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党组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强调,要从实效上提升文化自信,遵循青少年思想特点和学生成长规律,充分利用多种传播渠道和传播载体,加强文化育人,丰富文化实践,全方位构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新格局。这次会议从肩负新的文化使命的战略全局,对加强文化育人提出了更加明确具体的要求,突出了文化育人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青少年文化自信的重要性,为进一步推进文化育人工作指明了方向。
文化育人是人与文化的双向构建活动,旨在用先进文化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塑造人,贯穿于学校办学治校特别是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和各方面。以文育人不仅重要而且紧要,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要求,是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迫切需要,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加强文化育人,关键是要突出问题导向,重点解决内容供给滞后、形式创新不足、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使文化育人工作迭代升级,成为青少年想接受、愿接受、爱接受的教育形式。
要遵循青少年思想特点和学生成长规律,有针对性地转化话语体系、教学体系、实践体系,提升文化育人的有效性。青少年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黄金时期,他们的身心发展正处于待成熟期。加之社会环境特别是网络环境的复杂性,青少年的思想和行为易受外部世界的影响。加强文化育人,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熏陶他们,打牢人生发展的底色,尤为重要。要以熏陶促内化,将文化的精神内核融入到思想道德体系中,塑造青少年的健全人格。要赋能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资助育人等育人体系,营造全方位育人的文化环境,让育人的力度同温度并存,育人的深度和效度共振。
要挖掘文化育人资源,丰富文化育人载体。要注重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育人资源,创造新形式,实现从文化资源到文化产品的转换,解决文化育人供给滞后、形式创新不足等问题,为提升文化自信注入时代元素。要注重对学校文化育人资源的深度挖掘和充分利用,进一步发挥好校史、校训、校歌、校风和校园建筑景观等文化资源的价值,设计文化体验活动,推出系列文化衍生产品,引导学生感知文化魅力、领悟文化内涵,使文化育人融入青少年学生的日常生活世界。要构建文化资源联动机制,将课堂与日常生活的育人作用有效衔接,横纵贯通打造学校内部的育人机制,将育人工作全过程融合融通;同时,整合校外资源,促进学校与家庭、社会之间深度合作,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文化育人的合力。
要深入推进文化育人实践活动。实践证明,在实践中全方位、立体化地接受文化的熏陶,对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很有帮助。要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滋养青少年的心灵,坚定文化自觉,厚植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育人实效。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开展文化建设活动,展示文化艺术成果,建设文化传承基地,有效利用重大纪念日契机和重点文化基础设施开展文化教育活动。将课堂教育教学有效融入文艺体育项目、公益志愿服务、创新创业创造、实践实习实训等为主要内容的“第二课堂”,在知识与实践的碰撞中切实发挥文化的育人作用。要特别重视运用网络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充分利用网络传播图文并茂等特点,将优质文化以视频、直播等方式广泛传播,同时利用网络交互性强的特点,开展各类文化交流活动,使文化育人无处不在。
教育系统和各级各类学校,要提高政治站位,增强以文育人的责任感使命感,推动各项育人工作落地见效,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新的贡献,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持和更加有利的文化条件。
(作者系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