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以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持续深化体教融合,注重以人为本,强化实践和综合教育,体育和运动项目丰富多样,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锻炼和竞技机会,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有力地促进了高校体教融合持续发展。
侧重运动兴趣 激扬热血青春
在体育教育中,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坚持以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为重心,创新改善传统的体育课程模式,引入多样化、个性化体育课程俱乐部制改革。以此将大学生的体育兴趣和体育学习兴趣有机结合起来,让大学生在展现特长、发掘兴趣的同时,更好地进行体育学习,更积极地参与体育运动。
近年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已成立游泳、跑步、气排球、健身健美等十余个单项教学俱乐部。这些俱乐部的成立,为不同专业、性格、身心素质状况的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体育学习选择,深受学生欢迎和喜爱。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发展,学校也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对教学程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多次调整和改进。在学校的统一组织管理下,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持续修订和完善,不仅打破了以传统班级为单位的体育教学模式,充分凸显学生主体地位,以兴趣为导向,推动体育教学高质量发展,而且形成打破常规的新型体育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个性化选择体育课堂学习内容的机会。与此同时,学有余力的学生还能够通过参与不定期组织的俱乐部活动,进一步提升运动技能及身体素质。在此过程中,学校从中选拔运动能力强、水平高的学生组建校级代表队,参加学校对外交流活动及各级各类体育比赛。
侧重顶层设计 确保身心健康
通过顶层设计,深化体教融合发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坚持以体育课堂为阵地,以校园文体活动为抓手,以传授体育知识、传承体育文化、掌握运动技能、养成健身习惯为目标,分层分类开展体育育人工作,不断丰富和完善师生健身活动体系,大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形成了惠及全校师生的体育教育普及工程。
健康跑达标、体质检测合格是大学毕业的必修课,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新时代对大学生的综合发展要求。为此,学校在实际教学中侧重学生的身心健康,鼓励学生劳逸结合,在学习之余选择几项喜爱的运动振奋精神,再以充沛的精力重新投入学习生活,效率倍增。学生沐浴学校体育综合育人之春风,真正体会“以体育人”的重要性,通过集体活动与个人自由活动相结合的方式,积极融入学校体育运动大环境,展现自我,锤炼自我。
与此同时,学校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加大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体育人才培养力度,深入推进学科的交叉融合和协同创新,不断完善“体育+”“+体育”学科专业体系,探索体教融合新模式。引导和带动更多的学子热爱运动、习惯运动、依赖运动,挥洒汗水、燃烧激情,让青春与大学时光交织跃动,让人生更加精彩。
侧重以体育人 提升师资力量
教育应当“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深知,相较于基础教育阶段,大学阶段的体育课设置应该更开放、更包容,更具个性和特色。与此同时,大学是大多数学子从校园步入社会的前一站。大学公共体育教学承载的使命不仅包括强健体魄、以体育人、以德树人,还应着重帮助学生培养运动兴趣、形成运动习惯、拥抱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为此,学校侧重以体育人,全面提升师资力量,注重让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成为大学生活的一部分。
以体育人、以人为本,是高校践行体育教育的理念遵循,应从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现实问题入手,宣传健康观念和锻炼意识。深入开展体育史教育,以中华体育精神诠释历史,以体育楷模的影响力和感染力激发学生的运动意识和爱国热情,使学生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培养不畏困难、勇于拼搏的精神和终身运动的习惯。通过加强体育实践平台设计,学校及时补齐短板,深入学生、了解学生、服务学生,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开展多种多样、不同级别的体育活动及体育比赛,让每一名学生都参与运动、感受运动、爱上运动,激发自身运动兴趣,显著增强运动的持久性和成效性,发挥体育育人实效。
近年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体育部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工作思路,邀请外校知名专家来校指导、积极参与校外体育赛事,着力提升学校体育事业的“含新量”和“含金量”。鼓励体育教师在各类重大赛事中担任执裁任务,通过竞技平台夯实专业技能,最终以体育前沿信息反哺体育教学,提升教学质量,拓宽学生视野,为学校“双一流”建设贡献更多体育力量。
(雷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