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0日 星期五
中学思政教育须夯实内功纵向贯通
张天华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加强中学阶段的思政课教学,对于点燃青少年的梦想,把爱我中华、砥砺奋进、责任担当的种子埋入他们的心灵深处,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矢志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一段时间以来,中学阶段与大学阶段的思政课在教学体系、师资交流上均显得融通不够,存在一定的脱节情况。具体来说,中学与大学在教学目标上融合不够,有各自为政的现象;部分教学内容存在交叉重复、梯度不明显、衔接不顺畅等问题,如中学思政课教学更侧重学生对于某些知识点的掌握,更关注中高考的考试内容,在教学形式上以讲授为主,有趣的理论讲解和丰富的实践活动较少。中学与大学的思政课考核评价也有所不同,中学阶段基本采取考试形式,而大学评价方式更为多元化,社会实践也作为重要的考核内容之一。这更能引导大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现实社会问题相结合,在某种程度上更强化了思政课与社会大课堂之间的密切联系。

    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接续的过程,要针对青少年成长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到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是国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考量。而做好中学阶段的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要以系统观念探寻大中小学思政课和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理论遵循、内在关联与实践路径,坚持全局性谋划和整体性思考,从青少年的年龄和认知特点、不同学段的课程设置和授课方式、思政教育一体化的内涵出发,尊重青少年身心成长规律和思政教育教学规律,充分发挥思政育人的整体性和有效性。

    以加强职业规划教育来提升中学思政教育的含金量。如果说小学阶段是学生兴趣探索和自主探究的阶段,大学阶段是为职业发展全面蓄力赋能的阶段,那么中学阶段则是明确发展方向、为未来凝心聚力的关键阶段。面对中学阶段的中考和高考这一现实,思政课教学在基本的知识教学之外,要引导中学生理性思考要做什么样的人、将来想要做什么等问题,逐渐明晰自己为什么而学,知道自己需要认真学习哪些知识,如何以技能托举梦想。有了对学习与生命意义的深入思考,明确了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往往就有了更强的学习动力。实际上,中学阶段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学习生活紧密相连,学校可以将组织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活动育人、生活育人、实践育人等各个方面贯穿思政工作中。例如,围绕未来发展和职业规划,可以激发中学生的爱国情怀,磨砺无私奉献的志愿者精神。

    以尊重青春期教育规律来提高中学思政教育的有效性。中学生群体正值青春期,具有敏感、冲动、感情用事、易情绪化等特点,处于认知能力、学习能力和思想品质提升的关键期。对此,中学思政课教学不能脱离青少年的年龄特点,忽视对青少年品格的培养。既要注重对政治、文化、民族认同感的培育,凸显中学思政课教学的独特性,也要体现出与大学思政课教学目标衔接的层递性。在授课方式上,宜多从青少年感兴趣的话题、熟悉的事物出发,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进而引导中学生及早树立梦想,变喜欢为热爱,将“小我”升华为“大我”。在思政课之外,也可以多鼓励中学生到小学参加志愿活动,发挥他们的兴趣特长,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不断增强责任感,加强自我认同。同时,也可以多邀请大学生到中学校园与青少年多交流。优秀大学生讲述自己的备考经验、成长历程,传授如何穿越成长的困惑与苦痛,有助于帮助中学生从青春的迷茫情绪之中走出来,这也是一堂非常有价值的思政课。

    以纵向课程贯通来进一步夯实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目前来看,中学思政课在课程设置、师资培养上与大学的融合度还不够,交流机制还不够畅通,需要进一步向上延展。思政课程一体化建设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鉴于中学思政课教师尚存在知识储备不够、理论功底不深、教学方法不活、课程研发乏力等问题,建立大学与中学思政课教师一体化备课和定期交流机制很有必要。在一体化备课过程中,各学段思政课教师在优秀带头人的组织下,明确自身的教学重点和相对边界,并逐渐掌握与其他学科教师密切配合的方式方法,从而创新课堂教学,共同打造学生喜欢的课程,实现精准施教。也可以通过专家讲座、现场教学、同课异构等活动,加强思政课教师的交流、互动互学,一体化打造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专业团队,引领各学段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思路,全面提升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的教研水平。中学和大学也可以加强合作,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构建起结构优化、层次衔接的“大资源”平台,合力打造有特色的社会实践活动,将“思政小课堂”升级为“社会大课堂”。通过丰富的课堂场景、灵活的组织形式、生动的教师讲解,着力提升思政教育的生动性和有效性。

    从小学到大学,从儿童到青年,循序渐进地做好思政课教学,构建有机统合的思政教育体系,是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的题中之义。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育人成效,必须依据人的成长发展规律和教育立德树人的内在规律。中学思政课教学质量的突破,中学思政育人效果的彰显,都需要不断夯实自身的内功,不断与大学、小学纵向贯通、有机融合。做到了这一点,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将渐入佳境,进而培养出更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时代新人。

    (作者系台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