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弘雅小学课堂教学示范 |
|
宝安区“万师晒好课”书法教研展示活动 |
|
黄埔小学“千人千作”现场书法大赛 |
|
上屋小学篆刻课程示范 |
■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广东探索
深圳市拥有独特的地理环境与历史条件,秉承岭南文化余绪,汲取内陆文化、海洋文化以及新移民文化逐渐形成了务实多元、开放创新的自身文化特性。作为深港文化之根的宝安区置身其间,也得风气之先成为书法艺术的重镇。2023年10月20日至22日,“‘翰苑春晖’——首届中小学书法教育大会”将在宝安区举行。这次大会不仅是中小学书法教育领域的盛事,更是上级教育部门对宝安区书法教育的充分肯定。
首届中小学书法教育大会落户宝安区的背后,是宝安区着力创建全国中小学书法实践合作区,努力打造中小学书法教育样板、国家范例的写照。宝安区以书法教育示范校建设为主抓手,全力实施书法教育“好课程”,合力打造书法教育“好队伍”,努力建设书法教育“好空间”,奋力营造书法教育“好生态”,把“写好字”纳入基础素养行动计划,抓实抓细“五好”素养(读好书、写好字、唱好歌、练好体、弈好棋),以书法教育培德、启智、健体、育美,培养全面发展的湾区新少年。
宝安区书法教育厚积薄发,成绩亮眼,目前,全区共有9所国家书法教育示范校、实验校,20所广东省书法“双色校”、创作实验基地,44所区级书法示范校;宝安区师生在各级各类书法比赛中屡获佳绩,326人次获得省级以上一等奖。
赓续岭南文脉推动书法教育先行示范
围墙、大厅、长廊、教室,历朝历代的楷隶行草篆,有章有法、精品迭出;教师、学生、家长、群众,书法鉴赏练习与创作,蔚然成风、雅俗共赏;校园、课堂、社团、协会,书法教育协同创新发展、相得益彰……在宝安区,以书法教育为特色的美育建设全面铺开,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发展态势。
人文荟萃孕育璀璨文化,文化瑰宝光耀古韵宝安。作为深港文化之源、文化大区、书法大区,宝安区积极发挥人文沃土资源优势,紧抓“黄金内湾”、“双区”驱动、“双改”示范发展机遇,以文化引领重塑“湾区宝安”形象,在培根铸魂上展现新担当,在守正创新上实现新作为,高质量推进文化强区建设,推动书法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宝安区优化书法教育顶层设计。高位引领,形成教育部门主导、相关部门参与、社会各界配合的工作格局,成立区级中小学书法教育学术研究中心,负责指导全区中小学书法课程、教学、活动、评价,组织书法骨干教师积极参加课程建设,引导学校成立书法教育领导小组等组织机构。
宝安区驱动书法教育发展航向。以宝安区创建全国书法教育实践合作区为契机,做好区域书法教育教学顶层设计——《宝安区中小学书法教育课程实施方案》,推进书法教育一校一特色,实现“校校有书法课程、校校有专兼教师、生生能写好字”。预计到2024年,98%以上的学生达到书法学科(含软笔、硬笔)合格书写的要求。
宝安区推动书法教育科学评价。将书法教育作为考评学校教育管理的一项重要指标,从课程设置、教学硬件、师资力量、教学成果等方面,开展教育督导评估,确保书法教育抓实抓好,促进宝安区中小学书法教育稳步向前。
“书法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开展书法教育既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能提升学生观察、分析、表现、审美等能力,是一项一举多得的举措。”宝安区教育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宝安区按照先行示范的目标,打造中小学书法教育特色,逐步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涵养师生人文素养,在传承与发展中行稳致远。
精耕课程砚田培育书法艺术“种子”
好课程建设是教育教学的基础,宝安区强化书法教育课程建设,将国家所倡、宝安所特、学生所需融入到课程中。
