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繁阳镇城关二小,学生们在上陶艺课。 田园园 摄 |
|
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第三实验小学的学生们在进行手工搭建模型展示。资料图片 |
教育强国不仅是我们每一个教育人的梦想,也是我们应该承担的使命。作为基础教育一线的校长,我们在学习践行教育家精神的时候,也应该理清一下自己的思路,想想教育强国这一蓝图在学校的打开方式。
当前,基础教育还存在着强调记忆而非思考、强调理论而非应用的问题,教育者面临着既要适应高考又要为孩子的未来负责的平衡性问题。面对时代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如何解决这些难题?教育创新需要做好哪些优先事项?值得我们深思。
一线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两大难题
我始终认为,要担当起教育强国的使命,一线的教育工作者面临两个难题。
首先,要解决好创造性转化的难题。就是怎样把体现国家意志、承荷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的国家课程方案,一条一条做出来、一点一点落下去,把国家课程方案变成我们校园里生动的实践,变成我们学生蓬勃成长的气象。这需要我们从根本价值上去追问教育目的,把握立德树人的核心要义,在清晰而坚定的教育自觉基础上,坚守教育的底线,进行创造性转化。这需要每一位校长,尤其是教育家型校长有更强的定力。
在中学校长里边,我是参加了国家课程方案顶层设计的一位。在专家圈子里,我常常反问:我是谁?我不是一位普通学者,而是一位中学校长。我既要代表基层学校教育一线的意见,把它反映到我们国家课程改革的顶层设计方案中去;又必须努力把这一课程方案在我们学校里面做出来。如果课程方案在一位校长亲自参与制定方案的学校里面都不能够得到较好地执行,那方案的可行性是不是值得探讨?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中国高中生毕业必须有88分必修课学分,其中有6个是艺术学分,这就意味着高中生每周必须上一节艺术课。反躬自问:有多少高中学校充足地为学生提供每周一节艺术课的课程机会与课程安排?我们的艺术课是不是真正上到了高考之前?如果我们高三压根没开过艺术课、没有修满6个艺术学分,那么我们怎么能够给学生签发证明其完成国家规定课程学习的这张高中毕业证?
我知道,真的做起来其实是相当难的。但我们真应该去好好地想一想,让高三的孩子上一节艺术课,真的会影响我们的高考成绩吗?艺术有那么大的杀伤力吗?如果我们能让高三学生有一节艺术课,让他们的感性素养得到发展,这既满足了国家课程的基本要求,同时,我们孩子的校园生活的幸福度、孩子的综合素养是不是比现在要好一点呢?
第二个难题是动态性平衡。在2021年全国两会上,作为政协委员,我在“委员通道”上讲:学生如果没有分数就过不了今天的高考,但如果只有分数,恐怕也赢不了未来的大考。一些人说,你是校长,你可以这样讲,这种话说得轻轻松松。其实我说得一点都不轻松:学生一生一次高考,家长一生两次高考,作为高中校长的我们每年一次高考;作为校长,哪怕你影响再大、做得再好,只要高考考不好,哪怕去年考得不差只是今年没考好,你就必须得面对社会无形的压力。
我们校长必须有这样一种能力:一方面,我们怀有教育理想,我们坚定地朝着我们的理想前进;另一方面,虽然我们不能力挽狂澜,但起码我们可以不推波助澜,不能把教育推到那种极端的、野蛮的、无节制挣分的死循环当中。我们应该让教育有教育的样子,面对复杂的社会现实和有待进一步净化的教育生态,我们要把理想做出来,校长就必须有把握平衡的实践逻辑,有更高的智慧。
以我的理解,弘扬教育家精神,就是直面教育现实,担当使命和把握平衡,这是时代给教育家提出的命题。如果教育家都轻轻松松、没有压力,在通往理想的境界上一路高歌,振臂一呼,应者云集,周边都是为我们呐喊鼓劲、助威帮阵的人,那再好不过。而现实是,我们处在一个陷于牵拉与坚守的苦斗当中。我们必须在这种牵拉当中有坚守、有奋斗、有作为,把理想做出来,而不让理想在现实面前栽跟头或者入歧途。正因为如此,坚守与苦斗中的当代教育家才显得弥足珍贵。
教育教学方式变革须关注的几个方面
当前,面对时代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教育改革必须关注这3个方面。
第一,教育的本质是教会人思考。无论新课程在倡导什么新的概念、新的理念,大单元教学也好,大概念教学也好,任务驱动式也好,都有一个核心点:坚守教育常识。今天的基础教育领域最大的问题是过度强调记忆,而没有真正关注思考。ChatGPT时代到来的时候,如果问人类有哪一个应用程序至关重要,一定非思考莫属。我们今天的课堂在干什么?我们说了太多这样的话语:记住了没有?记住了没有?记住了没有?许多的教学使我们的学生只限于记忆,而没有思考的发生。所以我说:一节课的优劣高下,要看给学生留下多少可高强度思维的时间。
语文课本原是教会学生思考的,但教着教着就容易变成一门记忆之学。有人说,学生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学生学语文为什么有这“三怕”?以文言文教学为例,本来一篇好端端的文言文,学生一看,毕竟是汉字,也能知其大意,这不就挺好的嘛。但有的教学不肯这样,一定要落实再落实,“永州之野”的“之”有6种用法,开始记:作助词、作动词、作代词,起提宾作用……一条条让孩子记下来再反复练。那条奇异的蛇在孩子面前不见了,只记得“之”这个如长蛇盘缠在脑子里的6种用法。
有人说:没办法,中考高考要这么考,只能如此教。我提醒大家研究研究再确认,当下中高考真这么考吗?我们现在许许多多的教学看起来是在不断地强化、强化,其实就是让孩子不断地丧失思考的基本能力。
第二,动手让孩子更智慧。首先要清楚这样一个事实:不是只有做题才可以发展孩子的智慧,动手也是促进孩子智慧发展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究竟是手的发展促进了脑的发展,还是脑的发展促进了手的发展?虽然有争论,但是手脑并用促进智慧的发展是没有异议的。
