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20日 星期三
“厌读症”之病机分析
张圣华

    常发现身边有一些孩子不喜欢读书,即使高中毕业到了大学都不喜欢读书。一本书放在身边,一年翻不了几页。一说让他去读书,他就会感到无趣、紧张,甚至慌乱,百般推诿。

    曾遇到这样两个孩子:一个是作业恐惧症,一个是钢琴恐惧症。这两个孩子有一个共同的表现,每次在做作业或者练钢琴以前,万事俱备了,孩子突然说:“哎呀,我还没有上厕所!”上完厕所后会非常细心地洗手,刚刚坐下,又说:“哎呀,我还没有喝水呢!”这都是孩子随机应变设置出的逃避小技巧,因为他内心实在是讨厌做作业、练钢琴。

    孩子经历了什么,才会患上“厌读症”呢?想想老师和家长为了让孩子读书所做的各种尝试、努力,这个结果让人有点儿沮丧。最近一位学者旗帜鲜明地反对亲子共读,说因为这是一种“喂养”。喂养的孩子多有厌食症。受此启发,或许我们应该在“让孩子读书”的各种努力过程中,寻找“厌读症”的原因。

    先说亲子共读。这其实是个很有创意的促读设计:利用孩子与父母的亲近关系,亲近书本,大人孩子共同融入书中,从而让孩子享受到书的精彩,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并建立与书的亲密关系。但现实中,亲子共读很可能是一些孩子从心底排斥读书的一个重要原因。想实现这一目标得有个前提:家长必须是理想家长。家长与孩子间必须是亲密互信、毫无芥蒂的关系,家长的行为方式必须是民主的、包容的、智慧的、有趣的,而且家长是真正爱读书的,这样的亲子共读才可能对读书有良性促进作用。但事实可能相反。在亲子共读的现实中,孩子们不喜欢的篇章,家长可能会逼他读;孩子走神了,会遭到家长呵斥;孩子想去玩儿了,家长会逼他马上捧起书本;甚至孩子在读书时,家长看起了手机……类似不和谐的现象并不少见。更严重的是,很多本来就被生活、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来的家长,自带情绪,很容易把亲子共读过程当中的所有细节问题上纲上线,逼孩子就范。孩子几次交手下来就学乖了,不是亲子共读吗?我何不做一个听话的乖宝宝呢?就装模作样一番,家长也以为是成功了。书只是这个斗争过程里的道具,家长不在场,孩子恨不得把它丢到垃圾桶。

    学校的阅读引导更复杂些。毋庸置疑,有大量的老师,尤其是语文老师,在引导读书上很专业、很有创意,效果也不错。例如,20世纪90年代末期,山东烟台就进行过大量阅读的教改试验,效果很好。当时笔者采访该市一所学校三年级的学生,其阅读面惊人,而且都是自主阅读。孩子们谈吐之淡定、自信,思想之活跃,给笔者留下深刻印象。再如,本世纪初,笔者采访过山东潍坊韩兴娥老师的阅读课探索。她使语文课成为阅读的天堂,孩子们在老师的帮助下,排除阅读障碍,自由奔跑于人文大草原,超越教材,博览群书,尽享阅读的魅力,且自然而然过渡到书写。这样浸淫几年,孩子不爱书都难。近年,随着国家对读书的重视,也有不少老师大胆实践,深入探索读书问题,如整本书阅读的实践就积累了大量经验。但问题总是潜藏于现实之中,无法回避。有一些本不读书也不爱书的阅读引导人,以己之昏昏,使人之昭昭,炖一锅不知何味的“珍珠翡翠白玉汤”,逼人喝下,还要考核,学生们怎能不坏了胃口?

    时下流行的“共读一本书”活动,也本是个好创意——举案说法,以集体精读一本书的方式,传授学生读书的方法,做细做巧做到位,这是个有效的引导读书的方式,但如果走了样,其危害性也不能忽视。

    最易犯的低级错误就是“齐步走”。可以共读,但不可“齐步”。阅读本是个体自主状态下的精神活动,一味找齐,步伐不免或赶或收,大大败坏阅读的兴致,实际是一种变相的语文课。语文课自有其任务,阅读课另有其精彩,还是分开的好。

    最恶劣的阅读引导是抽筋剔骨,“尸”解经典,把阅读理解知识化,最后学生们都获得了本书的“标准答案”。这本质上不是阅读引导,而是准备考试,是做练习题。这种“引导”的结局是:谁也别想“用心”看书,谁也成不了读书人。这样,阅读就死了。

    揠苗助长式的阅读课也并不少见。笔者曾听一名一年级小学生哭诉:特别不喜欢读《上下五千年》,因为根本读不明白。听一名三年级的小女生抱怨:不愿意读《水浒传》,也不愿意读《三国演义》。阅读经典需要文史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储备,也需要阅读能力的准备,过早读这样的经典,很有可能就是组织一场对经典的“生吞活剥”,除了少数孩子外,大多数孩子恐是味同嚼蜡,最后记一通有关这部名著的知识点,就算读过了。孩子们的这种记忆,会把阅读塑造成无趣的恶性事件,这种记忆会不断附加,会植入潜意识——总之,他们可能会有这样的认识:读书是能不干就不要干的事。

    阅读的终极目的不是获取知识,而是阅读者的成长。通过阅读,与高人对话,获取精神营养,从而达成生命的升级和拓展,也通过这一过程寻找自我、打开自我、建设自我,这是一件自主性极强的主观活动。所以,阅读引导务必让学生觉悟到自己在阅读这一过程中是主角,是可以自己做主的,要提倡自己选择、自我判断,不要塞进一些标准答案和知识要点,要允许理解失误,包容个性化解读。没有激发起孩子的阅读兴趣,没有让孩子尝到阅读的甜头,这样的阅读引导是失败的;主体未被唤醒以前,是没有真正的阅读的。作为阅读者,不能建起属于自己的阅读思维模型,一味依赖于别人给的标准答案,始终不是一名合格的读书人。

    治疗厌读症,依然要从激发阅读兴趣、激活阅读主动性做起,从建立阅读自信做起。有了阅读冲动,别的事才可开始。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