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2023年11月04日 星期六
江西抚州深入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
风劲潮涌奋楫先
本报记者 梁昱娟 王强
近日,在抚州市第二实验学校田径运动会上,学生在赛场上奔跑。安锦清 摄

    “以前我都没见过管弦乐团,没想到,现在我也能成为学校管弦乐团的一员,认识了很多兴趣爱好相同的好朋友,很开心!”提起学校的管弦乐团,江西省抚州市第二实验学校六年级学生颜越辉高兴地对记者说。该校校长帅国恩介绍,学校虽然创办不久,但目前已成立了民乐社团、巴扬手风琴社团和小提琴社团,课后服务、“五育”并举有声有色……

    求创新者进,谋改革者强。近年来,抚州市深入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推动当地基础教育质量全面提高。

    深化育人方式创新,“大思政课”打好底色

    地雷爆炸、近身搏斗,临川一中教室里正放映着一部名为《芙蓉巾帼魂》的红色微电影。微电影根据抚州历史上的真实事件改编,讲述了黄秀英等5名女战士在与敌人周旋后,手拉手纵身跳下悬崖的故事。微电影的表演、拍摄、剪辑等工作,全部由学校师生共同完成。

    “拍摄前,我们组织大家参观了抚州市博物馆,了解了相关历史背景。为了让影片效果更加逼真,我们采买了专门的道具。拍摄结束后,很多参与表演的学生都申请入团。”负责微电影工作的教师刘静说。

    临川一中校长邓慧萍介绍,学校将思政教育和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开展了爱国主义教育主题读书活动、勤廉文化主题演讲比赛、“唱支红歌给党听”合唱比赛、微电影制作等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的活动。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抚州市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一条清晰主线。

    抚州一中曾是抚州第一个党组织——中共临川支部的诞生地。1926年10月,中共党员陈奇涵等人来到这里,播下了革命的火种。“学校初一、高一年级新生的开学第一课,都是参观校史馆,了解学校的这段峥嵘岁月。根据这段历史,我们还组织学生排演了红色舞台短剧《火种》,让广大师生感受革命先烈不怕牺牲、忠诚于党的崇高精神。”抚州一中校长吴建才说。

    像抚州一中一样,为了上好“大思政课”,抚州市各学校不仅利用学校自身资源,同时走出教室和校园,活用地方红色资源,让学生不仅在课本上,更在实践中体会、领悟红色文化和爱国主义的内涵与价值。

    “将红色教育纳入思政、语文、历史等第一课堂;组织师生参观红色基地,宣讲红色故事,将红色教育纳入实践活动,着力打造第二课堂;充分利用新媒介,开展线上红色教育活动,打造第三课堂……”抚州市委教育体育工委书记、市教育体育局局长刘小奇介绍,抚州市教体系统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改革的根本点,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统筹推进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全面提升育人实效。

    瞄准薄弱环节发力,“四级联盟”辐射优质资源

    一排排劳动试验田,小三轮车、滑梯、秋千等种类繁多的游戏设施,宽敞明亮的阅读室……记者一走进抚州市保育院,就感受到自然、温馨的氛围。园所活动场地充足,设施设备齐全,周围绿树成荫、环境优美,孩子们有的在写生、有的在观察记录、有的在户外搭建、有的在自由骑行,一个个“有故事”的“阅历课程”正在有序开展。

    抚州市教体局副局长蔡盛介绍,2022年2月,抚州市委、市政府出台《加快教育强市建设实施方案》,提出搭建片区联动互助发展平台,以“1+N”结对帮扶、多园共建的形式,推进幼儿园课程园本化建设,形成市、县、乡三级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体系。

    《方案》出台后,抚州市教育体育局统筹谋划,聚焦质量提升,以抚州市保育院为龙头,将全市13个县(区)划分为六大片区,各分园分别与2—3个县(区)级幼儿园结对联盟,再由县(区)级幼儿园与乡镇幼儿园结对,由各分园执行园长领衔对本片区的幼儿园指导帮扶,构建覆盖全市的学前教育“片区联盟帮扶”工作机制,形成层级化“联片互动、教学同步、教研同行、资源共享、协作提高”的运行模式,缩小城乡、园际差距。

