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21日 星期四
薪火相传一百年 不忘初心谱新篇
——写在河南师范大学办学100周年之际
2022年7月,河南师范大学常俊标教授团队发明的国内首个抗新冠小分子口服药阿兹夫定获批上市
2023年6月15日,河南师范大学举行科技创新港奠基仪式

    巍巍太行塑脊梁,滔滔黄河涤沧桑。诗经卫风贯牧野,中原春秋动四方。

    2023年9月23日,河南师范大学将迎来办学100周年华诞。百年来,一代代师大人坚守“精育良才、教育报国”的初心使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历经艰难、薪火相传,培养优秀教师和各行各业杰出人才30余万名。

    在百舸争流的发展浪潮中,河南师范大学以引领区域教师教育、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使命,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在谱写中原更加出彩绚丽篇章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办学成绩,作出了自己独有的贡献。

    筚路蓝缕 

    牧野大地建起一所高等学府

    河南师范大学的前身是始建于1923年的中州大学理科和创建于1951年的平原师范学院。

    1949年8月,平原省成立,省会为新乡市。应建设之需,平原省决定建立一所高等学府。从山东应邀而来的赵纪彬接过了筹建大学的重担,刚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的周鸿勋、周淑萍夫妇毅然离开北京来到新乡。一时间,来自全国各地的80余名像周鸿勋夫妇一样朝气蓬勃的教师在牧野大地聚首,开始了学校建设和教学工作。

    没有电,他们点起了煤油灯;没有房,他们借住在中学宿舍;没有讲义,他们就自编讲义。作为拓荒者,他们用汗水和智慧,不舍昼夜、不辞辛苦,在卫水之滨建立了平原师范学院。

    1953年起,为响应国家高等院校院系调整精神,平原师范学院与河南大学合并,组建了河南师范学院,位于开封的河南大学校区简称“南院”,位于新乡的平原师院校区简称“北院”。从1955年开始,两个校区再次分设独立办学,南院的理科师生、教学设施等整建制搬到北院集中办学,于1956年改称新乡师范学院;北院的文科整体调整到南院,改称开封师范学院。从此,南院、北院隔河相望,文理分工,被誉为河南省高等教育的“双子星”。

    经过一系列调整和发展,新乡师范学院壮大了理科优势,强化了以师范教育为主的办学特色,自立自强,艰苦创业,在全国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1985年,学校正式定名为河南师范大学,至今已经成为河南省一所数学、物理、化学、生物4个基础学科办学百年延绵不断的高校。

    建校以来,曹理卿、郝象吾、孙祥正、赵新吾、李俊甫、姚从工、魏明初、樊映川、杜孟模、孙作云、黄敦慈、许梦瀛、卢锦梭等著名学者先后在学校执教治学。在这段峥嵘岁月里,默默耕耘的先辈们奠定了河南师范大学发展历史的坚实基础。

    近年来,河南师范大学又涌现出王键吉、鲁公儒、徐存拴、郭宗明、常俊标等一大批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推动学校发展壮大。

    传承学脉,赓续精神。百年办学历程中,经过一代代的沉淀积累、一次次的发展创新,逐步熔铸了“厚德博学 止于至善”的校训和“明德 正学 倡和 出新”的校风,积淀了“崇文明道 尚诚守德 抱朴求真”的师大精神。

    如今的河南师范大学,已从办学初始的不足600人,成长为一所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设有25个学院(部)、89个本科专业,各类学生7.5万余名的学校。学校在岗教职工2700余名,其中,高层次人才近百名,教育部门科技创新团队2个,国家教学团队2个,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1名。学校5门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获批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建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60多个,连续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4项、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4项。

    学校以校风淳、教风正、学风浓、教学水平高享誉省内外。2023届本科毕业生一本专业升学率超过35%,11个专业升学率超过50%;获批2022年国家教学成果奖4项,位居河南省高校前列。

    砥砺进取

    接续奋斗勇攀学科高峰

    建校以来,河南师范大学始终以服务国家需求为导向,坚持以学科内涵发展为主线,以人才队伍建设为基础,汇聚学术队伍,构建学科基地,不断提升学科建设整体水平。一代又一代师大人围绕科学发展主流方向不断传承创新,为学校学科建设的发展和完善打下了坚实基础。