宝安区根据粤港澳大湾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战略布局,结合中小学书法教育实际,严格遵循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依据《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和新课标,科学研制《宝安区中小学书法教育课程实施方案》,作为宝安区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课堂教学规范和活动实施指南。
宝安区中小学书法教育注重高中、初中、小学三个学段的独特性、关联性,以入格、合格、出格作为课程方案中分层分类发展评价基准,各学段相互衔接,以拓展书法特色课程的纵深。
深圳外国语学校(集团)宝安学校创新课程建设模式,建设集语文、美术、数学、科学于一体的跨学科融合校本课程,做到有目标、有内容、有指导、有评价,打造了融常规课程、午写课程、社团课程、活动课程为一体的书法课程体系。
除开设课程外,完善的书法教学硬件设施,是保证书法教育有效开展的基础。宝安区各学校投入足够经费,建好书法专用教室、书法长廊、书法展厅等,添置更新书法教育设施设备,精心打造高品位书香校园。宝安区还引导学校将文明校园的创建和学校书法文化建设相融合,因地、因校制宜营造“润物无声”的书法文化,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悟中华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
上屋小学以“上善若水,幸福满屋”办学理念为引领,打造至善印、碑帖林、墨雅池等“校园八景”;书法名家们为学校题写的各类石刻、木刻作品随处可见;厅、廊、室成为展示书法精品的场所。“上善”理念通过书法教育环境的营造,化为看得见、摸得着、闻得到的“墨香”。
下十围小学校内共有书法长廊六处,通过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充分展示本校学生和教师的书法作品,以书法育人、以作品感人、以书香动人。
凤岗小学积极营造翰墨氛围,设有硬笔、软笔书法功能室,每间教室都有书法展示区,校园“琴棋书画”艺术角、文化大厅、墙壁走廊、宣传栏都悬挂书法作品,以墨润心,对学生健康成长进行潜移默化的艺术熏陶。
薪传有自写好书法艺术教育“强师篇”
到艺展小学工作不到一年,书法教师李孟施就获得宝安区第九届学校艺术节毛笔、硬笔一等奖。在她看来,这得益于学校打造“艺香书院”,常年邀请宝安区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李高扬等专家来校指导,从课堂教学、社团训练、活动实践等多个层面,全方位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师资是书法教育的源头活水,近年来,宝安区通过内引和外培两种机制,全力抓好书法师资队伍建设。一是每年至少举行5次专场招聘,招揽各大美术专业院校书法本硕毕业生入职,为宝安区书法教育注入新的活力。二是对原有队伍中有书法潜力的教师进行培训,对有书法实力的教师进行重点培养。三是提升书法学科名优教师质量和数量,从理论素养、书写水平和指导能力等方面开展业务培训,加快书法教师的专业发展。四是与市书协、区文联合作,聘请省市区书法名家作为学校兼职指导教师和义务辅导员。五是引导中小学校牵手高校,邀请高校教授到校授课指导,让“书法名家进校园”成为宝安区书法教育常态。
宝安区将培训作为书法强师计划的抓手,建设专业发展机制,制定职业发展规划,推出高品质的书法教师研修课程。每学年举办不少于两期的书法专职和兼职教师高级研修班,邀请各级专家进行分层分类培训,以及面对面的授课和点对点的辅导。
宝安区配备区级书法专职教研员,遵循“以创作带教学、以教学促科研、以科研领创作”的研修理念,深化书法教研活动。同步建立教育部门主管、教师发展中心指导、学校主抓的书法教育课题研究机制,区校协同、两级联动,推动书法教育高质量发展。
宝安区的教师们积极投入到书法课题研究中,探索解决书法教育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让书法教育研究成为促进专业成长的强大引擎。近两年,全区书法教育课题立项数量、质量稳步增长,让课题研究力转化成“教育生产力”。
