2项、“艺博杯”江苏省工艺美术精品大奖赛金奖6项。

育人为本

全方位提供沉浸式非遗体验

    学院以文化育人为目标,坚持以文化人、以美育人,依托职业体验中心开展各类沉浸式职业体验活动,推进职普融通、科教融汇。面向中小学生,根据不同年龄段中小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差异,创新非遗体验项目和贯通培养模式,构建“非遗+美育”育人模式,通过分层设置多样化的职业启蒙教育课程、开展专门化的职业体验实践活动等,将非遗传承与中小学生美育教育深度融合,推进大中小学美育一体化教育。中心每年为南通市10多所中等专业学校、20多所中小学的数千名师生提供“一站式”非遗体验服务。面向社区、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针对受众群体的个性化要求,倾力开发扎染、紫砂陶艺、刺绣等一系列寓教于乐的非遗体验项目,从而满足了不同群体的非遗体验需求。中心每年为社区、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组织开展非遗体验活动40多场,2000多人参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非遗技艺活态传承作出贡献。“铸魂强技 匠心育才:南通职业大学梦开始的地方”“江苏非遗:‘鼠一鼠二’,南通扎染萌鼠贺新春”“南通职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开展非遗工匠进校园活动”等经验做法得到了“学习强国”、江苏教育等平台和媒体的广泛关注。

    (江勇 徐胜 李娟)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1 0 ——南通职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打造沉浸式职业体验中心 1 http://Paper.Jyb.cn/zgjyb/images/2023-12/07/08/ZGJYB2023120708_b.jpg 08 中国教育报 9 /m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