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关注·持续提升课程思政建设实效
课程思政是一个复杂、开放、动态的生成性系统。如何做到育知和育德的有机融合、达到育才和育人的真正统一,是当前各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回归课程教学本然逻辑轨道、实现教育价值旨归的重点难点。
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东北大学)(以下简称“中心”)从理念架构、理论研究、设计谋划、组织实施、评价优化等多维度切入,在具体实践中总结规律、凝练经验、创新模式、丰富内容,着力破解课程思政建设中遇到的困境,推进课程思政实效化、高水平发展。
优化教育内容阐发
打造多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课程思政强调“知识是载体,价值是目的,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课程思政要将被刻意“淡化”、习惯性“遗忘”、无意识“忽略”的育人向度在每一门课程中进行“重申”和“规定”,这不是对各门课程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功能的消解,不是对课程内容和授课时间的挤压,而是对课程价值的进一步彰显。
但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部分教师往往把“思政”理解为机械的道德输出、简单的价值传递、表面的政治话语浇灌,忽略了思政元素的内生性特征,依据个人理解设定课程思政的过度“政治化”目标,甚至移植套用思政课程的内容,缺乏系统挖掘专业知识所蕴含的精神价值的能动性。同时,由于部分专业课教师缺乏体系化的思政意识、思政素养,难以将思政教育观念贯连成线,不能将思政元素进行合规律、合逻辑、合目的的科学阐释,无法使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达成“基因式”融合,造成“无效做功”,难以实现入眼入耳入脑入心的功效。这不仅与课程思政的要求背道而驰,甚至会引发学生们的抵触、拒斥情绪,导致“反教育”效果,使各类课程不能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为了破解内容阐发上的困境,中心打造出多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通过观摩示范、案例解析、经验共享等,积极引导教师向“编剧”“导演”“演员”“主持人”“发言人”等多重角色适时转换,一体化推进“策划—采集—编辑—展现—复盘”的全流程优化。
例如,在东北大学计算机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必修课“数据科学思维与大数据智能分析技术”的课程思政建设中,教师带领学生探讨数据科学思维、数据智能化分析技术所带来的科学、技术、经济方面的变革、创新和机遇,并在此基础上根据专业特点、学情实际,充分挖掘数据科学知识背后所蕴含的思政元素;从“心”“脑”“体”三方面重塑数据科学思维体系,探讨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时代如何引导学生构建数据科学思维体系,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洞见式分析推理、批判性思考等能力;在教学中,将数据科学研究的“非独立同分布”关系巧妙引申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数据的客观性、数据研究等课程内容教学中,引导学生养成敢于质疑的创新精神。
基于示范课程建设的有益经验,中心提出,课程思政建设必须在把握方向性和原则性的基础上,注重诠释方式的技术性、艺术性和多样性。从课程设计入手,充分考虑学生的时代特点和现实需求,将优势资源和创新要素有效汇聚,横向贯通、纵向延伸,推进课程思政整体规划与立体设计,厘清原理、坚持真理、探索道理。厘清原理,就是要关注前沿性、前瞻性、颠覆性的学术研究成果和方向,增加研究性、创新性、综合性教学内容,拓展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坚持真理,就是要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实践,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探索道理,就是通过推进知识从价值无涉到价值引领的复归,进一步实现价值观认知认同向践行践诺转变,启发教育对象将主流价值观转化为内在价值追求和外在实践自觉。
东北大学核心专业课“电力系统分析”的课程思政建设,在实现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有机融合、科学阐释价值引领方面进行了许多有效的探索。一是在纵横对比中增强学生自信。通过梳理电力系统的发展历史提升学生的道路自信,通过研判电力系统的未来发展强化学生的使命担当,通过与国际先进技术对比让学生找准创新抓手和突破方向。二是在对照国情中说明专业特点。通过讲解中国地域特点引导学生理解我国发展特高压输电工程实现西电东送的必然选择,通过讲解我国资源禀赋引导学生理解我国发展光伏风电产业实现能源转型的必然性。三是在专业知识传递中提升情怀。从科学研究对于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影响分析科技发展的利与弊,教育引导学生重视科研伦理、树立社会责任感。
加强多元主体协同
打造全要素课程思政运行管理体系
课程思政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但具体实践中经常出现组织力量分散疏离、主体责任边界模糊、协同协作渠道阻滞等问题。
课程思政建设在部分教育教学单位仍处于自由探索阶段,局限于某些课程、某些部门和部分人的单打独斗,缺乏统一的规划指导、运行管理、支持保障,尚未实现由“兴趣使然”到“教育应然”的现实转换;各类主体职责划分模糊,存在多个部门任务重叠或割裂的情况,使得指导理念、工作设计、实践路径过于驳杂、缺乏一致性,造成课程思政建设深入程度不足、实效性不强,整体呈现不平衡、不充分状态;在课程思政建设中,专业型、区域型等不同类型优质资源共建共享交流平台搭建不足,造成各专业教师群体间出现价值疏离和场域疏离,导致部分专业课教学尚未实现由“知识—教学”的对应关系过渡至“知识+价值观—教学”的多维立体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课程思政目标的科学实现。
基于上述困境,中心提出“一二三”解决策略,打造全要素课程思政运行管理体系。一体化推进,开展“有组织教研”。学校党委书记亲自抓课程思政建设,规划“课程、专业、教材、师资、评价”五大任务,组建专家委员会统筹指导推进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两中心并重,实现师生双向互驱。以施教者能力为关键,搭建“政思正行”课程思政大讲堂等平台载体,大力开展师资培训,以“思政元素库”“教学案例库”等10余个资源库为基础搭建云端“课程思政资源平台”;以受教者需求为突破口,滚动开展课程思政质量跟踪调查,科学诊断、精准画像,依据学生的反馈结果适时调整建设方案和实施办法,实现课程思政“建—评—改”系统优化。三路径结合,完善实施保障措施。坚持打造标准与激励创新、典型示范与全面推广、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相结合,贯通本硕博全类型培养,衔接课程体系、专业体系、学科体系全链条。
