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02日 星期四
电动自行车进校园还要慎重
郭元鹏

    近来,关于广州高校校园内电动自行车管理的话题,在网上引起热议。据媒体报道,广州的一些高校投放了共享电动自行车。

    大学校园与中小学校园虽然都是校园,却有着本质区别。规模大一些的大学容纳着七八万人,规模不亚于一个普通乡镇街道,就像一个小型社会。在校园里生活,便捷出行就成了刚需。有的家长在孩子大一报到时,就为其买了电动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存在充电隐患,且多数没有安装牌照,对于学校安全管理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如此现实之下,结合校园实际引进共享电动自行车也就有了市场。毕竟集中引进共享电动自行车,相对便于管理、集中充电等。

    那么,校园里到底能否投放共享电动自行车,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要求?2017年交通运输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不鼓励发展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其中的“不鼓励”并非禁止。大学校园属于单位管辖范围内的区域,有别于一般的允许社会公众通行的道路。因此,依据“法无禁止即可行”原则,校园引进共享电动自行车并不违反相关政策规定。再加上学生有现实需求,电动共享自行车运营方自然就有了相应行动。

    但是,电动自行车进校园还要慎重。电动自行车行驶速度快,在校园里容易带来安全隐患。有调查显示,在引进共享电动自行车的大学校园内,存在不戴头盔、嬉笑逆行等现实问题。这就提醒我们,即便是考虑引入共享电动自行车,也必须以安全为前提,特别是立好规矩,确保校园共享电动自行车的技术标准,做好限速工作。可结合校园通行环境实际情况,实现车速的“校园定制”。这需要学校与共享电动自行车公司一起制定适合校园出行的车速标准,并采取技术手段加以控制,防止车速过快而引发安全问题。

    在校园骑行电动自行车还要给学生树立强烈的文明出行意识。除了必须戴头盔、不载人、不逆行的要求外,学校还要根据校园安全的需要,升级文明安全出行标准规范。例如,针对一些学生有聚餐饮酒后骑电动自行车的现象,学生一旦饮酒骑车,就要有明确的校内处罚标准。

    还需要关注的是,校园电动自行车万一出现交通事故,到底由谁负责?校园虽然是封闭的,校内道路有别于校外道路,但属性大同小异。只靠倡导显然不够,还要给校园出行多些保障。比如,可以鼓励学生购买意外险,或者学校和投放企业为每一辆共享电动自行车购买商业保险。共享电动自行车进校园安全风险高,校园内的道路安全出行标志等也要仔细斟酌。例如,在校园食堂附近、图书馆附近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应划定电动自行车禁行区。

    校内投放共享电动自行车虽然有现实需求,但从绿色出行的角度看,还应鼓励大学生步行或者骑自行车,让环保出行、健康出行的意识在校园扎根。

    (作者系江苏省沛县融媒体中心电视新闻编辑部副主任)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