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中国共产党百年政治智慧·精神谱系 特刊
2023年11月30日 星期四
女排精神 为中华崛起而拼搏的时代最强音
李红霞
中国女排首次夺冠留念福建漳州体育训练基地 供图

    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女排的喜爱,不仅是因为你们夺得了冠军,更重要的是你们在赛场上展现了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面貌。女排精神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精神,喊出了为中华崛起而拼搏的时代最强音。

    ——2019年9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中国女排代表时指出

 

    中国女排不仅创造了优异的竞技运动成绩,还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那就是40年跨越时空历久弥新的女排精神。

    女排精神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精神

    女排精神的形成离不开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体育的重视与关怀。体育代表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形象,刚刚成立的新中国迫切需要通过体育向世界展示崭新的国家形象。摘掉“东亚病夫”的帽子这一使命,落到了体育人的肩上。足、篮、排“三大球”最能反映一个国家的竞技水平和综合国力,因此更受重视。1964年,大松博文带领日本女排夺得世界冠军,引起了时任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和时任国家体委主任贺龙的注意。大松博文两次受邀来华指导训练,中国女排的竞技水平提高很快。

    女排精神是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改革开放初,国人发现了中国与世界之间的巨大差距,一些人产生了自卑心理,一些人不甘落后。当时迫切需要在世界舞台上迎来一场胜利,满足民族的自尊心、自豪感。中国女排回应了民族精神的时代呼唤,满足了国人的精神需求。

    女排精神的形成经历了孕育、形成、传承、发展四个阶段。20世纪70至80年代初,中国女排常在福建省漳州体育训练基地、湖南省郴州体育训练基地集训,条件非常艰苦,姑娘们在粗糙的地板和混凝土地面翻滚救球,经常伤得血肉模糊,孕育了竹子一样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坚忍不拔、顽强拼搏的“竹棚精神”,奠定了女排精神的基础。1981年3月20日,中国男排在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决赛中战胜韩国队,和女排一同夺得了世界杯排球赛的入场券,北京大学学子喊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女排精神呼之欲出。女排精神正式提出是在当年11月16日女排第三届世界杯首次夺冠后,全国妇联、团中央和国家体委等纷纷电贺中国女排夺魁,号召全国各行各业向中国女排学习,让“女排精神”在我国四化建设的道路上永放光辉。之后,中国女排在1982年秘鲁第九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1984年美国洛杉矶第23届奥运会、1985年日本第四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1986年捷克斯洛伐克第十届世界女排锦标赛上连续实现“五连冠”,中国女排成为全民崇拜的偶像,女排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前,郎平、陈忠和等教练带领中国女排从低谷重返巅峰。其中郎平执教女排期间,两次获得世界三大赛亚军,一次季军。陈忠和带领女排新军在2003年女排世界杯上获得冠军,2004年时隔20年再获奥运金牌。进入新时代,女排精神得到新的发展,郎平将“大国家队”理念引入团队,2015年夺得女排世界杯冠军,2016年第31届奥运会上重获奥运冠军。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31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时强调,中国女排不畏强手、英勇顽强,打出了风格、打出了水平,时隔12年再夺奥运金牌,充分展现了女排精神,全国人民都很振奋。2019年,中国女排在第十三届女排世界杯比赛中再次夺冠,荣膺“十冠王”。习近平总书记在致电祝贺中国女排夺得2019年女排世界杯冠军时指出,你们在比赛中不畏强手、敢打敢拼,打出了风格、赛出了水平,充分展现了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女排精神。2019年9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中国女排代表时指出,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女排的喜爱,不仅是因为你们夺得了冠军,更重要的是你们在赛场上展现了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面貌。女排精神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精神,喊出了为中华崛起而拼搏的时代最强音。

    女排精神揭示了中国女排长盛不衰的精神密码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女排精神的重要论述,揭示了女排长盛不衰的精神密码。

    祖国至上,表达了女排人的爱国主义精神。祖国至上,是女排多年来宠辱不惊、百折不挠、勇攀高峰的原动力。因为爱国,所以奉献,所以刻苦训练、顽强拼搏。举国体制是涵养爱国主义精神的制度基础,是女排成功的制度密码;祖国培养意识是女排成功的情感密码,体现为为祖国荣誉而战的初心意识、率先实现“三大球”翻身并永葆世界前列的使命意识、颁奖仪式上升国旗奏国歌的理想追求。

    团结协作,体现了女排人的集体主义精神。团体性项目除了比技术,还比团结,因此是团体性项目制胜的关键,谁掌握了这个精髓,谁就打开了通往冠军的大门。

    顽强拼搏,体现了女排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顽强拼搏表现在敢于挑战大运动量训练的极限,队员们每天训练七八个小时以上,结束后还主动要求加练;表现在经受住苦累的考验,陈招娣曾经“三走三练”,每次因为极度疲惫想放弃训练,都因为不服输的个性回到球场;表现在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伤痛,曹慧英因在第二届世界杯赛上拉伤左腿坚持不下场而获得“敢斗奖”,陈招娣因左臂缠着绷带参加全运会而获得了“独臂将军”绰号。女排类似的感人故事数不胜数。

    永不言败,体现了女排人更加彻底的拼搏精神。中国女排胜不骄、败不馁,始终有不服输的拼劲、打不垮的韧劲。她们靠领先的技术和过硬的心理素质打造实力,靠苦干巧干赢得竞争,打造女排永不言败的坚强基石。科学创新是永不言败的强大武器密码。科学求实是制胜之道,中国女排坚持科学选才、科学培养、科学训练、科学管理。改革创新是动力之源,中国女排不断寻求排球技战术上的突破与创新,重视排球技战术的发明和应用。在技术全面的基础上,大胆尝试“单脚背飞”等快速多变的进攻技术,对女排成功起到了重要作用。

    女排精神鼓舞各条战线团结起来振兴中华

    女排精神代代相传,跨越了时空,历久弥新。

    40多年来,女排的胜利持续地激发了中国人的自豪、自尊、自信、自强,她们所缔造、传承的女排精神早已深深地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嵌入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与时代发展的脉搏同频共振,为鼓舞各条战线团结起来振兴中华提供了持续的精神动力。

    作为中华体育精神的集中体现,女排精神鼓舞了体育战线,带动了其他体育项目的崛起,引领中国体育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标识,女排精神喊出了为中华崛起而拼搏的时代最强音,唤起了民族的自豪感、自信心,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成为各行各业的精神旗帜,激发了爱国热情和劳动干劲,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具有鲜明体育特色的一道光谱,女排精神为党员干部树立了光辉榜样,提供了指引方向的精神坐标。

    女排精神影响了几代人的精神风貌,为塑造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和自信自强的国家形象发挥了重要作用,时至今日,仍闪耀着价值的光芒。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女排精神将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进行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继续发挥凝魂聚气的作用。

    1981年11月,人民日报刊文《学习女排,振兴中华》提出,用中国女排的这种精神去搞现代化建设,何愁现代化不能实现?同样,40多年后的今天,用女排精神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何愁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能实现?在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指引下,我们以女排精神的状态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投入民族复兴战略全局,团结起来,顽强拼搏,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一定能够建成,民族复兴一定能够实现。

    (作者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