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2023年08月26日 星期六
哈尔滨工程大学凭借“三海一核”硬实力,探索“新工科”建设新路径——
培育船海领域卓越工程人才
本报记者 曹曦 通讯员 金声 胡莹洁

    在哈尔滨工程大学校园里,有一片杏林,这是70年前创业者们栽种的,寓意“为党为国育英才”,如今已然枝繁叶茂。从“哈军工”到“哈船院”再到“哈工程”,无论校名如何变更,不变的是人才培养的初心,一批批铸造国之重器、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奋斗的卓越人才从这里走向祖国各地。

    作为一所行业特色型“双一流”高校,哈尔滨工程大学多年来一直坚持“新工科”建设,不断创新求变,凭借在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开发、核能应用“三海一核”领域的强悍实力,立足自身办学特色与优势,瞄准新兴产业新需求,探索出了“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打破学科壁垒,设立全国首个智慧海洋技术专业

    “‘新工科’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么培养?只有想明白了,才能做明白。”哈尔滨工程大学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耿敬拿起一份《哈尔滨工程大学“新工科”建设专项行动方案》,她介绍,学校2017年与国家同步开始探索“新工科”建设,这份经过深思熟虑的行动方案是推进“新工科”建设工作的有力抓手。

    2021年9月,哈尔滨工程大学未来技术学院成立,校长姚郁担任学院院长。“我们成立未来技术学院,目标就是培养引领海洋未来技术发展的科技领军人才。”耿敬说。

    未来技术学院的专业设置充分体现“打破传统专业学科壁垒”的特点,其中智慧海洋技术专业更是全国首个。“与传统的海洋工程类专业相比,智慧海洋技术专业特别强调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设置海洋智能感知、海洋大数据、海洋智能系统3个交叉学科方向,这也促使我们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改革创新。我们从各专业选取了一批优秀教师作为授课教师,在学生打好学科基础后,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方向,带着交叉学科的思维进行研究。”哈尔滨工程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常务副院长张勇刚说。

    被智慧海洋技术专业吸引,蔡易楠成为未来技术学院第一批60名新生中的一员。在这里,他发现,不仅专业是新的,教学模式与课程内容也都是全新的。

    未来技术学院探索实践书院制、导师制、学分制,创建通专融合、学科交叉、本博贯通培养模式,以项目化教学、挑战性学习重构教学模式,以综合化、非标准、过程化考核重构学生评价机制。

    “未来技术学院的各种‘新’,让我有了触碰未来的感觉。”2021年被哈尔滨工程大学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录取的陈浩楠,在大二时通过严格的二次选拔进入未来技术学院。

    “变革”“变化”是张勇刚最直接、最深刻的感受。“等到具体做起来才发现困难重重,怎样让创新的理念落下去、站住脚?这些都没有可借鉴的经验,就是摸着石头过河,边想边做边总结。”张勇刚说,变革的过程是艰辛的,但慢慢体会到了“示范区”带来的幸福感。

    “两年的时间,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了,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创新能力也提升了。”张勇刚认为,新的人才培养体系更能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

    在哈尔滨工程大学,南安普顿海洋工程联合学院、智慧海洋未来技术学院、国家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是学校推进“新工科”建设人才培养改革创新的“示范区”和“试验田”。

    “这3个人才培养改革‘示范区’应时、应势,分别面向船海领域国际创新人才培养高地、未来的海洋工程领域科技领军人才培养高地和船舶工业软件自主创新人才培养重要平台。学校从这3个突破口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引领‘新工科’建设高质量发展。”耿敬说。

    16个学院的200多名教师扎进“新工科”课程改革

    2020年9月,中英首个船海特色合作办学机构——哈尔滨工程大学南安普顿海洋工程联合学院开始招生,河南籍考生张隆源成为该学院140名新生之一。“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在船舶海洋领域的研究达国际领先水平,哈工程也是拿出最优质专业,两校联手可谓是强强联合,非常契合自己的学业目标。”张隆源说。

    从联合学院到未来技术学院,“新工科”课程的改革与建设是“大工程”,全校16个学院的200多名教师积极参与进来。

    “我们4名教师用了一年半时间,打造了‘电气电子系统’课程,这是目前建设成熟的一门大类平台课程。”哈尔滨工程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副教授于蕾说,从大一到大四的传统课程内容都有涉及,重点在于为学生建立一个系统的概念。一旦电子系统的知识架构建立,学生可以将其应用于不同场景中。

    目前,像“电气电子系统”这样建设较为成熟的大类平台课程共有5门,都开始在全校范围内试行。

    与传统课程相比,这些课程口径宽、知识覆盖面广,主要是培养学生们认知世界、分析问题、阐释客观规律、贯通各学科知识的能力,使其形成系统化和体系化思维,成长为复合型人才。

