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教育视窗
2023年11月26日 星期日
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一小学
倾力打造“大·家”文化 培育学生“兰星”品格
王卫红
在学校就读的港澳台、少数民族学生和同学们一起上劳动课,学做拗九粥
学校兰星啦啦操队赴京参加“中外人文交流小使者”迎亚运倒计时100天活动

    滋兰葳蕤,百年“一附”行健不息,于传承间风采卓然;桃李芬芳,文明“一附”耕耘不辍,立新时代校风盎然。

    于山北麓,五一路东,坐落着一所创立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的学堂。它就是享有盛誉的全国文明校园——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一小学。校园前庭的中央,矗立着一株郁郁葱葱的榕树,见证了学校的悠久和成长。学校秉承“榕树精神”,倾力打造“大·家”文化,努力培育学生“兰星”品格,本着为学生夯实人生基础的教育理念,力求在学生心中播撒下梦想的种子,四季酝酿,开花结果。学校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以榜样力量点亮前程,以经典好书涵养气质,以精湛技艺成就梦想,以阳光体育强健体魄,助力学生健康成长,从而让这所百年名校焕发出全新的生机与活力。

    “大”字蕴含着广阔、强大、尊重、包容、卓越等多重寓意和启示。“家”是一种文化,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家”对中国人有着特殊意义,从家庭到家族到国家再到家国天下。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一小学从“家”的定义延伸,在校园内打造“家”文化,将良好的品德、严谨的校风、优良的传统加以积累与传承,让“家”文化更有积淀。

    “大·家”文化的内涵包括温馨如家、厚德传家、治学大家、四海一家。“温馨如家”乃校园和谐氛围之美,学校用空间换时间,让每一面墙都会“说话”,让每一条连廊都演绎着历史,让每一根柱子都述说着文明,处处展现让校如家、让家温馨的理念;“厚德传家”乃学校育人之根,在“厚德传家”这一核心理念的引领下,德育文化品牌项目孕育出累累硕果;“治学大家”乃学校发展之本,严谨治学让百年一附成为名师成长的摇篮,引领校内外教师耕耘收获,孕育出德才兼备的莘莘学子;“四海一家”乃教育均衡之源,学校不断汲取、开拓和发展,放眼世界,与省内外、境外兄弟校交流互动、结对帮扶,在共同成长中一起迈向教育的未来。

    温馨如家 文明和谐你我

    温馨如家,这是洁净雅致的美丽校园,这是自由徜徉的快乐校园,这是其乐融融的幸福校园。

    走进校园,海峡书屋映入眼帘。这里不仅环境优美,还有大量适合学生阅读的图书。书屋里现代化的朗读亭,供学生随时录制个性化的诵读作品。各楼层均设有两个温馨又富有童趣的开放式阅读角,学生在课间也能尽情遨游书海。不仅提升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品位,更为打造“书香校园”积蓄了智慧与力量。

    学校在一楼设置了丰富的艺术作品区,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艺术风采的平台。个人书画展区为具有书画特长的学生打造了对外展示的空间,月月个人画展给热爱美术的学生提供了舞台,为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增添了光彩。泥塑戏曲人物、纸艺建筑、变废为宝等形式多样、制作精美的作品或细腻,或粗犷,或文艺,或清新,无不展现出校园生活的艺术之美。

    打造楼梯文化,营造立体多元的文明阵地。让每一面墙都会说话,福州历史文化、地域风土人情、学校历史演变、师生校园生活、学科文化学习等多方面情景再现,于无声中浸润,涵养身心,陶冶情操。

    来到教师办公室,一面面党员示范岗、巾帼文明岗的桌牌则记录着教师们的坚定承诺,时刻谨记榜样的力量。每月的文明办公室评比和垃圾分类回收,有效巩固学校文明校园创建成果,培养教职工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劳动意识,丰富了办公室的文化内涵。

    学校努力以不同的呈现形式帮助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然转化为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校门内天井处的《图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学生原创手绘,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好队员良好的精神风貌。学校面向全体师生征集原创公益作品,校园里随处可见由学生精心设计、亲手绘制的“讲文明树新风”“美丽中国梦”“一盔一带 交通文明”“民族团结进步”“八不行为规范”等主题原创宣传画。各类标语、海报、宣传画在展现美的同时,也传递了文明,既美化了校园,又时时提醒、教育全体师生谨记文明与安全,成为校园中一道独特的风景。校园里每一个看似寻常的角落、每一面安静整洁的围墙都会说话,勾画出一幅幅生动的校园生活画卷。文明之风吹进校园,落到每名师生的心间。