    1932年,在美国获得化学博士学位的李俊甫,谢绝了导师的多次挽留,毅然返回祖国,历经辗转在新乡师范学院扎了根,建立溶液化学研究室。在他的悉心栽培下,学生卢锦梭接下了学校化学系建设的接力棒。

    20世纪50年代,卢锦梭与李俊甫教授一起编写了全国交流教材《物理化学》。在他的带领下,化学系获批物理化学、分析化学两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实现了学校硕士学位授权点的突破,随后又增加到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在全国都有较大的影响力。从教50多年,卢锦梭先后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了“物理化学”“结构化学”“量子化学”“化学热力学”“统计热力学”等课程,培养了大批优秀化学人才。

    1975年,王键吉从红旗渠精神的发源地河南林县(今林州市)来到学校化学系学习。之后,他考取研究生,师从卢锦梭,从此开启了孜孜以求的科研攀登之路。

    如何使溶液化学研究方向焕发青春,继续保持在该领域的优势地位?20世纪90年代后期,王键吉纵观国内外研究现状,敏锐地发现了一个和溶液化学密切相关但又崭新的研究领域——离子液体,随即率领团队面向绿色低碳发展战略展开研究。王键吉教授承担的“功能化离子液体的制备与物性研究”项目相继获选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在他的带领下,学校化学一级学科一步一个脚印走上新台阶。2006年,学校博士点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实现了几代师大人为之奋斗的共同梦想,树下了学校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近年来,河南师范大学以“双一流”创建和科技创新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引领,以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重大需求为导向,加快推进优势特色学科和特色骨干学科建设,在绿色化学介质与绿色合成、化学制药及产业化、动力电源及关键材料、黄淮水环境与污染防治、生物多样性与保育等领域研究取得新突破,培育产出了一批有较高学术影响、支撑产业发展的一流成果,一批学科或学科方向进入国内同类学科先进行列。

    2013年以来,学校共获得厅级以上奖励1890项,其中省部级以上奖励202项;先后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中国专利金奖、全国创新争先奖、教育部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河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河南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重要科研奖励,奖励数量和层次不断提升。

    踵事增华

    不忘初心传承育人使命

    百年岁月风雨兼程,春华秋实薪火相承。河南师范大学秉持“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的育人理念,广大教师铭记教书育人使命,践行德术并重要求,争当塑造学生灵魂的“大先生”。老一辈人呕心沥血点燃的育人火种,在一代代师生的传承中越燃越旺。

    1954年北师大研究班,一位苏联教育专家正在讲解“世界教育史”,却只字未提中国教育史上的名人。一位中年人握紧了拳头暗暗发誓:我一定要把孔子的教育思想研究好。这个人,就是许梦瀛。1956年,许梦瀛带上家小奔赴刚成立不久的新乡师范学院,这一来就是几十载春秋的奉献。

    许梦瀛致力于中国教育史研究,著有《孔子教育思想初探》,用马列主义唯物史观研究孔子教育思想,译有《教育与实验主义哲学》等,讲授过“教育社会学”“西洋教育史”“教育概论”等课程。他非常推崇孔子的启发诱导教学法,并创新性地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凡有人请教他,他都会对其所提问题进行认真而翔实的讲解,自己记不准的绝对不讲,总要在查对资料、核准之后再讲,讲到请教者弄懂弄通为止。

    许梦瀛辛勤耕耘五十余载,他所在的教研室,工作量让许多年轻人都望尘莫及,他却任劳任怨以苦为乐:“作为一名教师不能脱离教学第一线,教书虽累,但也是一种乐趣。”这一生,许梦瀛将“哪里需要我,我就去哪里”作为矢志不渝的信仰,用自己的生命扛起学术研究、教书育人的使命。

    好老师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要明确认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1982年,陈广文考入河南师范大学,后以优异的成绩留校任教。为改变我国涡虫研究的落后和被动局面,陈广文潜心求教于国内涡虫研究专家刘德增先生,并决定放弃已取得初步成果的害虫生物防治方面的研究课题,致力于我国涡虫研究事业并使其逐步发展壮大。

