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社交媒体的发展,具有趣味性、时尚性和交互性特征的谐音词成为风靡网络空间的独特语言现象。谐音是一种修辞方法,通常具有“双关”效果,有助于增强语言表现力、幽默感和个性化。谐音作为一种修辞手段由来已久,如乐府民歌《子夜歌(其一)》中“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的“丝”谐音“思”;唐代诗人刘禹锡《竹枝词二首》中“道是无晴却有晴”的“晴”与“情”谐音。这是因为在汉语中,“字”的数量远大于“音”的数量,音同或音近的现象十分常见,谐音词便由此产生。随着传媒时代的到来,大众对社交语言个性化、生动性、新鲜感的要求不断提高,在这种背景下,谐音词的高频率使用逐渐从网络影响到现实生活中各类言语交际场景,尤其是在广告制作、媒体传播、社会宣传、公众表达等特定场景中,使用现象更为突出。
随着使用谐音词的主体渐趋多元、场景更加丰富、频率越来越高、更新迭代加速,导致了非理性使用谐音词的现象频现,引起公众讨论和担忧。在社交媒介日新月异、自媒体发展如火如荼的今天,严禁使用谐音词既不符合言语交际的现实需要也没有绝对的必要性,但需要对非理性使用谐音词的现象和问题加以引导,让谐音词的使用回归理性和规范。这对于营造健康的社会语言生活和文明网络空间至关重要。具体来讲,理性使用谐音词应关注以下两个方面问题。
平衡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是社会学研究中对社会行为和社会现象进行分析的理论。使用谐音词进行言语交际是社会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非理性使用谐音词是值得关注和讨论的社会现象。所谓“工具理性”指的是社会行为追求效益最大化,强调行为的目的性;“价值理性”指的是关注内容、审美、思想,强调动机的纯正性。表达者使用谐音词最直接的目的是表达得更加生动、趣味、简洁、个性,从而达到吸人眼球、深入人心、广泛传播的效果。但如果表达者偏重于从“工具理性”角度出发,一味追求效益最大化,就容易对语言的规范性、审美性、文化性、思想性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比如近期公众热议的某市咖啡文化活动主题“梦想齐啡”,谐音字“啡”替换掉本字“飞”后,并没有起到“双关”的修辞效果,反而破坏了汉语的美感。诸如此类的很多谐音词,只是盲目追求表达效果的直接、新奇,疏于对社交语言价值理性的平衡。因此,如果要充分发挥谐音词的优势,应当在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中把握好平衡点,实现言语交际效果的最大化和语言内蕴价值的最优化,既要推进汉语词汇兼容并包、与时俱进,也要保留汉语词汇的文化内涵和独特意蕴。
兼顾现实反馈和未来发展。使用谐音词作为辅助表达工具,多是期待言语交际的现实反馈,追求即时交互的表达效果,更多着眼于当下的交际行为。我们通过分析近期流行的谐音词可以发现,谐音词的创造手法并不难,大多采取文字替换、拼接、杂糅等方式,但较少进行规范探讨、语义分析和审美加工,因此现实中风靡一时的谐音词大多只能短暂流行,难以长久传播。所以,如果使用谐音词成为一种流行的表达方式,将会导致社会大众尤其是广大青少年纷纷效仿、视为潮流,这会对汉语的未来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一方面是干扰语言学习。如果社交场景中充斥着非理性的谐音词,将会影响青少年学习、掌握和使用规范汉语,也会影响汉语对外教学的效果,进而影响汉语的传承和传播。另一方面是降低语言品位。关注趣味性、时尚性而忽视对汉语词汇文化内涵、审美意蕴的重视,将会对语言品位产生质的影响。因此,理性使用谐音词既要考虑现实交际效果,更要兼顾、重视谐音词对汉语未来发展的影响,审慎生产、使用和传播谐音词。
谐音作为修辞手段,本身并无不妥,谐音词也确实在汉语发展过程中增强了汉语的生动性、感染力和艺术感。但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自媒体平台的角逐竞争、“流量为王”的价值取向,催生了非理性使用谐音词的现象,需要凝聚社会共识。明确谐音词使用的原则和底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对其加以引导和规范。首先,要规范谐音词的使用范围,明确在政务场合、教学场合、官方媒体、出版发行等重点领域、公共场所慎用谐音词,同时鼓励社会大众对严肃场合出现非理性、不规范的谐音词现象进行及时提醒和纠正。其次,谐音词的使用要遵循汉语语法规则、用语规范,不能滥用、错用、讹用,不能突破语言表达的审美底线。再其次,谐音词的使用要遵循公序良俗,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传播虚假、低俗信息,也不能侵犯有关群体或个人的合法权益,要运用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真实、美好、富含价值的信息,彰显人情温度、传递向上力量、引领良好风尚,让理性使用谐音词成为社会共识。
时代性是语言的生命力。时代的发展变化,必然会伴随新词汇、新用法的出现。为了保证语言系统的稳定、平衡、连续,需要对时代变化中出现的一些语言现象进行适度的规范和引导,营造和谐的语言环境和清朗的语言空间。
(作者系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博士后工作站研究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