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07日 星期二
按下涉教育谣言传播的“停止键”
张湘怡

    “多所985高校相继取消新闻传播专业”“多所高校取消IT相关专业”“79所院校撤销113个艺术本科专业”……近日,有粉丝向上海辟谣平台提供线索称,网上有很多高校专业信息或升学信息,学生和家长很是关心,它们都是真的吗?调查发现,相当一部分内容出自打着“升学辅导”“生涯规划”等旗号的账号,这些账号发布此类信息的目的主要是推销课程或服务,而其发布的很多内容明显失实。记者还发现,通过发布博眼球的虚假信息,诱发公众焦虑,已成为一些考试辅导机构为课程服务销售引流的常规套路。

    然而,这种做法已经明显违法了。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由此可见,为了销售课程而制造、传播耸人听闻的虚假信息,误导、诱骗消费者,涉嫌虚假宣传、违背了诚信经营原则,将损害消费者权益。同时,这些涉及高校办学的虚假信息的编造和传播,也会误导公众认知,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甚至给高校办学带来困扰。

    不仅如此,在社交平台、短视频平台上,涉及教育的虚假信息层出不穷,给学校以及师生、家长带来了不少困扰。而造谣者之所以会制造关于教育领域的谣言,正是切中了人们对于教育话题的关注,利用了全社会对于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关心,以此作为牟取私利的“流量密码”。

    或者把旧闻翻出来炒作,或者把高校招考方式的变化扭曲为“取消专业”,种种博眼球的操作,为的就是引流吸粉。但是仔细甄别会发现,这些虚假信息往往漏洞百出、自相矛盾,喜欢采用一些易混淆的概念迷惑大众,或是自导自演,把主观臆想的言论安置在网友身上,“拉拢”广大网友,假装引起“共鸣”。

    平台上虚假信息泛滥,首先是平台内容管理的失职。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了解资讯、获取知识、娱乐交流的重要途径,成为提供社会公共服务和方便群众生产生活的重要载体。但是一些平台,为了保持用户黏性,在内容审核上失之于宽,放任虚假信息的编造和传播。作为信息内容生产传播的重要渠道,网络平台必须切实履行信息内容管理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强化内容治理,维护健康的内容生态。而相关管理部门,也要切实提升管网治网水平,进一步压实网站平台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

    科学辨别谣言,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一门必修课。信息传播格局发生变化,信息发布门槛降低,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网络上各类信息泥沙俱下、真假难辨。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一些人变得越来越倾向于追求博眼球的新闻,对于真相和深度思考的需求逐渐减弱。这不仅对新闻行业造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冲击,也对我们自身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产生了负面影响。如何提高媒介素养,提高辨识能力,在互联网时代显得越来越重要。对于家长和学生而言,要选择从权威平台获取专业招生信息,勿轻信各类“小道消息”。比如,可以从教育部官网和各大高校及其学院官网、官微获取信息,而不要轻信一些个人账号转发的消息。家长和学生要提高媒介素养,遇到存疑的教育新闻事件时,切记不盲目相信和传播不经证实的信息。不仅仅是对于此类事件,对于与教育相关的话题,都要提高警惕,避免被虚假信息误导,损害自身利益。

    这次的谣言之所以没有造成更大范围的传播,还在于受众及时向权威平台提供线索,相关平台及时对虚假新闻进行了真伪辨别,相关高校也第一时间进行了澄清。可以说是各方合力,为谣言的进一步扩散按下了“停止键”。避免谣言扰乱教育生态,需要各方齐心协力。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发布权威信息,及时在源头限流及阻断谣言传播。主流媒体在涉公共政策、社会民生以及重大突发事件上正本清源,加强政策解读、权威发布和热点引导,有效挤压谣言的传播空间。公众则需提高媒介素养,提高信息辨别能力,做到不信谣、不传谣,并积极参与到虚假信息治理的行动中来。

    (作者系本报记者)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