    不同于一般动物的生存环境,淡水涡虫大多生活在海拔较高、人迹罕至的泉水、溪流源头,这些地方往往交通不便、物资匮乏。陈广文带领研究团队迎难而上,三十年如一日跋山涉水、不畏艰难。“我们在野外采集,一天的伙食可能就只有馒头、咸菜加凉开水。”提到如此艰苦的生活条件,陈广文显得十分淡然。陈广文为了涡虫研究事业倾注半生心血,团队规模也由最初的3人发展到30多人,团队成员主持和完成淡水涡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项,其中面上项目9项,发现和命名了一批淡水涡虫新物种,极大地丰富了我国淡水涡虫资源库。

    自2015年以来,每年暑假,该团队成员带领“英才计划”学生到大学实验室开展探究式学习,到大自然中开展生物科技夏令营活动。培养的学生先后9次代表我国参加国际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获得8金2银的优异成绩,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夯基培土。

    2023年9月1日,教育部门公布了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示范活动入围名单,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陈广文教授带领的“动物生物学教师团队”成功入选。

    一代代优秀的河南师大教师在自己的岗位上,坚守着立德树人初心,默默耕耘。从师大走出的一批批学子回到自己家乡,把育人的种子播撒在祖国的各个角落。全国“最美教师”张杰、王秀秀于2009年从河南师范大学毕业,他们放弃留在城市工作的机会,回到家乡山西省临县,成为林家坪镇初级中学校的特岗教师。在艰苦的环境中,他们一干就是11年。他们挨家挨户找学生,11年坚持家访,教授学业之余也照顾学生的生活,能多鼓励一名学生继续上学就是他们坚持的动力。他们用行动诠释着“崇文明道 尚诚守德 抱朴求真”的师大精神。

    “中国好人”梁声翕,河南省“最美科技工作者”渠桂荣、李建军……河南师范大学不断涌现出一大批师德典型人物。他们以高尚的品德修养和无私的敬业精神践行着“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的要求,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用一言一行影响和感染着身边的人,让更多教师和即将走向教师工作岗位的学生将教育家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学以致用

    科技创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河南师范大学积极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紧紧围绕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需求,主动聚焦地方战略布局,有效整合人才汇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等方面的资源和优势,在科技成果转化上下功夫,厚植区域协同发展沃土,为地方区域发展实现新突破贡献高校智慧、提供高校方案。

    2020年初,新冠疫情肆虐全球。面对疫情,有着多年抗病毒药物研究经验的河南师范大学原校长常俊标教授主动请缨,承担了河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应急攻关“抗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筛选”项目。

    攻关如救火,常俊标带领团队积极投身科技抗疫一线,穿梭于医院和实验室之间,夜以继日开展抗新冠病毒药物筛选工作。团队通过科研临床研究和国内外Ⅲ期临床试验发现,其自主研发的并拥有全球专利的1类创新药物阿兹夫定以每人每日5mg剂量对新冠病毒感染者展示出良好治疗效果,且安全性好。2022年7月,该药正式获批上市,成为我国首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并拥有全球专利的治疗新冠病毒感染小分子口服1类新药,相继被纳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方案(第十版)》,并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该研究成果作为“科技抗疫”新成果亮相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被写入《中国基础研究发展报告》,入选近十年河南省科技创新成果。在此基础上,学校牵头申报的抗病毒性传染病创新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获批建设,实现了河南省高校牵头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

    学校把服务国家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自己的使命,主动发挥学科人才资源优势,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发展。近5年来,学校涌现出一大批科技转化和决策咨询成果,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025项,获得横向科研经费1.5亿元,向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提交咨询报告100余份,派出科技特派员200余人次,与省内外10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开展全面合作。

    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河南师范大学相继出台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管理办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办法、纵向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等若干文件,多措并举破解科研管理“放管服”难题,推动科研管理科学化,激发科研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持续推动释放创新活力,着力推动科技成果有效转化,促进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走进企业和市场,让前沿科技更“接地气”。

    渠桂荣教授与新乡拓新生化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建立的核苷产品研发团队长期从事核苷产品的研发工作,完成了70多种核苷生产新工艺研究并实现产业化,建成了国内核苷品种全、产量高的国家核苷产品产业化示范工程,打破了日本对国际核苷药物的垄断,将一个濒临倒闭的制药厂打造成创业板上市企业。

    杨书廷教授带领的动力电源及关键材料研发团队,围绕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需求,研发了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锂离子电池干法双向拉伸隔膜材料技术成果,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隔膜的国产化。目前,已经实现隔膜年产量2亿平方米,在国内同行业处于领先水平,并出口俄罗斯、韩国等国家。

