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5日 星期三
沈阳城市建设学院
构建“一本两育”教育模式 落实立德树人
李丹 潘红

    “一本两育”是沈阳城市建设学院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和较高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而构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一本”即坚持学生为本的核心工作理念,促进学生发展是学校各项工作的集中体现;“两育”指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针对学生特点,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工程”和“日常思想政治育人工程”,构建思政课程和日常思想政治育人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格局,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亲和力和感染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工程:以“善用”模式,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构建“大思政课”育人格局,打造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政通识选修课、专业课、社会实践、第二课堂等构成的多元互补、有机融合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依托建筑特色的校企资源,积极开展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思政教育,将辽宁“六地”红色文化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协同育人,共绘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同心圆”。

    一是“善用”党建+模式,以党建领航聚力

    沈阳城市建设学院党委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探索新时代加强高校党建工作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之间的内在关系、方法和载体,推动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把“大思政课”建设作为学校推进党的建设的重要抓手。学校党委强化顶层设计,成立了“‘大思政课’协同育人实践研究中心”,制定建设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党委书记担任组长,马克思主义学院牵头,党委宣传部、党委学生工作部、团委、教务处等部门共同参与“大思政课”建设,发挥协同育人功效。二级党组织强化统筹推进,将课程思政纳入学院重点工作一体落实,形成“学院党组织推动,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牵头,专业课程全覆盖”的有效建设路径。教工党员强化全员参与,教师挖掘各门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辅导员争做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先锋,机关工作人员用心用情用力做好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加强党对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用党建引领航向、用党建把握方向、用党建筑牢根基,是学校一以贯之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

    二是“善抓”课程建设,打造育人同心圆

    沈阳城市建设学院立足“大思政课”建设根本,回归课程育人的本质和初心。一手抓思政课程,一手抓课程思政,双管齐下,高质量育人成果成效显著。学校党委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重点学院,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重点课程,把思政课教师队伍作为重点队伍来建设,党委书记、校长率先垂范走进课堂讲授思政课,带头联系思政课教师指导其教育教学,定期到马克思主义学院指导调研,将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内涵发展、思政课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摆到重要议事日程,重点研究、合力推进。近年来,学校思政课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获评辽宁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流课程,获得辽宁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辽宁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教案一等奖等奖项30余项;6名教师获得辽宁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青年骨干教师、辽宁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辽宁省高校“校园先锋示范岗”等省级荣誉称号。注重学生获得感,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指导学生参加辽宁省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比赛、辽宁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情景剧大赛等获得省部级奖项20余项。沈阳城市建设学院全面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制定并印发了《沈阳城市建设学院“课程思政”建设实施办法》,连续开展多届“课程思政”示范课遴选建设工作,定期举办课程思政教学竞赛活动,建立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点对点的联络机制,学校教师获得2023年辽宁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课程思政组一等奖。

    三是“善拓”育人阵地,建设思政大课堂

    沈阳城市建设学院整合多方育人资源,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阵地资源,让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联动,打通协同育人“最后一公里”。扎实开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结合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军训等大型活动和传统节日等契机,讲好“思政大课”,用好社会资源,实施“请进来”和“走出去”计划,将全国“时代楷模”“最美奋斗者”称号获得者曲建武教授,全国道德模范、“当代雷锋”获得者郭明义,大连市旅顺博物馆专家刘芳等社会名家学者以及省内外红色基地的讲解员请进思政课堂。制定工作机制,鼓励学生走出校园拥抱社会,用好辽宁“六地”红色文化等育人资源,以行走的思政课让学生从社会大课堂中汲取营养,厚植家国情怀,激发使命担当。

    四是“善于”实践创新,构建育人新模式

    沈阳城市建设学院开展基于“大思政课”协同育人实践研究中心的各项工作研究,做好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三支队伍建设工作,搭建三支队伍协同育人平台,不断提升能力素质,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培训,通过培训进修、开展竞赛、科学研究等方式,全面提升三支队伍的综合能力;推动思政课堂、课程思政、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四项重点任务落实落地落细;构建并完善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与学生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一课五结合”实践育人模式,真正开启“大思政课”培根铸魂的育人篇章。