    百年老校的文化底蕴积淀了美,美而有韵;爱校如家的质朴双手编织了美,美而动情……

    厚德传家 文明蕴满校园

    厚德传家,这是百年的历史积淀,这是百年的家国情怀,这是百年的教育初心。

    志愿服务,是学校先锋满园行动的代表名片。学校党总支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力打造“满园先锋”党建特色品牌,并以“党建品牌创建”为平台,开展“找身边的最美教师”“寻身边的先锋榜样”“说我的先锋故事”等活动,成立党员宣讲团,由党员教师带动少先队员开展系列宣讲。青年党员教师代表参加福州市教育系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大赛,获得了福州市金奖的好成绩。“满园先锋”党建品牌建设在鲜明的主题活动引领下蓬勃发展。学校党总支在全校党员教师队伍中大力推进“教师亮品牌”“党员亮身份”行动,努力发挥先锋的榜样作用,激励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引导学生培根铸魂、启智润心,推动家长积极参与、奉献社会。

    学校以党建带队建,以志愿服务为支点,锻造“满园先锋”党建品牌的同时,成立了由学生组成的“兰星志愿服务队”和由教师、家长组成的“平安志愿者护学队”,带领少先队员和家长开展一系列公益活动。再以志愿服务为热点,升华“满园先锋”党建品牌,利用节假日等契机,走上街头宣传交通安全知识、走进社区看望孤寡老人、深入农村精准帮扶,由此形成家校社联动的志愿服务体系,共同践行志愿服务精神。“我们的节日”主题志愿服务活动、爱心“1+1”助学救孤、绿树认养、“课后服务,做暖心教育”等活动,真正实现“满园先锋”的美好愿景,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植根于每名师生心中,让学校志愿服务常态化。学校志愿服务项目入选福州市评选的“5个100”暖心志愿服务项目,连续3年评选出省级新时代好少年,学校被评为“福州市志愿服务先进单位”。

    近年来,学校进一步以党建工作为抓手,依托周边的河东社区、十一中、华侨小学、花园小学等多个单位,吸收党员家长成立“立德树人家校社兼合式党支部”,共同参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以德正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通过“倾情育·连心桥”“家、校、社、网”育人共同体,促进了片区内“家、校、社、网”资源有效联通,将育人由一家一校一社区延伸到多家多校多社区,构建“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一体化育人新格局。在开展党课宣讲、传统节日活动、家长沙龙等多彩活动中,各协同单位充分发掘自身的特色资源,互帮互助、携起手来,构建以学校为主导,家庭为基础,社区、网络为平台的多元化多层次合作体制和机制,将德智体美劳“五育”有效落实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之中,打通协同育人的“最后一公里”,共同承担起立德树人的教育责任。

    德育为先,是学校始终秉承的教育理念。作为“全国文明校园”“全国文明单位”,学校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构筑“五育”并举的实践育人体系,制定了“培养具有‘兰星’品格的昂首挺胸时代新人”的育人目标。立足学校与学生实际情况,提炼出“五元智慧育人”的德育品牌,通过“昂首挺胸”育人计划、五慧育人、劳动教育等,培养志向高远、志行高洁、志趣高雅、积极参加志愿服务的一附学子,打造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一小学思政育人工程,为学生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2019年,学校德育团队将学校的“兰花”品格、智慧队建与“昂首挺胸”计划相结合,推出了“昂首挺胸育品格,兰星少年慧成长”思政育人工程,汇聚教育合力,培养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能力,以及爱国、高洁、典雅和坚贞不渝的关键品格,培养以红色为底色、专注为模样、诚信为美德、友善为气度的体魄自信、文化自信、品格自信、民族自信的坚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2021年开始,学校不断完善“昂首挺胸”育人计划,并围绕家庭教育、家校社协同育人等工作思路,搭建平台锻造学生的“成长内生合力”,确立“以培养学生学之力、心之力、体之力为抓手,共建家庭教育一体化”项目和“以思政课程引领课程思政学科共育一体化”项目,让“昂首挺胸”育人计划更为充实和完善。

    立足学校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学校通过“五元智慧育人”的德育品牌,在“慧”文明、“慧”传承、“慧”实践、“慧”志愿、“慧”成长五个育人维度上创新教育,“让每名学生都捧着奖章回家”,学生人手一册专属于一附学子的红领巾特色奖章争章成长记录册。现在,“红领巾争章”活动已成为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一小学学生的思想共识和行为导向,得到了家长、社会以及兄弟学校的普遍认可。

