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8月30日 星期三
伊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坚定文化认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张小鹏 张应平

    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伊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全面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3·18”重要讲话精神,紧扣文化认同这一核心,持续深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着力培育大学生文化认同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文化润疆工作向纵深推进。

    坚定文化认同,夯实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之基

    文化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只有正确认识文化认同的重要性,扎实开展基于文化认同的思政教育顶层设计,才能夯实培育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

    学院积极参加高层次教学研讨会,与来自全国各高校的思政教师共同探讨如何善用“大思政课”铸魂育人,着力推进“大课堂”“大师资”“大平台”等“大思政课”建设工程,为进一步坚定文化认同理思路、明方向。联合伊犁州大中小学开展地方思政课教学示范及教学经验分享交流会,明确在今后的教学科研中要立足课堂教学主渠道,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思政理论课教学质量,及时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融入地方史教学。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着力打造自治区教育系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与实践基地、思想政治通识教育基地等思政教育的鲜活抓手,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以体验式、具象化的举措增进文化认同,培育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扎实推进文化润疆。

    强化理论教学,优化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之策

    思政理论课教学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阵地,是坚定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渠道。高校思政教育应当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立足课堂教学主渠道,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思政教育理论课,及时把文化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融入教学体系,同向同行、协同发力,提升思政理论课的针对性与实效性,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指导和培育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生力量。

    学院开展“青年学子联学联讲”专题讲座,通过“青年讲给青年”的形式,让青年宣传青年,青年带动青年,使师生对文化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连续开展多届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结对课程思政帮扶活动,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大纲评比活动,促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让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有机融合,讲深、讲透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相关内容。

    创新实践教育,丰富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之径

    实践出真知,社会实践是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高校既要开展课堂理论教学,又要注重社会实践教育,科学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实现对课堂理论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丰富和扩展理论教学的内容,用同向同行的教学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引领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把对党和国家的真挚情感融入实践,坚定文化认同、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学院加强大学生解说团、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研习社等社团组织建设,成立“感悟思想伟力,汲取奋进力量”团队,在伊宁各社区开展系列宣讲活动。宣讲团紧扣群众关切点,析事明理、解疑释惑,将理论宣讲与学校思政课程相结合,将党的理论带到基层传播给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探索党支部和社团共建新成果,学生第一党支部依托学校实践育人基地(“三园两廊两基地”)积极开展文化润疆育人实践,高质量完成以大学生解说团为载体的学生第一党支部“全国样板党支部”创建培育工作,并获评自治区“五个好”标准化规范化党支部示范点。

    打造优秀文化,营造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之境

    高校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基地,要着力打造优秀校园文化,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将共同体文化精髓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之中,融入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引导学生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自己的理想与祖国、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自觉将爱国精神转化为报国行动。

    学院开展“弘扬传统文化 欢度端午佳节”“三进两联一交友”等一系列文化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民俗的独特魅力、增强文化认同和自豪感。举办“诵读中国”经典诵读大赛,在深化全民阅读活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进一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铸牢师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举办“民汉一帮一”师生联谊活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和着力点,创新载体、丰富内容,各民族师生同唱一首歌、同跳一支舞,营造了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浓厚氛围,让民族团结进步的种子深深根植于各民族师生心田。

    扎实开展教研,激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之力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教乃研之基础,研乃教之利器。”科研是高校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更是高校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只有高度重视教学科研工作,多措并举打造一支结构合理、基础扎实、专业水平较高的学术队伍,团队才能始终保持对思政学科建设的极高热情与较强研究能力。

    学院分别邀请多所高校的教学名师、教学专家作专题讲座,用学术领域的前沿动态更新教师的教学设计理念,提升教师的教研热情和教学水平。着力引导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深入思考新时代的大学生培育工作,先后获批“‘一带一路’背景下新疆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等多个科研项目。不定期举办“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课程的教研活动,组织教师交流经验,既有深度的理论性思考,又有实际教学经验的分享;既增强了教师讲深、讲活、讲透思政理论课的信心,又提升了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张小鹏 张应平)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