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1日 星期二
浙江万里学院
用好理论成果 助力思政教育提质增效
陈金波

    近年来,浙江万里学院积极担起立德树人使命,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引领思政教育,确保思政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显性思政资源与隐性思政资源相结合,协同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日常思政“三维”育人,开创“公办高校实行新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思政教育范例性实践和全新局面,助力思政教育提质增效。

    提出生活思政新理念

    思政教育不仅需要通过思政课程落实,而且需要通过社会生活落细落微。浙江万里学院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引领下,针对学校之前思政教育存在的短板,瞄准“大思政”格局建设目标,探索针对性思政教育新理念,开辟适应性思政教育新路径,提出“生活寓思政,思政融生活”的“生活思政”理念。以生活常理、生活伦理、生活哲理等元素为育人内容,以全校师生为育人力量,以隐性教育为育人方法,以实践活动为具体形式,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推动“三全育人”落小落细。

    浙江万里学院充分发挥职能部门干部、教辅职员、后勤人员等影响学生健全人格育成主体的思政育人作用,体现课外生活场域影响学生良好习惯养成元素的思政教育效用,尽现学生体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在教学实践中的感化受用,促进学生在思政“意”的内化中育成家国情怀,在“知情意行”桥梁纽带有效链接中养成良好人格,在思政课教师与生活思政育人主体同频共振中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形成了互嵌融合的思政“育人共同体”体系,补齐了之前学校思政课教学实践远离生活、思政课教学团队协同不足、思政课教学评价重知轻行等弱项,拓宽了思政教育主阵地,促进了思政教育在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全面覆盖与深度渗透,提升了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与发展性。

    构建思政教育新体系

    实践证明,建好“大思政课”需要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教育引导学生把人生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中来,把学习奋斗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立鸿鹄志,做奋斗者。浙江万里学院从“生活思政”入眼,从课程体系、教学体系、评价体系入手,从建立特色、建构机制、健全保障入行,推动思政教育入脑入心。

    从课程体系看,学校以思政课程和生活深度融合为核心建构“模块互嵌+元素互融+要素互动”的课程体系。一方面,将思政课程主要内容深度嵌入校园生活与校园文化,通过富有思政内涵的校园文化熏陶浸润学生心灵,引导学生在文明行动、实践活动、情景互动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例如,学校以教育部门校园文化优秀品牌“四季歌”循环运行为契机,以常驻生活社区的56个学生社团为依托,以每年100余项特色活动为支撑,全面对接思政课程立德树人目标,推动以文化人、以行导人、以魂育人。另一方面,将日常生活中的思政元素深度嵌入思政课程,打造具有生活意境、生活气息、生活故事的思政理论课。例如,把生活常理、生活伦理、生活哲理等融入思政理论课,让抽象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具象化、形象化,增强思政理论课的吸引力、说服力、引导力。又如,把生活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创新思政实践教学,建立58家思政实践教学基地,开辟7类16项特色思政实践活动,提升了思政实践课的鲜活力、生命力、感染力。

    从教学体系看,学校以突破课程教学时空局限与延伸课程教学时空组合为中心建构“思政小课堂+社会大课堂”的教学体系。一方面,深化以高质量思政课、赋能性“金课”、混合式微课为目标的思政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思政小课堂立德树人的实效性。例如,遵循“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依托以“生命场景考验、生活案例体验、生涯规划检验”为标志的课内改革,让学生在真正的课内互动、课堂参与、课程教学中提升思想政治素养;依托人工智能、物联网、全息影像等科技手段,建立虚拟仿真思政实训室,让学生在真实的沉浸式情境体验中增进思想政治认同。另一方面,强化以“行万里路”为特色的思政实践教学改革,提升社会大课堂立德树人的针对性。例如,与“浙东红村”横坎头村、浙东革命老区四明山革命烈士陵园、宁波舟山港联动建立思政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常态化现场互动教学活动,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带动学生在真境、真情、真实感悟中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从评价体系看,学校以推动思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循环发展为重心建构“知行合一+多元发展”的评价体系。一方面,注重全程评价。践行理论与实践、过程与结果、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评价原则,实行从知到行的全过程评价机制,推动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在“学做一体”“知行合一”中实现螺旋式成长、健康式发展。另一方面,注重多元评价。以课程学习与生活研习为评价内容,以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为评价表征,以线上线下结合评价为评价机制,以课内课外双循环为评价模式,全面提升思政教育评价的信度、效度、精准度。

    开辟立德树人新境界

    浙江万里学院在育人队伍建设方面另辟蹊径,建成了由思政理论课教师、校内外党政干部、各领域专家学者等组成的思政课教师队伍,由思政工作者、行政管理者、后勤服务者等组成的生活思政导师队伍,由专业教师、心理导师、就业导师、职业规划师等组成的辅助导师队伍,由优秀企业家、优秀校友、优秀毕业生、优秀学生等组成的朋辈教育队伍,形成了结构优化、优势互补、相辅相成、共同发力的师生育人共同体,开创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内外之间合作学习、相互教育的全员育人新局面,实现了从“单纯思政课程”向“立体思政教育”、从“教书育人”向“立德树人”、从“隐性思政教育”向“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并重”跃进的新跨越。

    学校通过营造协同生态、打造协同平台、构造协同评价制度等举措,激活了思政教育协同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学校把思政教育主体统筹协同的“规划图”“路线图”变成“施工图”“实景图”,达成了1+1+1≥3的理想效果;学校打开全方位思政育人“同心圆”、打通全过程思政育人“最后一公里”、打造全时空思政育人的“命运共同体”,取得了一系列思政教育新成果。例如,学生献血量连年排在浙江省高校前列,学生毕业后助学贷款还贷率位居浙江省高校前三名,学生服务西部计划连续获全国表彰,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超93%,涌现出救火英雄李嘉木、带领农民致富的姚春梅等优秀学生,思政教育改革实践成果得到社会广泛认可,获得多家权威媒体关注报道。学校业已形成人财物支持与人事岗支撑匹配机制、思政小课堂与生活大讲堂贯通机制、线上慎独学与线下督促做融通机制、课内大培养与课外微实践对接机制,为其他高校应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创新思政教育提供有益借鉴。

    (陈金波)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