    深化劳动育人的理念与精神,学校精心打造全域式劳动实践基地,全方位、立体化地建构具有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一小学“兰星”特色的劳动教育体系,让劳动教育课程“有根有据”“有声有色”“有心有意”,真正发挥劳动的育人价值。学校本着“愿留尽留,能留则留”的原则,实施“多轮驱动”组合课程,开办“基础服务+劳动实践体验”的爱心班和“特色拓展”的兴趣班,切实提升课后服务的效能,落实劳动教育。在建构家校社一体化的劳动教育体系过程中,学校不断提高现有劳动场所的利用率,目前已建成三大种植养殖劳动教育实践空间与近十间劳动教育专用教室,满足了多样化劳动实践需求。学校始终坚持“全员参与,一个不落”的理念,除学校统一安排的劳动实践课程外,学生还可自愿选择参与每周一次放学后的劳动特色兴趣班,保障学生平等接受高质量劳动教育的机会。

    课后服务工作是造福于全社会、学生与家长的民生工程。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一小学秉持着“自愿参加、公开透明、公益惠民、循序渐进”的原则,全面推行课后服务。午餐托管,学校实行“四段式”服务——膳食教育、活动实践、午间小歇、自主学习与指导,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一致好评。傍晚托课后服务,学校推行“3+N+1”课后服务课程模式,开设了丰富多彩的各类社团课程:“3”是在福建省推行的“作业辅导+体育活动”两项基本服务的基础上增加1项面向全体的动手实践类课程,包含了传统服饰、陶艺工坊、木工手作、种植劳动、中西厨艺等课程;“N”代表竞技体育、美育艺术、科技创新、思维表达、传统非遗五大特色拓展服务。截至2023年上半年,已实现学生午托和傍晚托课后服务参与率100%。

    学校将课后服务与艺术教育、体育教育、劳动教育相结合,打造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一小学特色德育品牌,办好让学生、家长、社会满意的教育。

    治学大家 文明成就人才

    治学大家,这是自成一体的明星师资,这是德才兼备的名门大家。学校致力于搭建“治学大家”的名师培养平台,师生们在这样的良好治学氛围中成长、成才、圆梦。       

    名师引领,治学有厚度。一所优质学校,需要努力建设一支师德修养高尚、教育理念先进、教学素养深厚、业务技能精湛的专业化骨干教师队伍,推进名师工程建设,发挥名优骨干教师示范辐射作用。学校有30多名省市级名优骨干教师,数十名教师成为全国、省、市名师工作室领衔名师或者核心成员。学校以部级、省市级名师工作室为引领,为教师们搭建零距离的交流平台,组建校级名师工作坊,为教师指引科学发展方向。

    课题研究,治学有深度。学校号召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到课题研究中,努力做到“人人有课题”,使教师在研究中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育科研能力,促进教师更快地成才,朝着科研型、学者型教师努力。学校近年来重视致力于小学生“表达”“表现”能力培养的教学探索与实践,围绕“表达”与“表现”素养培养的研训研修活动,实施“1+X”基础教育培养工程,从单一学科的教学研究逐步拓展至全学科共性整合的综合性研究,在实践中探寻出以学科融合与课内外多元课程为路径、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实施策略与方法,取得了创新性的成效,为培养学生的社会化能力奠定基础,产生了良好的辐射及应用价值。“‘表达+表现’全科育人的素养课程构建与创新实践”获得福建省教育学会2023年基础教育优秀成果特等奖。在项目培育期间,学校跨学科开展了数十个省市级课题研究,提升了教师的教研能力。其中,“跨学科小学生社会化能力培养的行动研究”“基于表达表现能力培养的学科教学研究”获得福建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语文教学的真善美意蕴”获得福州市第九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福建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学校课题组实现全学科覆盖,学校获评“科研基地校”。

    队伍建设,治学有高度。学校开展“1358”工程,对不同年龄段的教师进行梯队培养。为促进青年教师素质的整体提升,学校开展结对“帮教互促”活动,给每名青年教师“配备”教学经验丰富的师傅,在思想上、业务上进行传、帮、带,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起来。通过听评课、磨课、岗位练兵、技能竞赛等常规管理,促进青年教师成长成才。鼓励“请进来”“走出去”,邀请名师、学者来校讲座,给青年教师提供学习和成长的平台,也创造机会鼓励青年教师出去学习,拓宽眼界、开阔视野,始终将青年教师的成长作为学校治学的重中之重。     