    “‘新工科’的课程变了,教师变了,学生变了,课堂也变了,教师教给学生的不只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了解如何获取知识和怎样实践运用,而这些能力的培养远远胜过教会学生多少个知识点。”于蕾说。

    在未来技术学院,课程都是项目制的。“新课程对于学生的能力培养十分重视,从教材到教学内容,从研讨到考核试题,都在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可迁移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参与课程构建的教师们有着相同的感受。

    “推倒重来并不容易,刚开始建这门课时,花了两个月时间,也没摸着门道,那是一场‘外科手术式’的课程结构变革。”说起课改,“设计与计算”课程负责人之一、机电学院教授史冬岩记忆犹新。

    教什么?怎么教?课程组决定从最根本的教学理念上找原因,课程负责人应丽霞和史冬岩提出了跨学科课程建设的方案。在未来技术学院新课程“工程系统设计”的建设中,史冬岩进一步明确了“新工科”课程建设的“本土化”——结合哈工程自身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进行有特色的融合和创新。

    一次期末考试的试题让大三学生曹元驹至今记忆深刻:“那是一张全英文试卷,以设计一艘豪华游轮为背景,涉及3门课的内容,如果不能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解决不了实际工程问题。”

    “教师的幸福感来自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探究精神,以及带给他们的变化,看着学生成长和成才。”两年来,张勇刚和未来技术学院授课教师们有着相同的体验。

    给学生一个怎样的未来?“我们着重培养学生的这些特质:强烈的报国情怀、探索未知的好奇心、把握未来不确定性的能力、引领技术创新的能力、跨界整合的能力、统领团队的能力、终身自主学习的能力、深厚的文化底蕴。”姚郁说。

    在实践中解决技术难题,学的理论知识就活了

    “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反映学习效果,考试不能再是简单的公式推导和计算,学生们必须将学过的知识点综合应用来解决一个复杂问题。这样的考核方式更能科学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热流体”课程负责人、核学院院长谭思超说。

    依托学校重点实验室的相关设备,“热流体”课程的学生们以小组形式相互协作完成实验。为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谭思超提出了“共享”的概念:“学生的学习不能拘泥于课堂,实验室的门全天候开放,学生们可以随时来做实验。启发式的问题和便利的实验条件激发了学生探索的兴趣。”

    “学院很重视实践项目的教学,鼓励我们从做中学、在学中做。”蔡易楠体会真切,“实践中解决技术难题,学的理论知识就活了,这些实践项目也帮助我不断试错,找到最适合也最喜欢的发展方向。”

    为了做深做实教学中的实践环节,联合学院面向所有学生创新性推出了“科创引导计划”,以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要求为引导方向,通过科研启蒙、学术培训、专业研讨等形式,引导学生从兴趣出发,将所学知识与专业结合,学以致用。

    “学院会为我们每个学生配备学业导师,对我们进行研究计划起草、论文写作等方面的系统培训和毕业设计指导,引导我们严谨标准地开展科研。”得益于学院鼓励科创的氛围与支持举措,曹元驹参与的“海底碳封存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渗漏点主被动声学监测技术研究”课题在“国创计划”中获得优秀结题。

    未来技术学院与哈工程水下智能研究院开展体系化合作,依托国家重大工程项目论证负责人团队,为大三学生开设项目制课程。“团队围绕专业方向领域,反向设计课程,同时指导学生参与到项目实践中去,实现科教深度融合。”张勇刚说。

    目前,哈工程构建了进阶式实践育人平台,完善“新工科”实践育人体系,实现理论与实践有效衔接、工程与社会无缝对接。学校已获批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首批教育部—华为“智能基座”建设高校等。

    本科生院副院长刘海波介绍,学校打造了包括研讨式教室、沉浸式教室、全景教室在内的267间智慧教室,并实现“教育资源云”智慧教学环境平台全覆盖,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学校以‘新工科’建设作为‘先手棋’,主动呼应时代的召唤,在高等教育质量革命浪潮中贡献哈工程力量,是学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姚郁说。

    “大工至善,大学至真。”多年来,哈工程在专业内涵建设上取得了新突破,新增6个“新工科”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3个,所有招生专业“非新即金”,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专业累计17个,位居黑龙江省内高校首位、全国第12位,逐步形成了学校本科人才培养能力新优势。

    花香四溢。校园里3万名在校生如同杏树一样,茁壮成长、根深叶茂。

    “立足创建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定位和‘视野宽、基础厚、能力强、素质优、重创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秉承‘一切为了学生成长、教授就是大学、办学就是办环境’的办学理念,锚定国家科教兴国、创新驱动发展和海洋强国战略,致力于培养具有报国情怀和引领未来技术发展潜质的船海领域卓越工程人才,全力推进‘新工科’建设高质量发展,绘制了‘哈工程范本’。”哈尔滨工程大学党委书记高岩说。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