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电路、调整信号、观察波形……在一场“模拟电子技术”课在线远程实验中,石河子大学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远程访问,成功控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实验室内的设备,完成了模电实验。这是“慕课西部行计划”的一个缩影。
9月20日至21日,慕课西部行现场推进会议在延安大学举行。在课堂观摩环节,11所东西部高校联合打造的5门示范课程,呈现了异地同步课堂、融合式协同教学、在线远程实验、慕课“1+M+N”等教学模式。在案例展示环节,来自8所东西部高校遴选的8个案例展示,充分展现了“慕课西部行计划”10年来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记者了解到,自2013年起,教育部全面指导推进“慕课西部行计划”。该计划实施以来,东西部高校运用数字化技术手段,搭建更多应用场景,为对口帮扶铺设了“快速路”、按下了“加速键”,有力推动了中西部高校的教育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在解决教育资源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河西学院是一所典型的西部普通本科院校,我们最大的短板就是缺乏优质资源和高水平师资队伍。”河西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教务处处长赵柱介绍,慕课真正给他们带来了东部高水平高校的优质课程资源,“我们引进和使用这些课程资源以后,再根据学生的需求建设自己的特色课程,采取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方式,弥补了教学的短板,从而让我们的学生从中受益。”
贵州理工学院教授陈燕秀表示,依托慕课资源,受益的不仅仅是学生,她和她的教学团队在教学质量上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2014年,陈燕秀参加了清华大学在全国开展的基于慕课资源的翻转课堂教学改革项目。“不光学生在学,教师也在学。我们教学团队非常受益的一点,就是伴随着整个过程,教师在教学的核心能力方面得到了显著改善。”陈燕秀说,“比如,我们以前没有意识到学情分析的重要性。有了这种意识之后,我们学会关注学生的需求,在教学和学生需求不吻合的时候,我们就会去做很多改变。”
数据显示,“慕课西部行计划”实施10年来,东部地区高校累计面向中西部高校提供了19万门慕课及在线课程服务,帮助中西部地区开展混合式教学446万门次,参与学习学生达4.9亿人次,西部高校教师接受慕课培训达183万人次,中西部高校慕课建设数量、用课学校数量、选课总人次都呈快速增长态势。
喀什大学2018年在全国首次试点“无机化学”同步课堂,其学生和华东理工大学学生在异地同上一门课。
“喀什大学地处祖国的边疆,慕课西部行深刻改变了喀什大学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理念。借助慕课西部行,喀什大学主动搭建硬件平台,建设了将近200间智慧教室,教师们也开始尝试着自己制作合成资源。截至目前,我们喀什大学已经有20门上线课程。”喀什大学党委副书记赵斌说。
10年来,“慕课西部行计划”充分发挥以慕课为代表的数字技术与资源优势,将东部优质的师资和慕课资源持续不断输送至中西部地区高校,以慕课“小课堂”解决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大问题”,为人口规模超大国家实现更高质量的教育公平积累了宝贵经验,提供了中国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