    为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抚州在2023年启动了“驻园访问教师”培养计划,以抚州市保育院为培养基地,接收各县(区)教师跟岗学习。抚州市保育院院长唐燕介绍:“对驻园访问教师,我们真心接纳,敞开怀抱,倾囊相助,安排他们深入班级带班跟岗,开展观摩教研、专题研讨、素养展示等浸入式实践活动,和他们一起互融互进,共同进步。”

    片区联盟工作形式丰富,不仅有教师之间的互学共长,还有园区之间的交流互动。据介绍,当地每月会组织一次联盟园所双向交流活动;每季度一次联盟片区内小循环交流;每学期一次汇报总结;每年一次全市大循环园际交流活动,还会邀请省外、市外的学前教育专家进行讲座交流,组织园长、教师外出学习,多举措推动片区联盟工作顺利开展。

    “自‘片区联盟’活动开展以来,在各方共同参与和努力下,联盟帮扶工作成效显著,切实构建了市带县、县连乡的‘两轮驱动’和园际循环、片区循环、市县循环的‘三园循环’联盟化发展格局,有效整合优质资源,推动了各片区联盟园的办园质量快速提升,也促进了片区联盟园之间的交流对话,不断激发幼儿园内涵式发展的行动自觉,形成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抚州学前教育生态,全面提高了学前教育整体质量。”蔡盛说。

    聚焦热点难点破题,综合改革锚定高质量航向

    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一些制约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和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日益凸显。比如,一些中小学校课后服务内容单一、特色不鲜明,劳动教育资源短缺等。“这些问题都是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也必须通过改革创新加以解决。”刘小奇说。

    “舍得”“海纳百川”“天下为公”……在抚州金溪县秀谷一小,身穿汉服的孩子们坐在木桌前,正聚精会神地用毛笔在石头上写着字。负责这项课后服务课程的教师邓贡民,同时也是抚州市“大米微书蜡石镶嵌工艺”这一非遗技艺的传承人。

    在抚州,像秀谷一小一样,利用当地资源创新开设课后服务、提升教学质量的学校不在少数。在书法氛围浓厚的南城县,当地学校开设书法社团,学生在智慧屏上即可进行书写、拓印等趣味操作;临川区是明代戏剧家、文学家汤显祖的故乡,当地学校推动“戏剧进校园”,开设戏剧社团,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为打好课后服务主动战,各地各校积极探索“一县一案”“一校一策”,拓宽课后服务内容,创新工作举措。抚州市教体局基教科科长周志国介绍,各学校依托社团、兴趣小组等载体,开设绘画制作、非遗传承、作业辅导等多种形式的课后服务,学生可跨班选择课后服务课程。

    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很多学校都面临场地不足、师资短缺的尴尬境地,南丰县子固小学也不例外。能否借助社会资源,建立多方协同育人机制,促进劳动教育实施和落地?2022年11月,在南丰县教育体育局的协调下,子固小学与南丰县现代柑橘产业科技示范园合作建立劳动实践基地,开展劳动体验、农技讲座、劳动指导等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学校会培养教师作为劳动课兼任教师,示范园的农技人员作为专业教师。学生在接受课程指导后,以班级为单位有组织地前往劳动基地实地操作,每个月的劳动教育主题都不同。”子固小学校长吴美华介绍,学校根据柑橘种植编写了校本教材,同时建立长效评价机制,学生劳动教育评价包括个人、同学、家长、教师四方面,实现劳动教育与缓解学生心理压力“双赢”。

    目前,抚州市130所城区学校均开展了课后服务工作,33万多名学生根据自身需要参加课后服务;全市具有省级示范基地3个、市级示范基地14个、劳动示范校14所,其中,崇仁县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

    “建设高质量综合改革实验区,重在奋发笃行。我们将以先行先试、示范引领的思路,以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以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行动,全力推进实验区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刘小奇说。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