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9年开始,河北省沧州市第二中学就着手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把该项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2012年,学校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和落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文件精神,继续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历时20余年,学校在增强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指导思想与工作制度
学校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以发展性心理辅导为重点,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开发心理潜能,提高综合心理素质,自主发展,塑造健全人格。学校在实践中完善系列工作制度,如《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咨询工作守则》《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等,科学规范开展工作,建立起良好的监督、评估和反馈机制。
打造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团队
学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和学生心理社团,形成以学生发展中心心理辅导教师为核心,班主任、优秀教师、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养骨干教师,带动全校教师有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学校要求班主任定期参加心理培训,学习心理教育教学知识,把对班主任的心理培训渗透进每月一次的班主任例会中,帮助班主任巩固心理学知识,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
学生心理社团属于学生心理互助组织,以“自助、助人、互助”为原则,坚持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引导学生关爱自我、服务他人、健全人格、共同进步。
关注教师心理健康,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职工活动,如“趣味运动会”“青年教师赛课”“教案评比”等,丰富教师业余生活,释放教师工作压力,提高教师幸福指数。
优化团体和个体心理辅导
学校设置阳光驿站,如心理办公室、个别和团体辅导室、心理沙盘室、放松室、宣泄室等;购买心理健康测评软件、团体辅导箱、团体活动桌椅、心理自助终端、宣泄器材、放松椅;配备心理健康教育类图书及报刊;布置微笑照片墙、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展示墙,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学校在国家教育部门印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思想指导下,开发出包括高一新生适应、自我探索、生命教育、学习心理、人际交往、情绪调节、青春期心理教育、职业生涯规划等多个主题的校本课程。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针对不同年级学情,设计新生适应、突破自我设限、减压放松、增强自信、人际交往、应对挫折等不同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学校定期举办心理讲座,如《从心开始扬帆起航》《学习策略》《女生悄悄话》《新高三我该怎么做》《专注学习拒绝心理内耗》等。
每年3月,对高三学生进行3轮专题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达到最佳应考心理状态;12月,组织高一学生进行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举办校园模拟招聘会,引导学生科学选课走班;拍摄心理健康教育访谈系列专题片《让浮动的心灵靠港》,运用心理学原理,帮助学生化解学习生活中的心理困惑。
学校秉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做好学生心理个案辅导工作,对高一新生开展心理测评,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及时发现可能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并进行干预;与班主任联系,为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提供咨询,或转介到心理诊治部门;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课余主动与学生交流,及时疏导;每周一至周五下午,学校开放心理辅导中心,学生可以自主前往咨询;设置心理咨询信箱,通过会谈、心理测评、沙盘、放松、宣泄等形式,为学生提供服务,引导学生走出心理困境,健康成长。
学校还结合励志教育,举办各种心理训练、人格培养活动。例如,在母亲节、重阳节、教师节,举办“孝敬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心和感恩之心;高一新生参加军训开展适应性训练,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纪律意识、自主管理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利用校园橱窗、电视网络、校园广播、国旗下讲话等多种途径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在每年一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中,通过展牌、“感动心灵”摄影评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成果展示、观看心理影片等,向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树立心理保健意识,提高心理调节水平。
健全心理教育和人格教育
2023年,学校和沧州市中心医院联合搭建“家院校”平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校医间的沟通研讨,利用座谈会、经验交流会、科普讲座等形式,对师生、家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召开家长会,密切家校联系,提高家长的心理健康和家庭教育水平。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建设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的需要。沧州市第二中学将继续致知力行,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健康人格,树立正确“三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韩宝祥 郑锦侠 佟瑞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