    刘玉芳教授课题组研制开发了低温光谱发射率测量装置,可为空间探测器件等提供高精度光谱发射率检测,服务我国航空航天、红外伪装等领域重大需求。目前该课题组已先后与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了广泛合作,促进成果转化。

    “学校将科技成果转化净收益的80%分配给科研团队,进一步引导激励我们把科研工作重心聚焦到国家需求、市场空白和行业痛点上。”河南师范大学化学制药研究所副教授徐桂清说。

    在一次校企交流活动中,河南知微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向河南师范大学提出优化一种药品生产工艺的研发需求。“这种药品需求量大,优化生产工艺流程,既能为患者减负,还能保护生态环境。”徐桂清带领团队用了一年多时间成功攻克技术难关,与企业达成专利权转让合同。

    近年来,河南师范大学建设了60多个省级以上科研平台,学校先后投入近2亿元资金用于科研平台发展,并在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设立了70多个专职科研岗位,科研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科技创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河南师范大学走得“坚实有力”。学校深入加强校地合作,与地方政府部门、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展走访、对接和交流,搭建校地校企合作平台,成立成果转化转移中心,充分发挥学校在化学、生物医药、农业、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开展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深度合作。近3年,学校组织科研人员走访企业300余家,对接企业需求200多个,与省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建研发中心40家,签订技术合同260多项,技术交易金额超过亿元。

    踔厉奋发

    打造“三个高地” 贡献师大力量

    河南师范大学与新乡市政府部门合作共建科技创新港,积极将其打造成育人育才高地、科技创新高地、人才汇聚高地。

    科技创新港以全国重点实验室、平原实验室等国家、省级科研平台为核心,围绕国家战略,聚焦创新药物理论和技术突破,重点攻克创新药物研发中的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同时,立足河南在新药研发、生物制品以及医疗器械等领域的优势,致力于在河南打造生物医药领域国家科研创新、孵化平台,为河南省药物创新产业提供全链条支撑,助力河南实现由药物大省向药物创新强省跨越。

    学校以“书院化”“智慧化”为目标构造科技创新港建设,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校园空间架构。推动书院制改革,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知识学习与研究实践相结合,打造教育教学、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相互支撑的全方位育人新模式。同时,以学生全面自由发展为目标,开展以“学生可选择性”为核心的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前,已起草完成了《协同推进一流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改革方案》及其主要配套文件,重点建设生物医学工程等6个专业;625名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志向和兴趣完成了转专业;俊甫书院完成了首批求是班60名学生招生选拔工作。

    立足学科优势,依托科技创新港,学校将积极布局“未来岛”科技创新平台集群和“大学科技园”成果转化与孵化基地两个创新区,将创新链、产业链、要素链、制度链和人才培养链深度耦合,推动创新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业孵化、创新人才培养和开放协同发展,努力打造人才与开放共享体、科技与产业融合体、技术与服务结合体、校区园区社区创新实体,为现代化河南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同时,学校不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营造有利于释放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的浓厚氛围。利用科技创新港毗邻郑州的区位优势,采用国际通行的科技创新管理PI制,瞄准顶尖人才,紧盯领军人才,面向全球靶向精准引聚高层次人才,将河南省人才工作会议确定的人才引进“八大行动”落实落地;充分发挥学研用相结合的协同育人模式,抓好青年人才培育,着力构筑潜力人才“蓄水池”,积极营造人才“近悦远来”的良好生态,全力打造全国重要人才中心小高地,为现代化河南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即将迎来办学百年、踏上新征程的河南师范大学,坚持“跳出师大办师大,跳出教育办教育”的理念,心系“国之大者”“省之要者”“校之重者”“民之盼者”,坚守初心使命,潜心立德树人,矢志科研创新,走好交叉融合、协同创新、重点突破的“双一流”创建之路,以“三个高地”建设为抓手,凝心聚力、踔厉奋发,汇聚起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为教育强国、教育强省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更多的师大智慧和力量!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1 0 ——写在河南师范大学办学100周年之际 1 http://Paper.Jyb.cn/zgjyb/images/2023-09/21/11/ZGJYB2023092111_b.jpg 11 中国教育报 12 /m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