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举办“爱我家乡,行走南昌”系列主题活动,二年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知识,感受家乡魅力。学校供图 |
教育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指出,学校要把统筹用好各类社会资源作为强化实践育人的重要途径,积极拓展校外教育空间,着力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构建实践中,应充分挖掘、整合、利用家校社教育资源,搭建社会参与类课程体系,使其与学生的成长发展相融合,形成促进学生发展的合力。
近年来,江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基于家校社协同育人理念,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个维度,建立起以社会参与为主要形式的“3+3+N”课程体系,充实学校课程内容,逐步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
更新理念,明确课程内涵意义
教育源于生活。以社会参与为主要形式的协同育人课程体系与学生真实生活紧密相连,学生容易产生亲切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有利于实现学生精神世界和现实生活世界的互通。
学校社会参与类课程群的开发,围绕日常生活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个维度展开,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生活经验、智力水平、知识基础和知识结构,按照低中高三个学段科学安排课程内容,在课程活动中培养学生“认识世界、感受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认识世界”关注学生对核心知识的整体领悟、理解、掌握及运用。“感受世界”指的是将所学知识与亲身经历一一对应,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概括思维、批判思维、整体辩证思维、实践创新思维都将得到长足发展。“改造世界”是社会参与的最高级别,在这一阶段,学生能够迁移运用习得素养,解决真实复杂的问题,认知和创造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在全新理念指导下,学校以统一的问题、概念连接学习内容,涵盖日常生活、科技环保、历史文化、爱心公益、发现探索等方面,并通过设定特定主题,多平台、多场域聚焦,重组和优化相关课程资源、课程内容以及学习方式,构建起小学一至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的完整体系。
穿插植入,改变课程呈现形态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课程最大流弊是与儿童生活不相沟通。学科科目相互联系的中心点不是科学,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社会参与类课程群通过搭建学科教学和社会参与主题内容之间的有机链接,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
学校开展社会参与类课程体系开发与实践以来,围绕江西本土文化、生态、生活等教育资源提炼主题,强力推进资源有效整合,改变教学活动呈现形态。
一方面,学校让社会资源“走进来”。关注学生的实际问题,致力解决学生的困惑,让课堂为学生的生活服务。学校邀请具有专业优势的家长开展“家长进课堂”活动,内容涉及博古鉴赏、法治宣传、身心健康、爱国教育、科学技术、生态环境和生活艺术等,让教学真正植根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感。
另一方面,学校抓好开展社会参与类课程的训练场,主动“走出去”,拓展课堂空间。学校与相关社会团体对接,构建丰富的社会参与类实践资源。如学校与江西省博物馆、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滕王阁管理处等加强合作,搭建起多元且丰富的社会生活实践平台,厚植家乡情怀,增强文化自信。
保障到位,筑牢课程建设基座
社会参与类课程的落实特别需要提升教师的育人能力与家校共育能力。为了保证社会参与类实践课程的育人成效,学校邀请了江西省红十字会、飞行者自然教育团队等社会团体分别从活动策划、活动安全、活动应急处理等方面对教师、家长进行培训。同时,为了弥补班级协同育人的差距,实现家校社育人目标一致、方法有效,学校坚持每月举办一次班主任沙龙,每学期举办一次班主任读书分享活动,创新利用“互联网+”资源,鼓励支持班主任参加家庭教育指导和相关心理学学习。
社会参与类课程群是在家校社联动基础上开展的活动课。学校开创性地将初级促动技术的方法应用于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各个社会场景,通过聚焦主题、头脑风暴、分类排列、提取中心词、图示化赋予含义等环节,通过团队共创等形式将每个家长的个体智慧有效联结为集体智慧,共同搭建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平台。
以社会参与类实践课程为纽带,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教育紧密配合,相互促进,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的开放式教育格局,为学生搭建起参与社会活动的广阔空间。这个空间既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家校社人文生态,让学生在和谐融洽的环境中成长,又拓宽了学校的教育场域,打开了学生的视野,将学习与真实的生活情境结合起来,还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在认识世界、感受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实现自由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系江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