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科普一个医学小知识。你真的会洗头吗?三甲医院医生教你正确洗头。”这是某平台上的一则医疗科普视频,一位身穿手术服的“医生”面对镜头,演示如何正确洗头。这样的医疗科普短视频如今在各平台层出不穷。一些博主在获得大量关注后,还会将流量变现,向用户售卖药品和医疗服务。 数据显示,我国有73%的短视频直播用户曾经在手机端观看过健康科普类内容。其中42%的用户平均每周会观看1至3次健康科普视频。特别是目前一些大学生也越来越注重养生,习惯从短视频平台上获取健康知识。 在短视频的助力下,医疗科普的传播门槛大大降低,辐射了更广泛的人群,这是好事。但劣质科普内容的危害也值得警惕。从调查来看,一些问题具有普遍性。比如,一些主打医疗科普的博主,资质却严重存疑。一些博主并未按规定进行资质认证,甚至披着专业人士的“资质”干着“伪专业”的事。这些伪医疗科普,不仅可能给用户带来误导,也可能强化社会的健康焦虑。比如,一些大学生陷入了“养生焦虑”,就与某些不专业的医疗博主的过度渲染有关。 事实上,鉴于医疗科普的专业性及其与公共利益的密切关系,相关直播行为有较高的门槛。2022年发布的《网络主播行为规范》明确规定,对于需要较高专业水平,如医疗卫生方面的直播内容,主播应取得相应执业资质,并向直播平台进行执业资质报备,直播平台应对主播进行资质审核及备案。但从调查看,一些主播并未严格进行资质备案,一些即便备案了也有“偷梁换柱”之嫌。这要求相关平台把资质审核及备案要求进一步落到实处,从源头把那些“浑水摸鱼”“滥竽充数”的伪医疗科普博主挡在平台之外。 对于医疗科普博主带货,则需要相关部门强化与平台之间的协同治理。《医疗广告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禁止利用新闻形式、医疗资讯服务类专题节(栏)目发布或变相发布医疗广告;《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也规定,介绍健康、养生知识的,不得在同一页面或者同时出现相关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商品经营者或者服务提供者地址、联系方式、购物链接等内容。因此,应该严格执法,严厉打击各类违规行为。当然,由于一些带货或是诱导消费行为具有隐蔽性,平台方面也有必要及时将相关信息与监管部门共享。 在强化规范的同时,如何避免影响医疗科普博主的科普积极性,也是一个值得正视的现实问题。在这方面,我们或许也可以给那些真正具备资质且专业的科普博主明确的支持。比如,平台可给予优质医疗科普博主更多流量倾斜和激励。同时,一些专业医疗机构,也应该更积极地承担起科普的社会责任。比如,相关高校可以针对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开设专门的医疗科普课。 面对医疗科普短视频“泥沙俱下”的局面,也要求受众提高辨别意识,多些求证。同时,重视健康,除了要接受正确的医疗科普,也还得更加从加强日常锻炼,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入手。 (作者系媒体评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