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06日 星期一
智能装备如何赋能教育发展
——专访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秘书长李瀛
本报记者 田玉 黄璐璐

    “教育数字化转型”“中小学实验室建设”“劳动教育”“产教融合”……10月20日至22日,第82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举办。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自1980年举办以来,至今已成功举办82届,是我国教育装备行业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专业展会,被誉为教育装备行业发展风向标、晴雨表。在新理念、新技术的支持下,展示会如何适应市场需求?如何洞悉行业变化?如何推动融合创新?带着诸多问题,记者专访了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秘书长李瀛。

    智能装备里的数字化力量

    记者:本届展示会有哪些新产品、新技术、新成果?展会形式上有哪些创新?

    李瀛:本届展示会集中发布了20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成果,包含一系列数字教育资源、精准教学系统、课后服务平台、教师研修平台、数据集成系统等产品和服务。这些产品和服务以互联网和物联网为载体,以数据资源为核心要素,为学校资源供给、课堂变革、教师专业发展、教育评价改革和教育治理能力等核心业务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将推动教育教学和教育治理的变革和创新。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展示会首次利用先进的手机端WebAR大空间展示技术,启动了“中国教育装备元宇宙展示平台”,与会人员扫描二维码就能体验。这不仅提高了展会互动性,更是直接让参会人员切身感受到教育装备里的数字化力量。

    此外,在原特装展区和标准展区的基础上,本届展示会首次尝试专区布展,按照学段分为幼教、职教、高教、特教等专区,按照产品大类分出音体美劳卫和图书等专区。这种按学段和产品大类分区的形式,既迎合了当前教育装备发展的趋势,也全面提升了观展体验。

    记者:在教育信息化水平逐步提升的条件下,越来越多的学校教师重视新技术、新产品在教学中的应用,本届展示会上,哪些智能技术和产品受到参展者普遍关注?

    李瀛:从本届展示会观众人流来看,特装展区是人气最为旺盛的区域,该展区集中展示了教育数字化装备以及数字化技术在教育场景中的应用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参展者普遍关注的大致有以下三方面。

    一是智能技术如何助力教育数字化转型。教育数字化转型这个概念教育人耳熟能详,但在这个大概念下,哪些教学方法、教学场景需要转型?到底应该如何转型?所以说,“转什么”“怎么转”的具体落实受到很多教师关注。这包含新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比如“双减”之后作业如何实现智能考评、分析等;还有传统产品的数字化改造和转型,比如传统体育项目如何和数字化相结合,本届展示会同期开展的全国青少年传统体育项目比赛(跳绳项目)就是一次有益尝试。

    二是虚拟仿真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自教育部高教司启动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以来,高校就虚拟仿真技术在日常教学中的运用做出了很多尝试,而且在部分院校,特别是理工类、医学类等高校,虚拟仿真技术得到了充分利用,辅助了教学育人成效提升。同时,近两年,职业教育在虚拟仿真技术方面也在不断探索,如模拟焊接、模拟汽车维修等,虚拟场景教学的实施大大节约了各类资源。未来,虚拟仿真技术如何通过成本的控制、增强可复制性等,融入中小学教学中,也是参展者所期待的。

    三是智能装备如何应用于“五育”并举。本届展示会“智慧体育”“智慧劳动”等这些中小学体育智能装备、劳动教育智能装备、课外阅读产品和服务等展位数量明显增多,而且吸引了很多关注。可见教育管理部门、学校及教师越来越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解决方案成为智能装备发展趋势

    记者:在您看来,我国教育装备有怎样的发展趋势?

    李瀛:智能装备早已有之,特别是在数字化技术与教育教学日益深度融合的今天,新技术、新产品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发展趋势良好。一是智能装备在教育领域的细分越来越明显。正如前面提到的,“智慧体育”等智能产品不断涌现,这折射出在国家“五育”并举的倡导下,很多企业围绕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以及体质健康、阅读等方面,找到了各自深耕的领域。二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普及面大幅度提升。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装备的各项成本可以得到有效控制,有利于更多地投入研发与创新,不断提升社会认可程度,让智能装备更加真实地走进中小学,应用于育人细节中。三是不断探索学校样态、塑造学习场景。现代的学习场景需要技术来支撑,教育装备是技术支撑的载体,现在的企业不仅仅局限于销售某一种产品,而是更关注课程体系、解决方案、学习场景等,聚焦教学场景中的技术支持。本届展示会上也可以看到很多家长的身影,说明很多学习场景已经延伸到家庭。

    记者:新基建、“双减”、教育数字化转型等政策的出台,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支持。当前,教育智能装备企业面临哪些新挑战?企业应如何应对新挑战?

    李瀛:最近,在和企业座谈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企业特别懂政策,比如劳动教育、科学教育等,说明现在企业不是盲目做、跟风做,不是别人做什么自己就做什么,而是真的在研究政策、研究需求。教育智能装备企业在研发环节,一定要和教育教学相结合,和学生、学校、教师、家长的需求相结合。国家对教育的新需求会引领企业发展,企业也应该顺应需求,不断打造适宜的学习场景来满足这些需求。

    未来,教育装备将不再是冰冷的机器,而是充满智慧的伙伴,它能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学生随时随地都能学习。教育装备的发展也将不只是硬件的竞争,更是软件的竞争,谁能提供更优质的教学内容,谁能提供更加人性化的学习体验,谁就能在这场竞争中胜出。

    智能装备创设现代化教育场景

    记者:刚才我们已经提到国家实施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从教育智能装备角度,应该如何促进国家战略的落实?

    李瀛:国家提出了建设教育强国的目标,教育强国的标志是教育现代化,而教育装备就是教育现代化建设的载体。教育装备要为教育现代化服务,不是单纯的装备现代化,而是能再造应用场景、学习环境,真正起到良好的技术支撑作用,产生和教育的深度融合。

    2022年义务教育新课标印发后,很多学校和地区做出了尝试,如中小学实验教学中,通过智能技术采集学生实验全过程信息与数据,特别是操作流程采集,为科学评价学生实验学习提供了可靠依据,实现了对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这就是技术适应教学场景,并生成的现代化教学应用场景。原来的教育装备企业可能多是塑造场景,现在更要适应场景,提供技术支撑,最终为场景服务、为师生服务,这是一场教育与技术的“双向奔赴”。

    记者:您对智能教育装备赋能学校育人有什么建议?对其未来发展有何期待?

    李瀛:教育部提出深入实施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行动,给教育装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教育装备行业迎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本届展示会现场,有许多企业围绕学科教学的资源、平台、实验仪器和设备等教育装备进行展示。我们一直倡导和建议企业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国家政策和要求,坚守教育装备人的初心,主动融入,着力把国家的育人“蓝图”细化为地方和学校的育人“施工图”,紧贴课程实施,紧贴学科实践,更多地设计开发支撑学科实践的资源、场景、案例和方案等,把学科育人的要求落到实处。

    数字化教育装备的核心任务是实现个体的全面发现,激活因材施教,服务教育理念更新、教育模式转变和教育治理创新等系统性变革。在这一过程中,数据伦理和隐私安全是必须关注的,比如在使用人脸识别技术时如何做好对肖像的保护,使用大数据技术时如何保护好个人信息等。智能装备向前发展,不能“抢跑”再弥补,要坚持既开放又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中国教育装备的未来,是一场科技的革命,也是一场教育的革命。我们期待着迈向这个未来,因为我们知道,这个未来将会让每一名学生都能享受到最优质的教育,让每一名教师都能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