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一批有志青年来到浙江省台州市大陈岛开荒拓耕,筑就了一座欣欣向荣的青春之岛。1979年,椒江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在东海之滨拔地而起,担负教育使命,为当地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今天,学校秉持“以人为本、多元选择、全面发展、人人出彩”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结合城市发展战略,以就业为导向,建立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实现“阳光人生、智慧成长、励志创新、追求卓越”的育人目标。
党建引领,打造“双高”工程
学校以立德树人为己任,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紧随台州五大临港产业带建设,聚焦新医药健康、精密制造等优势产业需求,实施中职教改攻坚行动,制定“双高”战略,重点建设精细化工和数控技术应用两个省级高水平专业。
自“双高”工程立项以来,学校成立以校党委为核心的项目领导小组,设立精细化工和数控技术应用两个高水平专业建设工作小组,在校党委领导下,师生继承大陈岛垦荒精神,以党史学习教育为主线,以廉洁教育为基石,加强党性教育,实施校企党建共建和党团工作一体化模式,实现党建工作与教学业务深度融合。
同时,学校构建“大思政”育人体系,搭建课程教学、校园活动、日常养成“三维”育人平台,实施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弘扬工匠精神,推进“牛学校、牛教师、牛学生”“三牛工程”建设,培养具备工匠精神的现代职业人,以党建带动“双高”工程建设,推动专业发展,促进人才培养。
产教融合,实现多元育人
学校更新教育理念,构建“重德强技、课证融通、校企协同、匠心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升学与就业并重,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发展,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精细化工专业依托精细化工生产线实训室,创建“教学车间实境式”课堂教学模式,邀请海正集团专家定期到校讲授有关本专业的生产线操作和仿真操作,实现教学、实训和生产的融合。
针对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学校与台州职业技术学院中德学院合作办班,开展长学制、双元制、现代学徒制的“三制”融通培养,培养国际化技术技能型人才。学生前三年在校就读,经过选拔考试合格后,第四年升入中德学院就读,系统学习机械零件三维造型设计、机械加工工艺编制、复杂零件多轴数控加工等课程,在毕业前考取德国IHK证书、德马吉多轴加工资格证书等,进入位于产业链中高端的知名企业就业。
学校与浙江诚信医化设备有限公司合作,开设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诚信班”。学生可以直接进入该企业顶岗实习,教师在暑假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服务。
学校与台州科技职业学院机电学院、台州市耀达橡塑模具有限公司合作开设了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由职业学校教师、机电学院教师、企业技术人员共同承担课程教学工作,实施从学生到学徒再到准员工的“三段”在岗培养。
借助校企“双师型”团队,学校创新“三教”改革路径,在数控、机电技术、化工等专业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成立台州市椒江荣和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与浙江超力机械工具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成立智能制造技术应用生产性实训基地。
学校还深度参与台州市光电产教融合联盟,建设国家示范性数控技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等,为学生提供长期、稳定、对口的实习岗位,促进信息技术和实习实训深度融合;成立台州市首所工匠学院,建设10所企业分院,与企业共同探索“职业院校+园区企业+工匠学院”的发展模式,校企合作开设冠名班、订单班,实现资源共享,促进人才培养优势互补。
学校已成功申报台州市“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单位,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融合,形成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学生在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大赛中屡屡获奖,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和精细化工专业多名学生获“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浙江工匠”等荣誉称号。毕业生就业率高,专业对口率达到88.17%,用人单位满意率高达95.8%,学生就业质量显著提升。
专创育才,扶贫助农,助力经济腾飞
为了学以致用、服务社会,学校组建青训营,构建“双创”教育生态,依托台州市创业服务协会等行业协会,走专创融合育人之路,通过举办创业者访谈、参观考察创业园区等活动,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
师生利用课余时间直播助农,帮助当地农户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户家庭收入;以二维码为载体,自主研发“蓝色语音码”,该项目经过孵化实践,已为学校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推动了当地文旅事业的发展。
未来,椒江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将继续履行现代职业教育的使命,与社会、企业、高校紧密合作,资源共享,做精做强职业教育,培养德技兼备的时代工匠,为当地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输送高质量人才!
(郭文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