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产业班共计划招收不超过60名学生,前来咨询的有300多人。”近日,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正泰数智低碳高端装备现代产业学院首次招生。消息一经发出,就得到了学生们的积极响应。以共建现代产业学院为抓手,加强校企校地融合,深化产教融合,推进产学研协同育人,推动人才培养方式革新,是学校在新工科建设上多样化探索举措之一。
教育部门于2017年启动新工科建设,这一年也是学校首届本科生毕业之年。作为一所新建本科院校,学校始终牢记“建设高质量、有特色的水利水电学校”殷殷嘱托,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以新工科建设为牵引,积极推动专业融合、校企融合、课程融合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探索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2019年,学校被列入浙江省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院校,获批浙江省课堂教学创新校;2020年,被列为水利部门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人才培养分基地;2021年,高质量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22年底,获批浙江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5年多来,走出了一条适合学校高质量有特色发展的水院新工科建设下的人才培养之路。
紧盯“申硕”目标
强化学科龙头地位
学校获批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意味着迈出“申硕”实质性第一步。实际上,自2017年起,学校就与宁夏大学、浙江理工大学、中国计量大学、浙江海洋大学等省内外兄弟院校联合培养研究生,已累计培养硕士研究生近200名。
专业人才培养层次的提高是学校办学层次的关键标志,事关学校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学校抢抓国家水网建设、碳达峰碳中和、创新驱动发展等重大战略机遇,紧盯“申硕”目标,强化学科龙头地位,深化校地战略合作,围绕水工程、水资源、水生态、水能源、水装备、水信息等特色方向,加快培育学科特色优势,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水利“三服务”工作、社科赋能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行动等,为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及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水院智慧。
学校现有数字孪生流域技术与装备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浙江省农村水利水电资源配置与调控关键技术重点实验室等8个省级科研平台以及浙江省高校新型智库“浙江水文化研究院”,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水利安全监测智能化装备、水文化研究教育传播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升本以来,学校获批国家级别和省部级项目130余项,荣获水利部门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科学普及奖)、省部级科学技术奖、浙江省水利科技创新奖、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近30项。学校浙江河(湖)长制研究基地入选浙江省首批软科学研究基地。
优化培养方案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事关新时代高校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的应答。2023年10月14日,距学校建校70周年庆祝大会召开还有两周之际,学校组织开展新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研讨交流会,邀请长三角地区近30所兄弟院校的专家学者齐聚南浔校区,为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建言献策。
为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全面审视各专业课程设置对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支撑度、专业培养方案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需求的契合度,突出学生中心、专业特色、“五育”并举和产出导向,强化通识教育、实践教学,积极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新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水利精神、实践能力的行业骨干人才和领军人才。
学校坚持“适应需求、优化结构、突出重点、强化特色”专业建设思路,主动对接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设有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和文学五大学科门类共34个本科专业、6个专科专业。重视专业内涵建设,加大优势特色专业培育力度,目前有国家级别一流本科专业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2个、省级新兴特色专业4个、省级优势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2个专业通过教育部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出台“课程改革工程”“课程思政”实施方案,实施“课堂教学创新三年行动计划”,绘制课程路线图,按照“优化一批、稳定一批、探索一批”的思路,构建国家级别、省级、校级三级课程体系。获批7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认定国家级别一流课程1门,认定省级一流课程112门,立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9门。2023年,学校有6部教材成功入选浙江省普通本科高校“十四五”首批“四新”重点教材建设项目名单。
强化“双创”教育
赋能学生成长成才
2023年5月,学校获得第九届浙江省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7月,获得第八届全国大学生水利创新设计大赛特等奖1项、二等奖2项;8月,获得2023年全国大学生测绘学科创新创业智能大赛测绘技能竞赛一等奖7项、二等奖8项……
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实施课程改革工程、学生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和特色培育工程,构建三层递进式“双创”教育课程体系,积极打造职业核心能力、工程基础能力、专业基本能力和专业综合能力“四项能力”平台,建设开放创新实验室和大禹众创空间,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在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融合上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大禹众创空间被评为浙江省级标准化众创空间、省级众创空间高校创业实践平台。“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课程被评为浙江省一流示范课程和浙江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职业生涯规划》入选“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生涯规划手册》入选浙江省普通高校“十三五”新形态教材。近3年,学校获得国家级别大创项目立项近180项,依托大创项目产出的专利、论文、竞赛获奖数共计1100余项。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两个满意度”均位居浙江省同类高校前列,以“上手快、后劲足”受到社会普遍认可和广泛赞誉。
(裴新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