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①白雪茹(左三)带领团队参加比赛。资料图片 |
|
②白雪茹在进行设备调试。学校供图 |
■强国建设 教育担当·访谈篇
人物简介
白雪茹,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主要从事空间目标高分辨成像和目标识别研究。她带领团队突破诸多技术瓶颈,率先研制出高分辨稳健成像处理系统,其核心技术指标优于国外同类型雷达成像设备的性能,使我国在雷达成像信号处理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成果应用于我国多部宽带雷达,并在多次重大任务中提供了关键信息支撑。
记者:教育部青年科学奖是许多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奋斗目标,您认为自己能获奖主要受益于什么?
白雪茹:能够获得教育部青年科学奖,我非常高兴,也非常激动。这个奖项不仅是对我工作的认可,也是对我的激励和鞭策。我的成绩离不开前辈的关心,离不开家人的支持,更离不开团队的协作。
我认为,能够获奖主要是我在科研工作中做到了两个“面向”:在理论研究中面向国际学术前沿,在工程实践中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例如,我将信号处理领域的先进理论与雷达成像和目标识别中的基础性科学问题相结合,提出了快速稳健成像和高精度检测识别方法;在领域顶刊发表了一系列学术论文,并获得著名学者和雷达专家的广泛认可与积极评价。同时,我积极将科研成果转化落地,以解决工程应用中的“卡脖子”问题。例如,我带领团队研制出高分辨稳健成像处理系统并应用于我国多部雷达,显著提升了其信息感知能力,相关成果受到广泛好评,并获得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励。
记者:您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能谈谈您做好科研工作的秘诀吗?
白雪茹:做科研工作没有什么秘诀,就是要勤勤恳恳,脚踏实地。在此过程中,我认为有三个要素不可或缺:开拓创新的勇气、坚韧不拔的毅力、科学高效的方法。科学研究是不断探索未知、不断进行理论和方法创新的过程。只有在理论和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才能在性能上实现显著提升。科研不能因循守旧,要始终瞄准学术前沿、国家需求,持续不断地开拓创新。这个过程充满艰辛,需要逢山开路、遇河架桥,从实践和磨砺中获得真知。唯有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才能走出困境,攀登科学高峰。同时,科研创新需要走一条自主可控的道路,只有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掌握高效的科研方法,才能不断取得突破。
从博士阶段开始,我的研究方向集中在高分辨雷达成像。近年来,随着相关理论和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已经获得大量地物场景和重点目标的高分辨图像,然而准确高效的图像解译还面临诸多技术瓶颈。针对重点目标检测识别的需求,我带领团队在该领域开展深入系统研究。经过无数次夜以继日的集成攻关,我们最终完成了算法设计、框架搭建和软件平台开发,实现了成果转化落地,并在“天智杯”“中科星图”等国内顶级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虽然整个研究过程经历了各种挑战,常常到凌晨三四点还在编写程序、调试代码,但是我们始终坚持不懈,积极开拓进取。当所提方法获得准确的检测识别结果时,我感觉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记者:我国著名的电子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保铮是您的导师,他对您的科学探索之路有哪些影响?
白雪茹:17年前,保铮教授带领我走上了雷达成像的科学探索之路。面对雷达成像领域的诸多困难和挑战,保老师当时虽然已是80岁高龄,但仍然每天八点准时来到实验室,带领我们读文献、推公式、看数据。他不仅用渊博的知识、敏锐的思维和深刻的洞察力为我们指明方向,而且用科学研究的严谨态度和孜孜不倦的进取精神告诉我们:创新成果不是等来的,而是拼出来的、干出来的。虽然恩师已经永远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音容笑貌仍然历历在目。他科技报国的情怀,求真务实的精神,脚踏实地的作风,始终激励着我们不断努力前行。
记者:2022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给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回信,勉励青年学者大力弘扬留学报国的光荣传统,以报效国家、服务人民为自觉追求,在坚持立德树人、推动科技自立自强上再创佳绩。作为留学归国青年学者,您对此有什么感想?
白雪茹:博士毕业后,我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从事机器学习的基础理论研究,其间,如何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用先进理论解决困扰多年的低信噪比成像难题,一直是我探索的方向。结合这段访学经历,我对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感触良多,青年学者唯有将自身发展与科技报国紧密结合,在专注中开拓,在创新中凝练,才能在基础科研和工程应用中取得突破,为国家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
记者:目前,欧美等国在高分辨雷达成像和雷达目标识别领域对我国实行严格“封锁”。您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实现高科技自立自强?
白雪茹:我们必须通过自主研发实现自主可控。在科学研究过程中,我很注重理论的先进性和技术的实用性,并且始终坚持通过先进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切实提升我国雷达的信息感知能力。例如,在稳健成像处理系统研制过程中,我们首先根据用户需求和雷达边界条件,明确各类目标成像面临的难题,进而从分析稳健成像对应的物理机理出发,揭示其中隐含的阵列流形规律,并通过设计优化目标函数,提出稳健高效的成像方法。在此基础上,我们结合算法的特点,通过设计高算力的国产化专用异构平台,实现其进程级与线程级并行处理,并开发了自主可控的高性能稳健成像处理系统,获得了重点目标的高质量成像结果,其核心成像指标优于国内外同类型设备的性能,现已应用于10余部宽带雷达,显著提升了我国雷达的信息获取能力。
记者:科学研究是一条充满寂寞和艰辛的道路,能谈谈您印象或感触最深的科研经历吗?
白雪茹:在成果落地转化,调试成像处理系统的过程中,时间紧、任务重,团队常常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当疫情来袭,飞机、铁路等停运时,我们日夜兼程,驱车几千公里前往边疆开展成像处理工作。大漠戈壁沙尘暴来袭,大家在漫天黄沙中调试系统,嘴里经常满是沙土。大海上,团队成员克服严重晕船等身体不适和平台颠簸等挑战,成功解决了复杂目标运动补偿难题……回想起这些经历,在泪目的同时我更是充满自豪,因为我们的足迹遍布祖国大地,不仅丈量了祖国壮丽的山河,更是谱写了我们青春的华章。这些艰苦奋斗的日子,不仅是对我们走向远征之路的激励,更是我们凝聚力量、攻克难关的宝贵精神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