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通职业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遵循近代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的办学理念,坚持根植地方、服务地方,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近10万名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校友遍及各行各业,实现了南通市规模以上企业高管的全覆盖。学校秉承“服务学生、服务校友、服务母校、服务社会”的校友工作宗旨,加强校友组织建设,推动校友工作机制、内容和方式创新,传递母校关怀、汇聚校友力量、借助校友优势,架起校友与母校的“连心桥”,共绘高质量发展“同心圆”。
推动机制创新,汇聚校友资源。通过建立“校友办+校友总会+学院分会”的校友工作体系,校院联动、广泛联系、服务校友、整合资源,助力学校“双高计划”建设。一是持续推进“校友奖教助学项目”“技能大赛支持项目”“校园改建捐赠项目”等系列项目,做大做强教育发展基金会,多渠道获得校友及社会企业捐资支持。二是持续推进校友座谈会、校友风采巡礼、校友报告会、校友大讲堂等系列活动,将校友榜样故事与学生创新创业相结合,发挥校友资源的价值引领和典型示范作用,以鲜活的案例激励在校生奋发向上、创新发展;深度挖掘校友资源蕴含的实践育人元素和功能,引聘优秀校友担任专兼职教师、产业教授,共建校友企业实践平台,建立实践育人协同机制,拓宽实践育人途径,共建实践课程体系,将校友资源全方位融入人才培养过程。“双高计划”建设以来,校友企业累计组建订单班、冠名班和现代学徒制班97个,每年为应届毕业生提供1000多个优质就业岗位,成为助推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力量。通过整合资源,健全“招生—培养—实习实训—就业—校友”全链路的校企联动机制,校友资源已经成为学校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有益补充与学校社会影响力的重要体现。
精心做好服务,实现合作共赢。坚持“校友+”合作模式,搭建优质校企合作平台,在专业建设、产教融合、教师企业实践、学生实训实习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一是做好校友企业的“服务员”。通过实施“书记校长百家校友企业走访”,校领导每周主动对接校友企业一次,建立“一把手”常态化联系机制,开展校友企业需求调研,积极促进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在校友企业常设教师实践工作站,充分发挥母校人才和技术优势,打造协同创新服务平台,帮助校友企业解决在发展中遇到的现实问题。二是做好校友企业的“合伙人”。吸纳校友企业到牵头成立的南通建筑产教联盟(职教集团),联合成立实质化运行的产业学院,同步引进行业企业先进技术、技能大师、工作案例、培训认证体系等优质资源,吸纳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等产业和企业先进元素,融入专业建设、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共同打造“金专”“金课”“金师”,推动校友企业“全过程参与、全要素融入”人才培养过程。通过“校友+”模式的深入开展,校友与母校建立了紧密且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为校友个人和企业提供全周期、全过程的持续服务,校友对母校的归属感显著增强,对母校事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显著提高,推动双方同频共振、共同发展。
携手校友企业,服务社会发展。坚持对接国家战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现实需要,携手校友企业,共同拓展服务社会功能,提升社会服务贡献度。一是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坚持教随产出、产教同行,与“走出去”校友企业携手,拓展海外办学空间,服务海外通商,制定建筑工程技术等专业标准与课程标准,得到纳米比亚、肯尼亚、加蓬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认可,助力“职教出海”。二是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一方面,提供强智力支持。聚焦现代建筑、智能制造等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依托上市公司、规模以上企业、行业委员会等优质校友资源,协同打造省级现代建筑技术产教融合集成化大平台、现代建筑产业研究院智库等平台,与校友企业开展科技协同攻关和技术技能创新,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政策咨询服务。另一方面,提供强人力支撑。“双高计划”建设以来,通过校友企业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组建订单班等途径,累计为区域输送高素质毕业生2万多名,毕业生留南通本地就业率达60%以上,连续多年被评为“江苏毕业生就业工作A类院校”。三是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柔性引进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教师”、大国良师、江苏大工匠等优秀校友,共同打造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红木非遗教学工坊等技术技能传承与创新平台,面向中小微企业、中小学生、社会人员提供技术技能培训、体验及创新服务。同时,联合校友企业开发企业员工职业培训项目和课程资源,建设示范性继续教育网络课程,依托学校市级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开展分级分类的职业培训,助力区域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的全面提升。学校连续多年获得“南通市职业教育服务经济贡献奖”。通过不断深化校地联动,深入探索校友经济赋能地方高质量发展,职大校友服务社会的奉献担当底色充分彰显,学校美誉度显著提高。(徐胜 李博 姜乐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