为推进多元协同提质增效,中心在实践经验基础上加强理论研究,探索出课程思政建设的BEACON模式,以“拓展(Broaden)、挖掘(Excavate)、关联(Associate)、架构(Construct)、优化(Optimize)、涵育(Nourish)”为主体,贯通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效果理论体系,科学指导实践。在教学内容层面,通过拓展和挖掘环节将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融合,形成兼具“知识传授和价值塑造”的内容体系;在教学设计层面,通过关联、架构和优化环节进行内容重塑和方法再造;在教学效果层面,激活课程价值属性,涵育学生精神世界,将课程价值理念外化为学生的行为实践。
基于BEACON模式,在东北大学“地下结构设计”课程教学中,教师在讲授专业知识前,引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建设工程作为导入案例,贴近实际、贴近学科、贴近学生,不仅让学生认识到“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为代表的工程让全世界刮目相看,这正是一代代土木人用智慧和汗水拼命干出来的”,激发学生的自豪感,而且自然过渡到“地下空间将成为未来土木工程建设的主阵地,也将成为助推国家发展的重要空间资源”的课程主要内容,让学生强化职业理想、明确历史责任。
促进教育客体吸收内化
推行“贴近、结合、兼顾”的探索式实践方案
高校思政工作“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一方面,各种社会思潮充斥自媒体,学生自我意识呈现出多元化特征,导致教育供给侧需求隐性抬高,教育理念、教师素养、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育方法等都需要整体性迭代。另一方面,学生群体接受价值观教育的内生动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社会道德实践与主流价值观相悖等现象,这成为课程思政建设必须切实解决的问题。
基于上述问题,中心明确提出,要加强和改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师必须做到“育者先育”。一是不断丰富专业储备。教师必须在不断扩展知识掌握的广度、深度和熟练程度的同时提升科研和教学水平,主动对标国家需求和科技前沿,保证知识传授能够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二是充分学习思政知识。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思政理论基础和思政工作素养,具有对信息整体掌握、筛选甄别、提炼提升、灵活使用的能力。三是持续丰富青年语料。教师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紧跟时代发展,熟悉青年学生的思维习惯、生活喜好,将学生所熟悉和接受的具有正能量的话语、具有良好形象的公众人物、具有启发和教育意义的热词等巧妙运用到教育教学中来。
在此背景下,中心倡导推行“贴近、结合、兼顾”的探索式实践方案。“贴近”即课程思政元素贴近生活实际,注重课程思政的导向性、思想性和教育性功能,从高势位价值观的层面进行系统研究,理论联系实际、活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结合”即实现课程思政与社会发展所要求的学生素质、能力、知识的紧密结合,着眼于科学性和时代性,发挥知识价值与社会需求的结合效应,着力在专业性知识体系向社会化知识价值转化上下功夫,探索出共享型课程思政新思路。“兼顾”即以共性为主、兼顾个性,注重思政元素的多层次和多元化,积极营造灵活、自主、开放的价值观培育环境。
当前,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由于理论课堂与实践课堂的贯通性不足、多元课程之间的协调性不足,使思政元素与价值观培育无法实现一体式互融,甚至出现不同课堂传输的价值观存在差异的现象,使学生难以做出清晰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
中心提出“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教师分类确定知识传授与价值导向高度融合的教学内容,结合专业特色有机融入思政元素,使其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实现教材内容精选及其向课堂教学体系的转化。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小组讨论互评、实验实训、情景模拟、游戏互动等,丰富学习形式、加强知识共享、促进情感交流,强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引导学生在讨论、批判与反思中培养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高级思维和创新精神。通过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使任务外推力与培育学习内驱力相结合、阶段式任务环节与针对性教学方法相结合,增强学生的情感和意向性体验,实现教学中理论知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向的知情意统一,于无形中实现价值“塑形”。
众所周知,教育尤其是思政教育具有“后效应”特征,必须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课程思政建设不能急功近利、一哄而起又一哄而散,必须遵循思政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在课程思政建设中要反对简单移植他人模式、套用其他课程模板、照搬他人经验的教条主义,也要反对建了就是建成、用设计作为经验、用汇报总结的漂亮程度衡量建设质量的好坏、用研究论文代替实践探索的形式主义。
课程思政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注重整体化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关键,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必须实现教育主体、客体、环体等要素的整体协同,真正做到从设计、实施到效果检验“一盘棋”,以多维推进举措不断彰显课程的价值属性,释放所有课程的思政教育功能;必须注重差异性,要根据不同高校、不同专业、不同课程、不同教师的特点,强化分类指导、分步实施,不能用同一固定模式、同一量化指标简单进行评价;必须注重渐进化推进,坚持问题和目标双重导向,推进思路、教材、教法攻坚,实现教育方式有创新、思政建设有成效。
(作者系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研究生院副院长兼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东北大学]负责人;本文系2022年度辽宁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CIPP的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评价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