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31日 星期二
请让学生走出教室,请让课间沸腾起来
钟焦平

    课间只允许学生喝水和上厕所,不允许下楼活动;每个楼层安排有值日教师,不允许学生“串班”“串楼层”;在楼道上不能玩闹嬉戏、在教室里不能大声谈笑……一些学校不让学生课间去操场,甚至不让出教室的做法,被家长们戏称为“圈养”教育,一再引发教师和家长的“吐槽”以及社会关注。

    课间10分钟,走出教室呼吸一下新鲜空气、舒展下筋骨,这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生理需求。让活泼爱动的孩子,犹如生活在笼子的束缚中,不仅会压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变得呆板、木讷,也不利于他们身体的发育。这种管理方式,压抑了孩子们的天性,损害了他们的身心健康。

    虽然饱受批评,但“圈养”现象仍然在一些地区存在着,而且在一些地区有增多的趋势。这背后,有着复杂的现实原因。比如,由于建筑设计等问题,校园空间不足。对于一些满负荷甚至超负荷运转的学校来说,校园空间更显逼仄,让学生课间全部走出教室,确实有难度。还有一些学校管理者害怕出安全事故、担责任,所以选择风险最小的管理方式。更有甚者,个别学校以“安全”为名,将体育课的内容也都安排成了“低风险”的活动。种种原因,不一而足。总之,不管是主观上的不敢、不愿意,还是客观上的不能,各有各的理由、各有各的难处。

    打破“圈养”怪圈,让青春洋溢的学生走出教室释放天性,让学校的课间“沸腾”起来而不是悄无声息,再应当不过。一件正确的事情,再难也要去做。

    让不让学生走出教室,是检验学校管理者育人理念的试金石。以安全为名,将学生“圈养”在教室内,其实是一种懒政。好的教育不是一边高喊“五育”并举、素质教育,一边连教室都不让孩子走出。退一万步说,“圈养”就真的能做到万无一失吗?由此造成的学生心理问题,或许暗藏更大的风险隐患。

    实际上,学校的安全压力,很大一部分来自家长和社会。爱打爱闹的孩子在校园内磕磕碰碰是常事,但如果孩子磕碰了一下,家长就要兴师动众找学校的麻烦,无休止地闹事,学校自然就不敢放手让孩子走出教室。这部分家长,既想让孩子在开阔的空间内成长为身心健康、阳光开朗的青春模样,又不愿意承担任何风险,让学校和教师背负无限责任,这无疑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想法。所以,要化解安全顾虑,既需要有合理的保障机制,用法律为学校撑腰,也要有敢于担当的学校管理者,更要有通情达理的家长。打破僵局,就在于凝聚家校乃至于全社会的共识。

    就校园空间不足而言,客观限制的确存在。对于人数较多的学校来说,组织学生集体下楼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更别说一起涌入操场。再加上课间时间紧张,更难以有序组织。化解这一问题,除了要求学校管理者创新方式、探索现状下的改进措施之外,还需要教育主管部门从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等层面逐步化解问题。

    可以期待的是,伴随着学龄人口回落,学位供需矛盾将缓解,将为学校释放更大的育人空间,但前提仍然是区域、校际均衡。另外,优化校园空间布局,也是破解问题的途径。这要求在改建、扩建以及新建学校时,采用科学的建筑设计理念,为学生留足教室外的活动空间。

    让校园动起来,让学生展现青春朝气,这才是教育的样子。现实有难题,但不能因噎废食,再难也要想办法打破怪圈,真正为孩子负责,为我们的下一代负责。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