为激发教师积极参与书法教育的热情,宝安区搭建“教师提名展”等区级专业展示平台,多渠道促进书法教师提升专业水平。不仅如此,还将教师开展书法(写字)教育纳入年度考核,作为评优评先的条件之一。
宝安区已初步锻造出一支高质量的书法教师队伍,从专职教研员到专兼职教师,他们目标明确,以满腔热情致力于宝安区书法教育专业水平和整体质量的提升。
取法乎上教学相长以臻“技道并进”
如何突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书法学习热情?宝安区教科院根据《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进行校本化和区域化研究,建立了区域标准,凸显了地方特色。各学校本着“夯实基础、循序渐进、注重技能培养、提高文化素养”的原则,依据不同学段学生的需求,科学设计教学内容,开展书法教育。
近年来,在普及书法教育的基础上,宝安区引导学校成立书法社团、书法校队、兴趣小组,定期开展系列活动,发掘出爱好书法艺术的优秀苗子,让有书法才干的学生不断进阶。
“在社团里,老师不仅指导我们进行系统专业的书法练习,还带我们创作书法文创作品。”在初一时,学生尹振宇就加入了深圳外国语学校(集团)宝安学校墨韵书法社团,“书法不仅具有审美功能,还具有实用功能。”社团教师带领学生精心制作灯笼、蒲扇等书法文创作品,探索书法艺术表现的更多可能。
“中小学书法教育重在普及,而贵在课堂。”宝安区教育部门负责人表示,宝安区以书法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为总目标,以协同育人为导向,遵循书法教育教学规律,面向全体抓普及,个别辅导育精英。全区中小学立足课堂教学,强调“双姿”指导,抓牢书写基础,重视日常书写习惯,严格落实学生作业规范书写要求,做到“提笔即练字”。
“在书法课上,老师教了很多字体和书写方法。”通过书法课的学习,艺展小学六年级学生旷炜杰不仅感受到书法文化的魅力,书写水平也得到不断提升。
品读碑帖,汲取营养。中国书法博大精深,每一个书体都有若干种风格,弘雅小学教师郑永兵观察学生的个性、趣味,“对症下药”,为学生选择个性温和的碑帖,采用分段教学的方式,带领学生分析经典碑文,领略文化魅力。为了丰富学习内容,郑永兵创新地加入篆刻内容,学生通过临习汉印,开拓视野,坚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决心。
常规课堂、午间课堂、延时课堂、活动课堂、专家课堂,上屋小学打造书法教育五块阵地,将讲授课、练习课、活动课与培训课四种课型有机结合,有效融合校内外资源,多维度培养学生书写习惯与习字能力。
为提升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深圳外国语学校(集团)宝安学校书法教师陈亚昕将书法故事、书法文创、自身示范、书法视频融入课堂,一横一竖、一撇一捺,将枯燥的书法临摹变成生动的教学实践,引导学生踏踏实实写字,堂堂正正做人。
石岩湖学校的书法教学强化“三个结合”:一是写字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所有学科都应树立“提笔即是练字时”的意识,帮助学生提高在不同情况下规范书写的能力;二是写字与价值教育相结合,在日常书写中,着重培养学生的态度、情感、毅力、价值观等;三是写字与文化建设相结合,“课内举一,课外反三”是石岩湖学校书法教育的一项基本原则,不管是黑板报,还是宣传栏,抑或是星光道的布置,随处可见学生的书法作品展示,把学到的书法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
教学相长,技道并进。宝安区还坚持以比赛促普及、促提高、促发展,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国家、省、市、区级书法大赛。宝安区中小学生现场书法大赛作为全区书法特色教育的“年度书法盛事”,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6届,每年都会吸引全区几百名优秀的“小书法家”同台竞技。
宝安区把“写好字”教育开展情况纳入学校考核,建立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外作业内容评价、书写评价双评机制;将学生代表性书法作品作为评价内容,纳入学生成长(电子)档案袋或成长记录手册。宝安区还在每学年第一学期末,组织开展六年级、八年级书法教育学生学业水平质量调研测试。
