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江阴高新区山观实验小学(以下简称“山观实小”)创建于1868年,迄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办学特色。作为一所现代化实验小学,山观实小秉持“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束光,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角儿”的办学理念,坚守“阳光·澄真”的校训,办“阳光教育”,致力于建设一所有“阳光味道”的学校。
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打造“阳光校园”
山观实小密切关注儿童健康,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发展阳光心理教育,培育身心健康的“阳光师生”,营造“阳光校园”教育生态,“阳光文化”在山观实小落地生根。
在“阳光文化”的熏陶下,教师们充满正能量,对教育教学抱持积极心态,宁静致远,将阳光因子渗透进教育教学的每一处细节;学生们沐浴在来自校园和教师的阳光中,健康成长,“阳光教育”成为学校的特色文化品牌。
以阳光之心育阳光之人,以温和之心待山花烂漫,这是山观实小的教育宣言,每一位教师都坚守初心,以江阴市教育部门师德工程建设“3315师德评优创先活动”为抓手,在教育教学宣讲会、叙事讲坛,以及常态化开展“我与山观实小”成长故事等活动中,不断发掘自身优势,培养对“阳光文化”的认同感,进而增强自信,以自己是山观实小人而自豪。
在打造“阳光教师”团队的过程中,学校重视对师德师风的建设,以党建为引领,塑造“山观实小满江红”师德品牌,明师理、强师术、赋权责,构建师德“1257工程”,即:一封“家”书情与法,二目有“神”敬与效,五比五看查与改,“七嘴八舌”标于度。
教师们以校为家,在每学年开学之初,人人宣誓并签订师德师风承诺书,增强依法治教、以德治教的意识;通过“山观实小是我家,我爱我家”“我是山观实小主人,我爱山观实小一草一木、一师一生”等主题活动,将师德要求内化为师德素质,每位教师都能做到自我约束、自我激励。
学校鼓励教师以优秀教师、骨干教师为榜样,寻找自己的“偶像”,向榜样学习,爱岗敬业、精益求精、求真务实、勇于担当和开拓,做一名“阳光教师”;评选师德师风标兵,组织骨干教师示范课、经验分享会,举办师德故事宣讲、立德树人读书沙龙,以及“师德建设大家谈”“师德师风我来做”等活动,带动全体教师积极向上,树立正气、端正教风,用责任感和使命感武装自己,真正做到为人师表,受学生和家长尊重。
学校还以“青年成长营”为抓手,鼓励和支持新教师、青年教师深入教学一线锻炼,开展师徒结对活动,新教师和青年教师向老教师学习,通过教科研活动及教学磨课等岗位练兵行动,积累专业知识,提高教学技能;组织教师义工队伍,开展“用爱心守护七彩假日”系列公益活动,将一颗充满阳光的心投入到教育教学中,服务社会,奉献自己。
针对学生教育,学校携手高新区科技部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心连心志愿服务队等单位,依托暑期夏令营、双休日等,与山观社区联合打造校社合作精品项目“日出江花”童学堂,为辖区内青少年提供文化服务;组织“萌娃说乡音”活动,培养孩子们的家国情怀;通过“慈善一日捐”等活动,引导孩子们从奉献点滴爱心开始做起,培养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内心澄明,孵化阳光教师;学做真人,培育阳光学子;建设“阳光校园”,营造“阳光文化”,建构让儿童站在山观实小正中央的“儿童中心说”,这正是山观实小的“阳光教育”理念和追求。
积极心态,热爱生活,培养健全人格
树德树人,成长成才,学校围绕这一育人目标,践行特色“阳光德育”,重视对学生的生命关怀,以阳光心育滋养学生的心灵,与支玖红心理名师工作室合作,开展学生绘画心理普查,把握学生心理健康动向,针对其心理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干预;开展创造性的“心情打卡”活动,帮助班主任及时掌握学生心理和精神状态,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适时调整教育方向,改变教育策略,做到防患于未然。
为了培养健全人格,为学生成长赋能,学校精心策划组织爱心小护士培训、励志名片展评、劳动技能大赛等活动;开辟青爱小屋、阳光信箱,邀请资深班主任和心理教师,就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展开常态化心理团辅活动;坚持家校协同育人,创新性地开展导师进家庭、家长进学堂、课程进社区的“三进”活动,家校社联动,共同帮助孩子调节心理情绪,预防不良心理,让每个孩子都拥有健康的身心,每一天都能快乐成长。
为了培养和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学校启动“自信文章,有声思维”晨诵课堂,创设“自信一言”移动文化栏目,举办自信教育动员大会,组织学生制作自信手抄报,成立学生国旗护卫队,每周举办升旗仪式,宣读学校和班级誓词……于润物细无声中,挖掘孩子们的自信心,帮助孩子们发现自我,于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感受生命的美好,点燃对生活的激情。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立足“五育”,提出了德智体美劳食“六育”的教育理念。食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学校以餐饮礼仪为核心,挖掘中华传统饮食文化,开发出食育文化之古训篇、成语篇、食具篇、营养篇、席位篇等,为学生成长赋能。
