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航空学院建校于1955年,是国家“一五”时期重点布局建设的航空类专门学校。建校68年来,学校始终牢记航空报国、航空强国初心使命,坚持航空文化育人、航空报国精神铸魂,为航空工业建设和陕西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航空报国精神塑造师生价值追求
航空报国精神锻造学校基因。学校始终坚持把航空报国精神作为鲜明的精神底色,深深融入血脉基因,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凝练形成了“德能日新、刚健有为”的校训,“严谨、求实、勤奋、创新”的校风,“航空报国、立德树人、激情进取、志在超越”的学校精神,“特别敬业、特别负责、特别朴实、特别团结”的师德师风和团队精神,一代代西航人怀揣着航空报国、航空强国的信念砥砺前行。学校坚持用航空文化浸润、感染和熏陶师生,建成航空文化博物馆、航空科技馆、校史馆、飞机广场等航空特色文化场馆,以航空元素为主基调设计布置学校视觉识别系统,以展示航空历史、机型、人物为主布置走廊和教室文化,航空文化要素和学校精神标识随处可见、触手可及,学生竞相争做航空报国、航空强国的践行者的行动自觉不断彰显。每年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毕业生加入航空类企事业单位,不少学生已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航空报国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学校阎良校区地处中国航空城,与区域100多家航空制造、航空服务类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建实践基地,联合人才培养,师生在见证航空强国梦想实现中坚定初心使命。学校坚持将航空报国精神融入师德师风教育、干部教育培训和社会实践,每年组织教师和青年学生到航空企业实地考察参观、开展工程实践,掌握航空动态,感受航空文化,师生学航空、爱航空和献身航空的责任感、使命感更加强烈。
航空文化育人增强人才培养特色
航空文化涵育思政育人体系。学校把航空文化育人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各环节,构建通识课程、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日常思政相互贯通的“大思政”育人格局。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面向全校学生开设“航空航天概论”“中国航空文化概论”课程,推进“红蓝融合”改革创新工程,把马克思主义红色底色和学校航空蓝色特色有机融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讲好用好“大思政课”,推进思政课和其他课程“各守一段渠、种好责任田”。“航空报国精神+思政”育人品牌入选陕西省“大思政课”建设项目,“航空航天概论”荣获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把航空文化作为日常思政教育的生动教材,把爱祖国、爱航空、爱学校“三爱”教育作为新生“第一课”,常态化开展航空主题活动,推动“四史”、航空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引导青年学生厚植家国情怀,主动把“小我”融入“大我”。
航空文化品牌引领学生成长。深入实施“一院一品”航空特色文化品牌创建工程,每年举办航空文化进校园活动,开展航空文化艺术节,弘扬航空精神,强化航空素养,增强航空情怀。航空文化品牌连续多年荣获陕西省高校校园文化优秀成果奖。构建“青年导师+校外辅导员”的榜样体系,聘请试飞英雄李中华、黄炳新等担任青年导师、校外辅导员,邀请陈一坚、管晓宏等院士专家来校作学术报告,邀请航空英模来校作励志成长报告,师生在感悟“榜样的力量”中传承航空报国之志,坚定逐梦蓝天之行。
航空文化传承彰显使命担当
航空优势助力经济社会发展。集聚校内外航空专家成立航空文化传播与研究中心,开展航空史、航空英雄人物研究,推进航空文化学术交流与合作。将航空文化资源向社会开放,航空科技馆、飞机广场获批省市级国防教育基地和航空科普教育基地,每年接待企事业单位、青少年团体等上万人次研学参观,与陕西省内大中小学开展文化交流,在科普航空知识的同时传承航空报国精神。助力脱贫攻坚,衔接乡村振兴,建成镇坪县曾家镇西航科技艺术文化体验馆,定期赴中小学开展航模表演、传播航空文化,激发大山孩子的航空梦。学校作为航空工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对航空企业技能型人才开展航空科普、航空技能和航空文化的培养提升,累计培训人员近3000人次。“航空工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入选陕西省非学历继续教育“一校一品”首批示范项目。
航空科普助力航空文化传播。学校依托深厚的航空文化底蕴和特色学科优势,常态化推进航空文化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网络。积极响应中国航空学会、中国科协等号召,受邀开展“追梦起航”全国航空科普文化季活动等百余场,多次走进宁夏、广西等多个省份中小学开展航空科普活动,进行航模表演和航模骨干教师培训,权威媒体多次给予跟踪报道。近年来,学校在各类航空航天竞赛中成绩名列前茅,在各类创新创业竞赛中荣获国家级别奖项1000余项。
(蔡应昌 李亚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