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2023年10月30日 星期一
长沙探索“从入口看出口、从起点看变化”的教育质量增值评价——
“唯升学率”顽疾这样被打破
本报记者 阳锡叶 通讯员 曹鑫宇

    ■全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经验篇

    “近两年我们欣喜地看到,生源流失日渐减少,还出现了学生回流的可喜现象……”10月7日,在湖南省长沙市基础教育质量提升推进会上,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农村初中——浏阳市扬眉中学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

    扬眉中学位于浏阳市最西端,近年来,该校聚焦规范管理、提质增效、特色发展,2022年长沙市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报告显示,该校在长沙县、浏阳市、宁乡市三县市初中学校增值评价中排名第一,由此受到了全市的关注,扬眉中学“扬眉吐气”。

    2013年,长沙市开始探索“从入口看出口、从起点看变化”的教育质量增值评价体系,通过10年的努力,扭转了长期以来单纯以考试成绩和升学率评价学校办学水平的倾向,推动了育人方式由育分向育人的深刻变革,让发展基础不同的学生、教师、学校都有了出彩的机会。

    以进步幅度衡量学校办学质量

    2013年,长沙成为国家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开始探索“从入口看出口、从起点看变化”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

    “启动这项改革的直接原因是当时的择校热。”长沙市教育局副局长聂庭芳介绍。为了缓解择校热,促进教育公平、引导家长和学生理性选择学校,成了长沙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基点。

    “当然,根本目的是为改变过去惯性评价模式。”聂庭芳说,一直以来,单纯以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倾向没有得到根本扭转,用“一把尺子”衡量生源基础不同、发展水平不同的学校,难以调动学校的办学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给教育工作带来较大负面影响。

    那到底该怎样科学合理地评价学校?

    “将大鱼和小鱼放进一个池塘里,一年后再去称重,小鱼的体重或许还是比不上大鱼,但若论一年内谁长得快,这就说不定了。”长沙市教育局基教处处长周小青回忆着当时“头脑风暴”的场景,“我们想到了养鱼理论,提出了开展‘增值评价’设想。”

    为此,长沙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秉持“从入口看出口、从起点看变化”的增值评价理念,采集起点数据、出口数据,通过比对出口和入口,计算增值结果,以进步幅度衡量学校办学质量。

    “我们关注学生、教师成长过程及学校的发展变化,以多个评价指标的进步幅度考查学校或教师对学生影响的净效应,打破‘以成绩定标签,以结果论英雄’的分层固化。”长沙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孙传贵说。

    从一把尺子到多把尺子

    综合评价具有过程性,不像单纯的学业评价具有直观性和易操作性,到底要确立哪些指标体系?具体如何操作?一系列瓶颈问题亟待解决。

    在2013年,国内开展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的城市寥寥无几,相关研究也不多。科学的评价体系是怎样的,大家的心里并没有底。这也就意味着,这一改革几乎从零起步。

    “评价模型构建、评价工具研发、评价报告撰写、评价结果运用、管理应用系统搭建……没有别的外力可借助,但我们还是觉得这些都是要做且必须做的。”周小青介绍。刚开始时,长沙采用学业水平测评、问卷调查、常规检查、专项督导、现场测试等方法,自己一点一滴摸索,并用3年时间,建起了一支自己的团队——长沙市教科院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估中心,其中有教育评价专家,也有信息技术专家,团队成员还先后赴香港、上海、北京等地取经。

    经过5年努力,2018年8月,长沙市正式发布第一份综合评价报告《2017年长沙市普通中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报告》。评价报告覆盖了长沙市10个县市区和255所普通初中、78所普通高中,每一个县市区、每一所普通中学都有一份详细报告,“相当于给了学校一个‘教育体检报告’”。

    10年来,长沙市逐步建立起以“增值评价”为导向,涵盖学生成长、教师成长、学校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涉及品德行为、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兴趣特长、学业负担、师德修养、专业能力、教学效能和常规管理、办学特色、办学行为等11项一级指标,其下又设立了48项二级指标和123个三级指标。

    该指标体系不但关注学生的学业发展状况,而且关注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教师的师德修养和专业素养以及学校的现代治理和办学水平,全面考量并诊断学校教育质量。同时结合教育发展热点难点问题,动态调整、增设评价指标,适时开展阅读素养、体质健康、劳动教育等专题评价。

    “在多把尺子评价标准之下,学校从‘一列纵队’转向‘多列纵队’,引导学校改变‘唯分数’观念,树立科学教育质量观。”聂庭芳说。

    初步打破“唯升学率”顽疾

    针对综合评价模式烦琐、海量数据处理难等问题,长沙市加强信息技术与教育评价双向赋能融合,研发了基于“互联网+”环境下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管理系统,实现了综合评价客观精准、智能高效。

    截至目前,长沙市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管理系统已自动生成15份市级、115份区级、1645份校级综合评价报告。长沙市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数据地图从1.0版、2.0版升级到3.0版,突破传统纸质报告信息边界,清晰呈现出学生成长及学校发展轨迹、闪光点和努力方向,形成了可视化的学生“数字画像”及区域教育质量图谱。

    评价报告显示,长沙市多数高位运行学校仍保持发展优势,一批认可度不高的学校进步明显,呈现良好的发展势态,特别是一批学业成绩入口居于全市较低水平但出口增值明显的学校脱颖而出,其中部分县域初、高中学校学业增值较为明显。

    基于评价报告,近5年,长沙对学校的表彰,一改过去以学生成绩为依据的做法,而是采取“增值排名”,单纯“升学率”高的学校不再是“教育局的宠儿”,一批曾经默默无闻“正增值”高的学校,成为闪亮的新星。

    “增值排名”每年都会公布,这让一些原来不出名的学校扬眉吐气,也让一些名校因“负增值”感到了压力。“这就打破了传统的以升学率评价学校办学质量的倾向,推动从育分到育人的转型。”孙传贵说。

    10年来,通过推进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长沙市推动了育人方式的深刻变革,区域教育新生态悄然形成。

    教师、家长更关注学生学业进步幅度、综合素养及学业负担状况,孩子更有朝气了。最新数据显示,全市95.4%的中小学生体质健康达标,较去年和前年分别上升1和1.4个百分点;72.56%的初中生和78.9%的高中生至少有两项以上爱好或特长;六成以上中学生学习兴趣高,学习自信心强。

    评价改革带来了教师育人理念的更新、专业素养的提升和对职业的认同,教师更有激情了。76.65%的初中生、76.81%的高中生反映教师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94.2%的初中教师、93.65%的高中教师经常深入分析学生学习状况,反思教学,教学相长;65.17%的中学教师职业幸福感较高。

    多把尺子评价下,各层次学校的办学积极性被激发,学校更有变革的活力了。数据显示,全市高效轻负型中学达到55所,低效重负型中学占比相比2020年下降了4.36个百分点;全市初中学生,高中历史类、物理类“抗逆学生”人数占处境不利人数的比例分别为35.26%、22.86%、25.68%,其中初中“抗逆学生”占比较2020年提升4.71个百分点,教育公平状况呈现良好态势。

    “作为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智慧教育示范区,长沙市将继续以教育评价数字化转型牵引育人方式改革、办学模式改革、管理体制改革和保障机制改革,为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提供积极探索和有益经验。”孙传贵说。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