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一带一路”·教育在行动
在阿拉伯半岛阿曼益贝利的沙漠,大漠连天沙如雪。放眼望去,双面光伏组件恢宏整齐,可根据太阳所在方位自动调整角度,满足当地3.3万户家庭的年用电。
今年8月,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的师生来到这里,近距离感受能源“绿洲”的中国智慧,围绕“一带一路”新能源建设主题,又一次留下了浙大的足迹。
近10年来,浙江大学聚焦教育科技人才的聚合效应,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努力构建“一带一路”教育科技共同体。10年耕耘,硕果累累。
筑巢引凤 人才“致远”
像电气工程学院这样的实践团,今年暑期,浙江大学共派出10多个,前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海外社会实践。
浙江大学自2018年开始实施“致远”研究生海外社会实践行动计划,前往1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当地建设发展。
刚从印度尼西亚开展实践回国的药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朱琪,马上扎进实验室开展“印尼药用植物”的相关研究。他说:“为期一个月的‘致远’计划暑期实践,让我们充分发挥所学的专业知识与技术,发现印尼传统植物新的药用价值,为未来中印在药用植物方面的进一步合作提供参考。”
再把目光投向国内,在“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义乌,以“一带一路”命名的浙江大学“一带一路”国际医学院正拔地而起。
每周三晚上,来自巴基斯坦的2022级博士研究生阿里都会跟随导师参加科研组会。在讨论中,科研人员和临床医生们观点交锋、亮点频现。他在这里找到了感兴趣的肿瘤方向课题,并开始实验,“我喜欢这里的研究环境,临床和科研充分融合,大家充分交流、紧跟前沿,也让我找到了未来的方向”。
学校还牵头成立“一带一路”工程教育国际联盟,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为抓手,打造全球工程教育共同体,促进中国工程技术、工程标准“走出去”。除了科学知识的传授,浙江大学还为国际学生介绍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他们展示了一幅全面、立体、真实的中国画卷。
据统计,仅2022年到浙大攻读学位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学生就超过2600人,学校设立临床医学、海洋学等一批人才培养项目,推进学历学位认证标准联通,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各类专业人才,努力建成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留学生教育基地。
研究扎根 科技共享
停泊船只数、集装箱吞吐量,一个个指标刻画出国际航运的变化趋势。这套数据系统创造性地用于衡量国际航运和贸易市场发展水平,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指数”。
该指数由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与宁波航运交易所联合编制,2017年被列入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清单,每月在“一带一路”官网发布指数解读报告。
“战略眼光、家国情怀、术有专攻、厚积薄发、深入调研、倾听民声,这24个字是浙大开展‘一带一路’研究的要求。”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周谷平教授说。
扑下身子,悉心研究。浙大学者们走进“一带一路”沿线的埃塞俄比亚、斯里兰卡、埃及、南非等20多个国家,实地考察中国在当地的新兴工业园区、大型设施的建筑工地。在与当地政府官员、社区民众、工业园区负责人访谈中,摸准实际问题,锚定研究方向。
“共享”则是另一种治学态度。浙大牵头承编国内首部权威“一带一路”建设知识普及型读物《“一带一路”读本》《“一带一路”一百问》,输出土耳其语、阿拉伯语、孟加拉语等10多个语种版权,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分析“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及世界未来发展的深远影响,向更广受众解读相关政策。
浙大还积极搭建科技共享平台。依托文理工农医多学科优势,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共享科技创新成果,加强联合研究中心共建,创设了“中国—印度尼西亚海洋科学与技术中心”“浙江—马来西亚传统药物联合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
文化架桥 文明互鉴
2015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尼泊尔遭遇强烈地震,大量珍贵文物古迹遭到严重损坏。我国首个大规模文物援外项目——加德满都杜巴广场九层神庙修复项目由此启动。
浙大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李志荣带领文物数字化团队,两度赶赴加德满都,用数字化方法记录和再现九层神庙的修复过程,特别是记录了尼泊尔瓦木建筑传统工艺。“浙大数字化技术考古的成果,是中尼两国千年丝路文化交流互鉴的当代延续。”李志荣说。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
在浙大,有一支队伍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拍摄纪录片《我到丝路去》,从华人生活、经贸合作和文明互鉴3个主题出发,讲述在丝路上的中国人与当地人合作发展的故事。此前,该团队还前往乌干达、坦桑尼亚等地,拍摄了《90后的中非情缘》《我到非洲去》《重走坦赞铁路》等纪录片,以纪录片为媒介搭建交流的桥梁。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浙江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校将继续以教育科技人才为抓手,构建多边合作机制,一同书写互利共赢、相知相亲、互学互鉴的“一带一路”时代新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