墨海弄潮惠风吹得百花齐放
弘雅小学作为全国书法教育示范学校,立足“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定位,形成了“整体规划,谋书法教育之策”“卓越师资,奠书法教育之基”“齐头并进,扬书法教育之名”“水到渠成,开书法教育之花”发展策略,从“建立校本课程,打造特色课堂”“营造翰墨氛围,美观文化环境”“完善教学评价,追求教学实效”多角度发力,提升学生的书写能力、品鉴能力、创作能力。学校学生在各类比赛中屡获佳绩,多次在国家艺术展演中获得奖项,多名学生在公开场合举办个人书法展,学校书法教育硕果累累。
艺展小学在“让每个生命精彩绽放”的理念指引下,从“向美而行,以美育美”的思路出发,成立学校书法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形成“校长—副校长—科组—项目教师”的线型管理结构体系。
桥头学校把书法教学纳入《桥头学校五年发展规划》中,以校训“立人达人”为基础,融合教风“至美”,学风“融通”,打造“至美融通课堂”,全面体现“友好”的校风和“发现、欣赏、创造”的办学理念,为书法教师的专业成长指明方向。
凤凰学校是广东省中华优秀文化传承校,始终坚持书法教育与学科教学紧密结合的办校特色,追寻书法的自然本真,在笔画的起、行、收过程中保留童趣,最终实现“自然书写,我写我书”的育人目标。
华中师范大学宝安附属学校把书法教育作为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制度化、规范化、常规化。学校要求教师上课示范、课后批改规范美观,学生作业大方工整、书写流畅。
成立不到三年,深圳外国语学校(集团)宝安学校获评书法示范校。学校根据《宝安区中小学书法教育示范学校评选方案》,扬长避短,以“有序、有趣、有效、有用”为价值目标,用大学科视野探索“诗书画”的文化浸润与“临摹写”的能力生成。
为推进全区书法教育再上新台阶,宝安区积极开展中小学书法教育示范校创建和评审工作。按照“区书法教育示范校—市级‘双色校’—省级书法特色教学与创作实验基地—省级‘双色校’—国家书法教育示范校(实验学校)”的路径,制定详细的中小学书法教育示范学校评分细则,运用示范带动竞争的机制,以创建促发展、以评审促提高。
在系统、科学、精细的举措带动下,宝安区各级书法示范学校从无到有,许多具有鲜明书法教育特色的学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目前全区60%以上的学校达到区级以上示范校评审要求。
除此之外,为推动学校间书法教学的互学互鉴,宝安区创造性地举办“艺术教育百校展”。该活动以学校为单位,展示学生课堂精品作业和教师优秀作品,学生参与率高达90%。百校展已举办了27场,是宝安区书法教育一张响亮的名片。
为积极发挥各级示范校引领作用,凸显学区“龙头”学校示范效应,宝安区建立区书法示范学校联盟,定期面向全区开展书法教育课堂教学观摩,通过教学开放周、片际教研、专题论坛等多种途径,引领兄弟学校的书法教育从平原迈向高原、从山谷攀上山峰。
久久为功,善作善成。宝安区书法教育的经验和做法不仅多次在省内外会议上进行交流,还得到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的高度肯定。
当前,深圳市正处于“双区”驱动、“双区”叠加、“双改”示范的黄金发展期,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驱动发展已绘就宏伟蓝图,催人奋进。宝安区书法教育将推进学术思考,革新教学实践,呈现全新的笔墨当随时代的精神风貌,以更大的文化自信,在日新月异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地带,踔厉奋发,精耕细作,努力使书法艺术特色之花在岭南、在深圳、在宝安这片沃土之上倾情绽放。未来,宝安区将继续深耕书法教育教学,探索书法教育示范学校特色发展模式,努力建成国内知名、市内领先的书法教育示范区。
(杨涛 白姗 李晓燕 谭遵果 郑永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