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9日 星期四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第六小学
多措并举 让阅读走心更走实
张绍军

    人在成长与发展的过程中,重要的智慧来源就包括阅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倡导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注重阅读引导,培养读书兴趣,提高读书品位,培养整本书阅读的习惯。”可见,整本书阅读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是很重要的。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第六小学提倡语文阅读不仅要走心,更要走实,多角度提升学生整本书阅读的质效,从而促进学生自觉而全面地发展。

    如何让学生爱上阅读,尤其是爱上整本书阅读呢?滨州市滨城区第六小学进行了积极而深刻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

    建设开放性书吧 让学生有书可读

    把书吧建在教室门口的走廊,让图书室里“躺着睡觉”的图书摆在学生面前,不用履行任何手续,方便学生随借随还,随时可读。当然,也不要担心学生借去不还,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就证明他特别喜欢这本书了。为了提升趣味性,学校将书吧命名为“稻草人”“小蜜蜂”“书虫”等,尽管各有内涵,但却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诚信书吧,让学生在尽情享受阅读的同时培养诚信美德。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校园书吧没丢过一本书,可以说是取得了“阅读”与“育人”的双丰收。

    除了开放性的书吧外,每个班级也都建起了自己的图书角。因还有一些小学生的家庭没有专门的书房或者是一定量的藏书,导致家庭缺少了一种书香文化氛围,并且一些家长也缺少引导孩子进行课外阅读的意识。因此,学校在每个班的后面设置了书橱,建起了班级图书角。这里的图书都是学生自发拿来的,也是他们最喜欢的图书,由他们自主管理、交换阅读、互通有无,阅读量陡然大增,实现了家庭藏书的更大价值。

    开展多种读书活动 让整本书阅读走心走实

    有了图书,只是具备了阅读的外在条件,要让学生真正爱上阅读,还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根据阅读目的和兴趣选择合适的图书,制订阅读计划,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阅读整本书;借助多种方式分享阅读心得,交流研讨阅读中的问题,积累整本书阅读的经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整体认知能力,丰富精神世界。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实施以来,学校通过开展家长亲子共读、学校师生同读、读书交流会、校级阅读小名士评选等活动,让“读整本书”活动落地、走实。

    亲子共读是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非常有效的方法,通过与孩子共读一本书,并进行交流,可以很快让学生进入阅读状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让读书更加认真,思考更加细致,记忆更加准确,表达能力越来越强。

    学校师生共读则需要开设专门的阅读课,两节阅读课连上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整本书的阅读。教师要创设自由阅读、快乐分享的氛围,善于发现学生阅读整本书的成功经验,及时组织交流与分享;课前,师生共同选择要读的书目;读后,必须进行阅读交流,谈故事情节、谈人物、谈感悟、谈思想、谈语言运用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抒己见,不一而足。学生的阅读不再是泛泛而读,而是有目的的阅读、有深度的思考。

    读书交流会主要采用朗诵会、故事会、读书节等多种方式,建立“阅读共同体”,交流读书心得,分享阅读经验,可以交流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也可以交流语言运用、思想内涵。

    此外,学校还通过师生评价评选出班级、校级“阅读小名士”“故事大王”“诗词大王”等,更加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阅读成就感和阅读兴趣。

    读好“生活”这本书,在“游学”中学好语文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生活中很多东西在书本上是学不到的,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有切身的感受。学生利用节假日外出游学,参观当地的物质文化遗产,了解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关注不同地方的传统节日、民俗民风、传统工艺、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等。既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又增长了见识、愉悦了身心。一路上的自然风景、名胜古迹、风土人情、历史人物、经典故事就是一本本图文并茂的大书。比如学习“趵突泉”一课,学校带领学生来到济南趵突泉公园,“看那三个大泉,一年四季,昼夜不停,老那么翻滚。你立定呆呆地看三分钟,你便觉出自然的伟大,使你不敢再正眼去看。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冒,冒,冒,永不疲乏,永不退缩,只有自然有这样的力量!”当学生置身泉边,感受趵突泉日夜不停地“冒,冒,冒”的自然伟力,会对大自然产生深深的敬畏。这种力量,这种坚持,不疲倦、不退缩,不也正是每个人需要具备的品格吗?现场观看所带来的这种震撼远超文本。学校组织学生到曲阜观看“三孔”,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体会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诱导”的教育思想。学生可以通过游学旅行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感受古人的思想、心境,体验他们对生活的感悟,感受“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感受“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报国之志……这种体验远远胜过课堂上教师单纯的讲解所带来的感受,其深度和广度是课堂教学无法比拟的。在感受名人轶事、名胜古迹带来的身心愉悦的同时,领略中国乃至世界文化的博大精深。

    学以致用,实现阅读内与外的相互转化

    “腹有诗书气自华。”通过阅读让学到的知识内化为自身素养,通过素养的提升外化为写作能力的提升,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阅读中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产生共鸣,感受作者丰富的情感世界,当阅读达到一定程度,文学素养就会有较大提高,情感世界也在不断丰富,创作的灵感油然而生;当阅读成为学生的精神需求时,精美的文字就会在生花的妙笔下汩汩流淌。此时的创作不再是被动的应付,而是如泉水般自然的喷涌,从而“一发而不可收”,充满着幸福与温馨。从此,写作变得不再无趣,不再烦恼。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教师要鼓励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写、在读后写,通过对所读的内容咀嚼、消化、吸收,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并长期坚持不断地写,写作能力定会大幅提升。

    通过上述方式,滨州市滨城区第六小学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强化了学生的阅读深度,但阅读的策略还有很多,还需要学校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学校坚信,在持之以恒的阅读积累中,学生的气质、才华、眼界、格局必会有较大的变化,也定会让学生爱上阅读、享受阅读。

    (张绍军)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1 0 1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第六小学 http://Paper.Jyb.cn/zgjyb/images/2023-10/19/08/ZGJYB2023101908_b.jpg 08 中国教育报 9 /m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