食育文化理念被渗透进各种活动中。例如:举办“中华美食”讲座,普及食育知识,引导学生了解民族的饮食文化;学生们学习制作营养菜谱,增强健康意识;将食育和劳动教育结合,开辟校内农场和校外劳动基地,孩子们学习耕田、为作物浇水施肥,举办田园培训班、果实采摘节、果实拍卖节等活动,书写种植日记和劳动心得,在体验劳作辛苦的同时,感受劳动的快乐,培养劳动精神。
在节庆日,学校还定时举办“我是小小烹饪师”比赛活动:冬至包饺子、元宵节包汤圆、端午节包粽子、中秋节制作月饼、腊八节熬制腊八粥……孩子们在活动中深入了解中华民族传统习俗,在劳育与食育的融合教育中,体验生活的意义,感受生活的美好,培植阳光心态,让每一个孩子都能热爱生活,乐观向上,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多彩课程,学科融合,提升学生能力
在学科教学中,山观实小实施语文项目化、数学游戏化、英语生活化、科信创客化、体艺活动化等学科融合,构建“阳光课程1234”,即打造一点、两面、三维、四力的阳光课程。
“一点”是指以核心素养为支点设计课程,“两面”分别指以个性生长为主的学生层面和以专业成长为主的教师层面,“三维”指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探究型课程三个维度,“四力”指学生的学习力、生活力、合作力、创造力四种能力。
在学科融合中,语文以项目化学习为导向,优化单元整体教学,通过大问题驱动和大情境组合,让学生代入角色真实体验,推动学习任务有序进阶。学生们在合作探究和综合实践中,发展高阶思维,形成语文学习需要具有的品格和能力。
数学是通过做数学和玩数学的形式,让学生沉浸于数学活动中,从而爱上数学、感受数学、理解数学,体验数学魅力,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能动性,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英语以实际应用为导向,借助英语诗歌游戏等形式,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应用能力。
科学信息以“创”为核心,激发学生多角度、多方位掌握和应用知识,培养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整体发展。
在体艺融合中,学校实施“以体育智,体智双强;以体育心,身心同健”的工作方针,组织学生开展常态化体育锻炼,成立体育社团,开展体育训练活动,还开设了阳光足球、花样跳绳、篮球、象棋、武术等项目,构建了一套完整的体育育人体系,帮助学生在运动中提高身体素质,培养自信、坚韧、勇敢、刚毅、顽强的阳光精神,持续推进体教融合。
围绕锡剧艺术,学校创建了锡艺工坊,开发了“童针·童绣”十字绣、3D锡艺雕版,以及电脑锡绘、数字锡景、微软锡花、科创锡频、动漫锡娃等“智创锡斓”锡艺校本课程,更好地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实现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如今,“姚澄小锡班”已成为江阴高新区一张亮丽的名片;学校在市小锡班艺术展演、江浙沪票友大赛、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等活动中多次获奖。
学校还成立了山源文学社,开设了合唱、舞蹈、二胡、古筝等器乐课程,丰富充实了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学校立足于品牌立校,已形成“一科一品”的学科特色,以阳光课程建构学生的精神世界,让每一名学生都能乐观积极、健康向上。
高效课堂,减负提质,书写教育华章
为了进一步实现“阳光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学习生活中持续感受到阳光的力量,学校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模式,构建“阳光课堂”,以学生为主体,以“学历案”为载体,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同伴合作探究,实现深度思考,形成“自主预学、同伴助学、活动展学、互动评学、教师导学”的课堂学习新模式,充分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深度思维和习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成长。
根据“阳光课堂”教学模式,学校开发了相关的评价量表,实施对教师、学生、小组、班级以及学生家庭的全方位评价,结合评价反馈进行教学改善,促进课堂增质、增容、增效。
学校认真落实“双减”政策和“五项管理”工作,探索实践高效作业的管理方法:控制作业总量,设计作业内容,实施分层作业,丰富作业形式,增加活动型作业、实践型作业和探究型作业,加强对作业的指导和监督,切实减轻学生书面作业负担,让学生真正提高作业效率,通过作业巩固课堂学习的效果。
山观实小还陆续开展“阳光阅读与新农村儿童发展实践研究”“基于儿童立场的阳光故事实践研究”“基于小学生核心素养的阳光合育实践研究”等课题研究,获得“全国阳光教育先进校”等荣誉称号。
今日之幼苗,在阳光雨露的滋养下,将成为明日之巨木!在山观实小,教师播洒阳光,学生沐浴阳光,校园充满阳光,孩子们追逐阳光成长,努力向上,积极拼搏,健康奋进,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刘清法 任莉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