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沂城街道中心小学立足学生成长需要,凝聚学校、家庭、社区力量,构建起“三方共建”(家、校、社三方)、“三代共育”(孩子、父母、祖父母和外祖父母三代)、“三维共推”(教师参与度、家长参与度、社会工作者参与度三个维度)的“三共教育”新模式,实现了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联动、协同共育,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造良好的教育新生态。
“三方共建”
凝聚全领域育人合力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学校教育必须和家庭教育深度融合,才能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成长环境,使学生的智育、德育、情感、心理等方面得到健康的发展。为激发家长在家校共育上的主人翁意识,学校组建学校、年级、班级三级家委会和家长志愿者队伍,定期举办家长开放日、“家长助教进课堂”等活动,让家长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参与学校的管理、值班守护和交通疏导等工作,参观社团活动,评议教师课堂和学生活动,与教师、孩子共成长。为调动家长致力于家庭教育的积极性,各班还通过分享优秀家庭教育经验、评选“最美书香家庭”等方式,促进“三方共建”。
学校把“全环境立德树人”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积极实施“五育”并举、“五育”融合,打造“处处是教师、事事可育人”的校园文化。首先确定了“德育从小事做起,智育从课堂抓起,体育从时间抓起,美育从兴趣抓起,劳育从习惯做起”的育人理念。校内积极宣传推进文明礼仪教育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督促学生从小事做起,形成人人讲礼仪、个个讲文明的良好氛围。教师积极打造“小组合作、互助互学”的高效课堂,把课堂交给学生,激活学生思维,提高学习情趣。学校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重点开发体育“1+X”课程。“1”是指以韵律操为特色项目,“X”是指学生根据兴趣选择3—4项阳光体育运动,如篮球、花样跳绳、足球、田径、羽毛球等,力求达到“一生一球、一生一技”,引导学生走向操场、走到阳光下,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健康一辈子。学校开设舞蹈、美术、书法、围棋、二胡等十几个文艺社团,培养学生美的情操和美的素养,丰富学生艺术体验。通过设立学生劳动实践基地、开展丰收节、劳动成果展示等活动,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劳动的好习惯。校园内用古代名人命名的花草树木,涵盖中华传统美德的紫藤文化长廊,以及满含励志故事的班级铭牌(明志班、致远班等),处处可见的中华传统美德标语,无一不体现出“润物细无声”的校园文化氛围。
沂城街道全力支持“三方共建”新模式,加大投入,在东安社区和解家官庄社区打造了两个“社区家长学校”样板,定期组织全镇教干教师、学生、家长参观学习,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全面推进。社区聘请有专业特长的美术、音乐、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讲师以及儿童早期教育方面的专家,组建起优秀的师资团队。同时,建立健全了家长学校的规章制度,成立了家长委员会,研究制定了符合该社区家长学校实际的教学及活动计划,并建立了完备的活动室、会议室、图书阅览室、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进一步加强了社区家长学校的阵地建设。社区家长学校定期开展家庭教育、心理辅导、亲子关系、社会实践等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社会、融入社会,构建有温度的家庭教育生态圈。
“三代共育”
打通全过程育人堵点
针对目前学生家庭隔代托管看护越来越普遍的现象,如何提高祖辈参与教养的质量和父辈参与教养的数量,提升家长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是一个紧迫的现实课题。为此,学校成立“牵手三代共育”家庭教育中心,针对家庭教育的重难点,创设了“亲子课程建设、特殊学生关注、艺体素养提升、问题学生矫正、最美家庭创建”5个项目组。项目组每周开展一期家庭主题教育活动,活动聚焦亲子阅读、习惯养成、有效陪伴等主题,通过祖孙互动、情境化解决教育难题的形式,教给学生家长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助力隔代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实现更精准的专业引领。另外,完善了家长委员会职能和“三代共育”家长台账,探索新型家长会模式,设立学校开放日,定期邀请家长全程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听取家长意见建议,加强学校与家庭间的互动沟通。学校还利用线上优质资源,举办线上“牵手三代共育家长论坛”“特殊学生群体大家访活动”“家长进课堂祖孙共学主题活动”等,激发家长的参与热情,鼓励家长间互学互帮互助,营造良好的“三代共育”教育氛围,补齐家庭教育中家长们在知识性、专业性方面的短板,建立更融洽亲密的家庭关系,为孩子培养更多合格优秀的人生“第一任教师”。正如沂城街道中心小学一位家长在培训会后所言:“没想到在教育孩子问题上自己有那么多错误做法,自己的一些小改变竟然让孩子发生那么大的变化,其实每个家长都可以做得更好,现在才认识到家庭教育是那么重要。”
“三维共推”
营造全环境育人氛围
学校从提高教师参与度、家长参与度和社会工作者参与度三方面出发,汇聚家、校、社全环境立德树人的强大动能,三个维度共同推进,营造全环境立德树人的浓厚氛围。
学校充分发挥育人主阵地作用,积极打造道德品质高尚、业务能力精湛的教干教师队伍,要求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成为学生的榜样,引导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保教师全员参与,建立起教师全员大家访、师生结对帮扶的工作机制,推动教师通过学科渗透,将“五育”要求落实到教学的每个环节,打造“一师一特色、一生一技能”的教育高质量发展局面。开展“比学习、比奉献、比成效,树先进、树典型、树标杆”活动,调动全体教师的参与积极性。
学校坚持“三代共育”,倡导家长全员参与,定期组织家长开展以“家校携手 共筑成才之路”为主题的教育活动、身边的家风家训征集活动、“最美家长”评选活动、家庭教育经验交流活动、劳动技能大赛、亲子阅读活动、亲子运动会等系列实践活动,提高家长的参与度,优化家庭育人“第一课堂”,让家长们对“教育始于家庭,言传不如身教”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结合当地优质教育资源,积极对接妇联、文化、宣传、司法等部门建立志愿者队伍,提高社会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度。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滋润教育生态,创新推出“沂家和美”早期教育进社区、“五老”志愿者红色故事宣讲、“家校一条心 共育接班人”主题教育宣讲、非遗文化培训等,让社会成为教育更大的“课堂”,把道德力量、榜样力量转化为生动实践,全方位培育时代新人,打造“人人是教师、处处是学校、事事可育人”的教育发展新生态。
(杨明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