    日常思想政治育人工程:实施“1133”教育模式,即以“学生成长实际”为核心,以“促进学生成长成人成才”为目标,建设“辅导员、班导师、学生骨干”三支队伍,实施“修身、育德、勤学”三项子工程,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亲和力、感染力。

    一是精准调研了解学生需求,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学校通过搭建数据平台、实施问卷调查、组织集中座谈、开展个别访谈等方式,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调研、在校综合情况调研、毕业生调研等,精准画像了解学生实际需求,以此制定思想政治教育措施,不断推动工作与时俱进。近三年,学校通过网络调研和实地走访等形式开展常态化综合调研工作,调研对象覆盖在校生、毕业生、用人单位及学生家长,实现了依靠调研工作了解学生成长实际需求的目标,并不断调整改进学生管理与服务政策,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二是“三大计划”夯实三支队伍建设,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

    通过实施辅导员“青蓝计划”、班导师“领航计划”、学生骨干“星火计划”,实现辅导员带专业、班导师带班级、学生骨干带群体,合力促进“两(良)师一(益)友”队伍建设,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三全育人”新格局。

    (一)“青蓝计划”: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引路人

    通过辅导员专题培训、素质能力大赛、选聘辅导员导师等工作,全面提升辅导员育人能力,充分发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作用,使其成为学生思想品德的引路人。

    (二)“领航计划”:培养学生专业学习的领路人

    通过班导师选聘、组建“名优班导师领航班”、班导师评比等方式,提升班导师队伍的专业水平,充分发挥班导师在班级中的主体作用,使其成为学生专业学习的领路人。

    (三)“星火计划”:培养学生朋辈教育的带头人

    选拔优秀新生参加“星火计划”培训,从政治素质、思想内涵、责任担当及工作能力等方面建立培训体系,发挥学生骨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先锋作用,使其成为学生朋辈教育的带头人。

    近年来,学校为新任辅导员选聘“青蓝导师”,每学年选树“名优班导师”“最美辅导员”,选拔学生骨干,开展队伍建设培训、个性化指导和素质能力专题训练,更多优秀师生获得国家、省市相关表彰,提升了队伍的凝聚力和育人水平,切实发挥了队伍建设传帮带和辐射引领作用。

    三是品牌建设三项工程,重点发力“培根铸魂”

    (一)以“一站式”学生社区为载体实施“4×21”修身工程

    以心理学中的“21天效应”为基础,在学生社区中开展“4×21”修身工程,即每学期围绕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明素质、文化素质4个方面开展教育活动,每个活动周期为21天。通过“4×21”养成教育体系和系列活动的实施,学校文明风气逐渐形成,学生精神风貌大为改观。促进学生将良好习惯转化为实际行动,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良好行为习惯和文明素养、健康身心素质,肯做事、会做人的应用型人才,展现新时代大学生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的精神风貌。

    (二)以“三为”精神培育为抓手开展德育工程

    “三为”精神培育,即依托校园文化,培育学生“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的精神。在具体工作中,学生工作队伍聚焦思想教育,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四史”学习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多种途径,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活动,使学生在毕业前接受全面的爱国主义、“四史”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家国情怀、爱党敬党、乐于奉献的应用型人才。

    (三)以“五位一体”学风建设新模式打造勤学工程

    学校建立勤学工程长效机制,构建教风带学风、教育培学风、管理正学风、榜样领学风、组织保学风的“五位一体”学风建设模式,通过教育引导、制度规范、监督约束、服务保障等途径,促进勤学工程在全校高质量开展,在具体工作中,学生工作队伍聚焦学生学习力提升,开展了成效显著的系列学风建设活动,使学生在毕业前接受系统的学风教育,着力提升学习力,初步形成全员参与、共创优良学风的良好氛围,培养学生成为乐于学习、善于学习、精于学习的应用型人才。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学校将持续以“一本两育”教育模式为载体,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服务学生成长成人成才,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李丹 潘红)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1 0 1 沈阳城市建设学院 http://Paper.Jyb.cn/zgjyb/images/2023-11/15/11/ZGJYB2023111511_b.jpg 11 中国教育报 12 /m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