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职业大学坚持深化科教融汇,以深入开展应用研究为突破口,着力推进学习型、服务型、交互型、研究型、质量型“五型职大”建设,赋能复合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努力构建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体系。
多元组织
创新科研组织模式
学校基于“教师学习共同体”理念,创新多元化科研组织建设和集约化科研模式,将分散的科研力量、研究方向、科研资源集中起来,实现科研能力高效能发挥。
一是充分发挥头雁效应,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集中打造一批“名师—名匠”,建成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江苏省职业教育“双师型”名师工作室、江苏省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着力开展高水平产学研协同攻关,协助大型企业攻克发展中的核心应用技术困难,提高学校科研引领能力。
二是积极推动科研工作机制创新,搭建青年教师成长发展平台。分层成立校级、市级、省级科研团队,鼓励青年教师对接中小微企业开展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工艺改造、技术服务等合作。学校4名青年教师先后入选江苏省“科技副总”人才计划。
三是技术开发与课程建设相结合,打造骨干教育教学研究团队。结合学校办学优势、专业特点,着力推动课程开发建设,及时将新科研成果以及行业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新规范融入教学内容和教学实践,推进教研相济。学校获评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四是整合科研力量,实施教科研“种子库”计划。采取项目制、首席制等形式,通过建立“‘三教’改革及教师创新团队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及金课开发”等7支跨学院、跨专业柔性教科研团队,围绕知识生产、知识传播、知识创新三个方面推动教师开展交互式学习、交流和科研活动,推动从基于科层组织的“垂直化研学”走向基于跨界组织的“扁平化交融”,不断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
集成平台
提升科研组织能力
学校以产教融合为核心,系统规划平台体系,集成平台功能,发挥技术技能创新平台支点作用,促进科研成果提质增效。
一是聚焦产业需求研究,建设社科应用智库群。与省发改、工信等部门合作,服务长三角地区绿色建筑、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空港物流、现代服务等高端产业,建成江苏省哲社科校外研究基地“通州湾发展研究院”、省“社科应用研究协同创新基地”、海外通商等6个产业发展研究所和3个智库研究平台,为地方政府部门和行业企业提供专业化、协同化政策咨询服务。
二是聚焦应用科学研究,构建科创平台系统。采用多专业融合、多团队协同、多技术集成方式,与大院大所、行业领军企业合作,建设省级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校联合智聚装配式绿色建筑创新中心、新大陆集团等行企,共建省级现代建筑产教融合集成平台、预配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发中心、混合所有制“双跨”中心,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发明专利授权48项。
三是聚焦社会服务,完善技术技能服务平台功能。学校建成非遗教学工作坊2个、无人机和3D打印等技术技能累积中心5个和省级中小学学生职业体验中心2个,年提供职业技能与区域文化体验服务万人次以上。学校以“教师企业工作站”为依托,面向企业开展师徒培训、项目合作、技术攻关等服务,每年服务企业超200家,教师进企业服务600余人次,全力支撑区域产业升级和中小微企业发展。
科教融汇
赋能复合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学校以培养复合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探索形成“科研+”的育人模式,促进高水平科研育人,培养具有研究力和创新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一是以“科研+教学”培养学生研究能力。依托跨学院、跨专业的课程开发团队制、学生科研导师制、学生研究助理制等制度,探索形成“教学研”相融的科研育人模式,推动科研成果向教学资源、教改方案转化。
二是以“科研+实践”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以江苏省首批现场工程师培养项目、混合所有制生产性实训基地为依托,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为“中试车间”的作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产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科研实践应用能力。
三是以“科研+双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鼓励教师带动学生共同开展科研项目,发展科技创新技术学生社团,孵化培育省级以上创新实践项目120项,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活力、促进创新人才成长。近年来,学生在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上屡获佳绩,获得“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银奖,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铜奖1项、江苏省一等奖4项、江苏省二等奖9项,“挑战杯”江苏省选拔赛一等奖3项和红色专项活动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
(李博 黄良斌 刘志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