    为贯彻落实福州市创建福建省“大中小学思政课改革创新实验区”的工作安排,关注福州市大中小学课程思政一体化,促进学校思政德育一体化的良好育人局面,学校成立了课程思政教研组,开设学科育人的示范观摩课,由校长、书记带头走进思政课堂,引领思政建设。学校还组织课程思政研讨会,全面展示学校“思政德育活动育人”融合“学科实践育人”的教育教学系列改革实践成果,邀请各校教师一同研讨,讲求教研主体化,力求教研结构化,追求教研效益化。

    学校推荐各科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在团队备赛的协作下,教师们屡屡突出重围站上领奖台。近年来,有百余人次教师在省市乃至全国的教育教学赛事中获奖。学生的“表达、表现”素养也有质的提升,在各项省市级比赛中取得佳绩,学校也荣获了“冰心杯”征文活动优秀组织奖、“兰花圃”有声美文优秀组织奖;六年级学生的说理视频在福建省小学数学“师生说理”优秀视频征集活动中荣获一等奖。体艺科技类教学成果百花齐放,啦啦操比赛连续8年获得福州市特等奖,还应邀赴北京参加“中外人文交流小使者”迎亚运倒计时100天活动;闽剧表演与学校管弦乐团荣登央视《宝贝亮相吧》节目;管弦乐团获第七届福建省中小学生艺术节一等奖,还代表福州市参加福建省第六届中小学乐团汇报演出;在科技创新方面,学生参与数字中国创新大赛青少年AI机器人赛道福州地区选拔赛获一、二等奖。学校师生在各大赛事中都能智慧表达、精彩表现,相关成果被各类媒体争相报道。近年来,学校的办学成果多次被央媒、省市级媒体报道,赢得社会广泛赞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治学大家”求真务实,助力师生圆梦一附。

    四海一家 文明融合示范

    四海一家,这是教育融合的重要方略,这是教育辐射的完美体现。学校同省内外以及境外小学建立姊妹校,进行交流互访。

    示范引领,与对口学校手拉手。学校始终坚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与多所小学结成共建帮扶学校,和兄弟校共研共学,共同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学校对口帮扶永泰樟城小学、永泰县东洋小学、连江潘渡中心小学、长乐壶井中心小学、莆田霞林学校、宁德三都中心小学、宁夏海原第六小学等省内外小学,开展送培送教活动,提质增效成绩显著。2017学年至2023学年间,学校共开展数十次名师引领、送教下乡等活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辐射对象从省内的莆田、宁德、闽清、连江、马尾、永泰等地到省外的宁夏、甘肃、广东、海南、湖北。辐射形式多样,包含了送教送培、到校访学、集体教研、共建“乡村少年宫”、城乡紧密型教育共同体签约、联合云队课、捐赠教学用具及设备等活动。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送培送教活动为城乡教师交流学习搭建了平台,进一步激发了教师的教研热情,促进了城乡之间教育资源的互通共享、优势互补,教育教学水平不断精进,努力实现均衡教育的同一片蓝天。

    同频共振,与港澳台学校心连心。作为福州市港澳台籍子女就读的定点学校之一,学校每年都接收港澳台学生入校就读。通过植爱心树、煮拗九粥等活动,突出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主题,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家国情怀的培养。2021年5月,为了促进闽港两地学术文化交流,提高民族素养,推动两地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学校与香港圣公会油塘基显小学开展了姊妹学校线上交流活动,以“闽港教学研讨 促进文化融合”为题,通过学科教学研讨活动,促进两地教师专业交流发展。2021年12月,学校组织学生参加首届“闽港青少年社会责任推广大使”评选活动,被评为“优秀社会责任教育推广单位”。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今日的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一小学,教育教学各个方面都卓有特色和成果;今日的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一小学,连续获评“全国文明校园”,获得了“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家庭教育实验研究基地”“福建省文明学校”等荣誉,凝聚着全体师生的智慧与汗水。

    身于向阳处,孕育兰花香。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一小学历经岁月更迭,是历练更是升华,是积淀更是勃发!一附人将坚守“大·家”文化的荣光、三尺讲台的梦想,继续砥砺前行!

    (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一小学党总支书记、校长 王卫红)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