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大力实施人才强基计划,聚焦“引进、培养、考核、聘用、激励”人才培养关键环节,探索了“校聘企用机制”“多元评价机制”“双栖发展机制”,激发了教师教书育人与研发服务的积极性,为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构建“校聘企用”机制,让青年博士人才引进来、用得上、发展好
青年博士人才是“双高”建设的生力军。学校创新构建了“校聘企用”机制,大胆实践了“产业提需求+学校出编制+政府部门给支持”的高层次人才引育模式,即聚焦区域产业需求,校企共同商定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学校与高层次人才、企业签订三方协议,明确服务期限、科研成果归属、收益分配及各方权利义务等事项。高层次人才入编、落户学校,同时纳入企业研发团队,叠加享受校企地三方的人才政策福利。学校已启动首批共引共享博士计划,选派46名博士到江苏宏德特种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大生集团有限公司等43家行业龙头企业实践,按照企业需求开展科学研究,切实解决现实生产中的技术难题,为科技创新、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
实践过程中,学校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的作用,明确考核主体、要素和标准。具体学校负责人才管理、考核人才教学科研等工作,企业负责考核人才技术攻关、研发创新和成果转化等工作。双方共同实施高层次人才共育计划,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充分实现高端智力资源的效用。目前,“校聘企用”共引共享博士的经验和实施成效已被南通市“人才新政4.0”采纳并在“学习强国”平台、《中国纺织报》等多家媒体平台宣传报道。
建立“多元评价”机制,让不同教师扬特长、能发展、有奔头
近年来,学校坚持改革与创新,通过多元评价维度、探索多种评价方式,为人才队伍建设注入活力。学校制定了不同成长阶段的教师发展标准,依托诊改信息化平台,及时预警,分阶段评价,实现教师发展全过程动态纠偏,提升了人才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制度化水平,充分激发教师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助力“双师型”教师队伍提质扩容。
以创新能力、教学质量、担当贡献为导向,秉持思想引领、物质利益、政策导向相统一原则,实现了绩效评价体系和职称评审的创新改革。在完善岗位管理、实施二级分配、优化绩效工资、注重成果激励和灵活分配形式等方面,进一步优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强化岗位职责,完善工作标准,注重工作实绩,制定或修订了《绩效工资实施办法》《重大成果奖励暂行规定》等20多份相关政策文件,优化了绩效工资分配体系,加大对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成效突出业绩的奖励,将教师绩效考核结果作为薪酬分配、评优评先、岗位晋级、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有效激励了“双师型”教师的持续进步和专业成长。加大对人才工作经费的投入,针对高层次人才和团队,积极探索推进年薪制、协议工资制。
建立“双栖发展”机制,让教师间能交流、可协同、互赋能
教师发展必须有平台、建团队,才能营造“头雁”领航、骨干支持、协同发展的氛围,产生集群效应。在团队评价驱动方面,学校以科教融合深度和能否把产业先进元素带入专业、课程作为关注点。为此,依托纺织服装专业等14个名师工作室的校内外优质资源,实施项目化教学、赛教融合式教学和学徒制式技艺传授,培养了“教练型”“双师”队伍;与行业企业合作构建了“产教互通、校企互聘、专兼协同”机制,建成了77个紧密型“企业服务工作站”,实现教师服务企业“上得来、下得去”,成为企业的好帮手,建设了一支服务能力强的“服务型”“双师”队伍;建立了服务于现代纺织、时尚设计、智能制造等专业群建设的10个技能大师流动工作站,集聚了80名行业企业技能大师,引聘了23名省级产业教授,通过校企人员共同组建科研创新团队,促进校企技能大师、产业教授、青年骨干教师“双向流动、两栖发展”,实现“双岗双薪”,培养了“创新型”“双师”队伍。
通过探索“校聘企用机制”“多元评价机制”“双栖发展机制”三项机制,学校“双师型”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近三年,学校新增博士近70人;新增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全国优秀教师等国家团队和人才,全国职业教育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国家“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国家基地平台5个,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等省级团队8支,江苏省“333工程”、江苏省“双创博士”等省级人才32人,为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学校连续三年入选全国高职院校教师发展指数100强。(张晓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