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码观看视频 |
教育本质上是影响,是一个生命影响另一个生命的过程。其中,师生关系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育的质量。在师生关系的构建上,教师是事实上的主导方,所以应以主动的姿态构建师生关系,构建一种双向奔赴、相互支持、彼此成全的关系。我认为可聚焦三个动词去做。
看见——好的关系始于彼此看见
看见不等同于看到,对于教师,这种看见应当带有教育属性,具体来说:
我们当看见孩子的天性和这个阶段的共性,这样就容易分辨一些问题是个体的还是共性的,进而能分辨这是问题还是现象,不但能够厘清方向,还容易生出平和与从容。
我们当看见孩子的独特性,这样就能欣然接受甚至珍视孩子们的差异和不同,用审美的眼光看待“这一个”孩子。
我们当看见孩子的努力,当一个孩子发现自己的努力被看见,就会大大增加动力,愿意开足马力继续奔跑。
一个教师若能从教育学的意义上“看见”学生,孩子们便会感受到教师的“在”,并会期待教师一直“在”。
懂得——这是一切关系进阶的基石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心灵密码,我们要做的是去深度了解一个个孩子,进而理解,然后懂得,这样才能一步步破译这个密码,建立起“我和你”的亲密关系。
教育中,我们当努力体会并懂得孩子的好,也懂得一些孩子的痛,尤其是一些隐蔽痛点,如家境贫寒的隐痛、身体缺憾或疾病的隐痛、缺失父母之爱的隐痛等,懂得孩子的隐痛就不会去生硬触碰,并愿意去护其周全,乃至愿意去创造契约引导孩子走出心灵的枷锁变得强大,这样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师生关系必定是牢固的。
懂得,是一种无声的温柔,本质上是一种深广的悲悯,这种蕴含温柔和悲悯的懂得具有隐蔽性,却更具力量。
蓄养——在日常的细节里蓄深养厚
好的关系的建立,绝非一时之功,靠的是长期缓慢地“养”。一个“养”字,意味着心血、投入、专注和期待,愿意在时间的洪流里,做个坚定的长期主义者。
教育中,我非常重视借助日常细节实现师生情谊的循环递进:每天早上,我会一一回复孩子们的家校联系本;每天中午,我会为孩子们打饭;每周五,我会对着花名册一一回想这一周与他们相处的细节……在教育的世界里,不要小看任何一个含有积极意义的细节、哪怕是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搞怪的表情,都可能是拉近心理距离的秘密武器。
当然,种种技巧的背后是爱、真诚和善意,这些才是好的关系的“根”和“本”,唯有强根固本,才能让情谊之树枝繁叶茂。
(作者系浙江省杭州天杭实验学校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