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15日 星期五
山东理工职业学院
知识产权赋能 打通企业发展“动脉”
高琰 庄子帆

    知识产权是实现产业、企业创新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刚需。日前,国家开展“千校万企”协同创新伙伴行动,目的就是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以加快高校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向企业转移转化。山东理工职业学院是全国高职院校中仅有的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作为高职院校知识产权工作的“领头羊”,校内建有中国科协信息服务中心、山东省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山东省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等平台,为地方大量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提供高质量的科技服务。学校专注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众多企业共同走在技术研发的大路上。知识产权这座桥梁一头连着创新,一头连着市场,学校在知识产权工作上用心用力,打通创造与运用的循环“动脉”。

    今年5月,山东理工职业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学生张容玉团队发明的智能烤箱系统,获得了“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特等奖的优异成绩。山东省济宁市的食品生产企业伟龙食品有限公司运用这个项目成功解决了生产饼干和膨化食品的质量差异问题。

    这家生产休闲零食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不止这一个,山东理工职业学院科技创新团队的加入,促进了企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知识产权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有效开展,助力企业加快了发展的脚步。

    “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饼干发酵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都没有破解。”企业技术创新负责人说。以往控制饼干发酵过程的主要方式是人工检测饼干面团的pH值,但这种方法存在调整周期长、反应慢,人工检测误差大等问题,导致饼干发酵的精确度不可控,影响了成品的品质。

    针对这个“卡脖子”技术难题,师生团队结合学校现有条件制定了一系列解决方案:学习国内外食品加工行业中其他饼干制造企业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寻找现有技术的改良方案进行参考;利用学校实验室的设备开展一系列试验和模拟,以验证新技术在饼干发酵过程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经过近一年的努力,通过上百次的调整和改进,准确判断发酵状态的自动化监测和控制系统终于研制成功了。

    截至目前,系统已经平稳运行两年多,帮助企业年度产品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为了保护这项科技创新成果,团队与企业共同制定了知识产权保护策略,并积极申请发明专利,于2022年2月获得了发明专利证书,成功地保护了知识产权。

    利用技术技能转化助力伟龙食品有限公司“攻坚克难”是山东理工职业学院服务企业的一个缩影。早在2017年,该校就建立了中国科协济宁信息服务中心,开启了知识产权服务企业之路:在济宁康华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了无损探伤院士工作站,为企业解决了检测和预判钢丝绳芯输送带在使用过程中内部钢丝绳断裂和断开的问题;与山东修瑞德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发了基于电磁技术的超声波除垢装置,为企业解决水处理难题,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联合山东理工昊明新能源有限公司创新研发了无人机智能机库、智能巡检诊断系统等软硬件,解决了光伏电站智能化运维管理程度低的难题;联合酷黑科技规划设计了无人船,解决了水域环境监测和保护的“卡脖子”技术难题……

    2020年,山东理工职业学院成为全国高职院校中仅有的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将知识产权工作作为推动科技创新、提升服务社会能力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知识产权链接创新资源赋能企业发展,促进更多更好的知识成果转化与科技成果经济产出,实现了校企之间的资源优势互补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近三年,学校赋能26家企业高质量发展,创造直接经济效益8700余万元。

    2018年,山东理工职业学院作为全国首家高职院校通过知识产权贯标,在推进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全面贯彻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在专业与科研发展方面,通过顶层设计、资金支持、转化收益分配等政策导向,强化合作意识,从专利导航与布局、专利申请与维护到专利运用与转化,全程体现“协同创新、共创价值”的理念。此外,为了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和校企合作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在校内成立职业教育研究所,为学院校企合作、社会服务工作发挥好“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

    学校建设新型科技载体,创新政校企共同成立济宁知识产权学院,联合企业培养高素质知识产权管理和服务人员,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成果转化、技术凝练、高价值专利规划、短期培训服务。知识产权学院设立以来, 围绕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先后与地方共建多个知识产权实践基地和技术转移培训基地,近5年直接服务省内企业2100余家,年推送科技服务信息超过3万项。

    为使服务企业更为精细化和专业化,山东理工职业学院通过“外引内培”的形式,“按需定制”组建了多元化教师校企合作服务团队,为企业提供精准技术服务。各个服务团队在工作中都导入知识产权元素,将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转移与知识产权管理紧密对接,做到研究开发与专利保护同步、科技成果转移与专利运营同步,使知识产权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保驾护航”。

    经过多年的教育与服务探索,学校在知识产权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理工模式”,依托知识产权建立了基于政策解读、技术改进、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的“1+1+N”社会服务体系:前一个“1”是依托学院作为服务中心基地,整合政产学研用各方资源,统筹社会服务;后一个“1”是具体的执行部署部门、服务企业部门和统筹平台,即济宁市知识产权学院;N是在不同的领域建立N个校企合作服务团队服务N家企业。

    山东理工职业学院通过知识产权赋能,打通技术链、服务链、产业链,推动企业实现全链条的增值,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和核心优势;同时也有效提升了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辐射带动教育、科技服务、成果转移转化等行业进步,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成为地方“离不了”的高职院校,为其他高职院校知识产权赋能企业发展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

    (高琰 庄子帆)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1 0 1 山东理工职业学院 http://Paper.Jyb.cn/zgjyb/images/2023-09/15/08/ZGJYB2023091508_b.jpg 08 中国教育报 9 /m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