但我们的教育让孩子动手实践的机会太少了。我在一所学校评估时,听过一堂生物课,教师这样讲:选一个紫皮的洋葱,剥一片洋葱皮放到载玻片上,记下了没有?(“记下了”)然后打开显微镜,把它放到右边的旋钮上,然后调焦距,(“啪嗒”)你会看到这幅图,请看PPT,把你看到的东西记住……我觉得,当孩子的手上没有洋葱的味道的时候,这样的生物课就失去了专业的味道。如果不让学生去开口讲、去亲自实践、去体验,把所有的东西都变成了一种知识的记忆,学习的负担就容易在记忆量的倍增中倍增的。
第三,在应用中掌握知识和技能。应用,是我们学习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以语文学科为例,在讨论语文课程标准时,关于语文是一门什么样的课程,有两种不同的定义:一种提法是,语文是教学生学习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一门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另一种提法是,语文是教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一门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课程标准最后采取的是后一种定义。理由为:语文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一个综合性实践性学科。不是说语文有一些知识需要我们学,学完之后我们再来运用,而是我们要学习如何去运用。
上海今年的中考数学考了一道有关用优惠卡去加油又遇打折优惠活动的应用题,很多学生非常头大,说这道题太难了!一位妈妈一听,说:这叫折上折啊!在母亲们那里一个非常简单的生活应用题,在孩子那里就是非常难的问题。所以,让我们的学生在应用中学习,在具体情境当中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现在的中高考命题导向,这样做是正确的。
用工程教育课程开发撬动学习方式变革
我们要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养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从教育强国的角度来讲,我们要提升国家的科技实力,彻底解决“卡脖子”问题,就必须造就更多的大师级的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域人才、创新团队、卓越工程师。
但是,在我们高中88个必修学分里面,技术只占7%的比例,在一些省份“3+1+2”的高考模式当中,选择历史方向和物理方向的孩子,选修技术课的学分均为0。所以我们的教育体系里面急缺一个工程的教育体系。
华中科技大学的一位院士告诉我:他们把学生带到工程大车间里面学习时,有学生在想,我是不是上错大学了,怎么感觉上技校了?这里潜藏着一个重要的问题:以刷题为主的孩子没有基本的工程素养,他们对工程、工厂的现场是比较排斥的。
去年我参加了一个课题——“造就中国的卓越工程师战略咨询报告研究”,研究显示,现在,我国高校理工科学生比例下降,而更多的人则选择工商管理。当中国最顶尖的孩子都去学管理的时候,我们国家的创新怎么办?
而国际工程教育已经有了新的变化,美国在培养未来人才K12、STEM教育计划当中,也要求训练未来工程师。相比之下,学生逃离工科,是我们所面临的一个严峻的问题。
就此,我们提出:第一,要让学生对工程有基本的认识,要有工程思维;第二,逐渐培养学生创造的兴趣;第三,要有一个培养未来工程师的项目。同时,我们借鉴了美国的技术工程师模型,在我们高中选修课的学分里面,把选择性必修拿出来,开发了我们所需要的有关工程的课程。经过不懈努力,这些年锡山高中毕业生中选择工科的人数保持在43%左右。
这些年来,我所在的锡山高级中学和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开发了一些课程,建立了一支多元化、阵容强大的工程师交流队伍。我们和江南大学联合开发设计类课程,华中科技大学李培根院士亲自来做我们的工程设计的统筹,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崔曙光院士也将担任我们人工智能课程的导师。传统的组织已经没法支撑这种课程的开发,我们就形成了一种新的组织叫基于课程开发的专业社群。
现在大家都在致力于教育强国建设,而当教育强国的梦想要落在面临高考压力的高中生身上时,我们能做什么?对此,一个基本的共识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不管有多少学校在说“我们已经实现了学习方式的改变”,我都持谨慎的态度,因为在传统的学科里面改变学习方式,其实是非常艰难的。我们很多学校还是以做题为主,我们要改变很难,要走的路还很远。
因为知道变革学生学习方式有多难,所以我们就想用工程教育课程的开发来撬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起码让我们在这个领域能变过来。如果在这个领域实现了变革,它就可以使我们学生的素养更为全面一点。
我们必须进行专业的探索,我们今天所做的改革不能仅基于我们的经验,在课程教学评价的每一个细分领域展开专业的探索,这是我们推进改革的科学性原则。面对累积的问题、面对我们要达到的宏伟目标,我们只能在坚定信念的同时不急不躁地慢慢干。我想我们今天的一切作为也许并不那么惊天动地,但是只要久久为功地坚持下去,历史一定会让未来告诉我们今天我们变革的意义。
只有不让遥远的地平线在我们的视野里消失,我们才会迈出有意义的一步。
(作者系江苏省锡中教育集团总校长,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当代教育研究所所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