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一个人成长与发展的主阵地,社会是个体综合素质的检验场,学校是学生知识体系与品德体系学习的主战场,三个维度平等且需要互相补充、互相支持。为了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充分发挥家庭、社区和学校各自的教育功能优势,真正实现学生差异化成长,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毓璜顶小学经过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探索形成全新的“全息式家校社融合体系”。7年来,广大教师自我提升的积极性大大提升,家庭中的亲职者责任意识增强,学生社会情感能力普遍提高,社区中的优质人力物力资源同步融合到整个教育体系中,同管、共育、共成长的家校社育人生态逐步形成。
综合培优
共同构建全新课程模式
学校地处城市中心区核心地段,周边部队、医院、文化场所、综合商超聚集。经过20年的发展,学校在家庭教育层面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分别是2007年以前的“家长学校”、2007—2017年间的“家校社协同”和2017年以后的“家校社融合”。经过长期探索实践,在学校看来,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Robert S.Kaplan与David P.Norton提出的“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card,简称“BSC”)核心思想可以与开展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过程相类比,注重从使命、价值观、远景与战略出发进行管理和评价,强调发展与长远成效,内容相互联系,实施角度多样化。
基于此,学校总结近7年的经验,与鲁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专家合作,构建了基于BSC核心思想的全息式家校社融合体系模型。其主要特点是融合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人力、物力、教育材料、信息等资源,以“满足社会需求的综合素质优秀小学生”为长远目标,使三者形成合力,共同构建一套全新的课程模式。融合的本质在于三者是平等、相互补充的。
转变突破
分层打造实践典型案例
实践是检验理论的最好证明。首先是教师理念的突破。从以学校为主导转向家庭、学校和社区同管、共育、共成长,因为影响到原有的教育教学规律,这对所有参与者都是一个很大的冲击,教师和亲职者最初的抵触情绪比较大。随着工作逐步深入,学校项目团队以不同学科的骨干教师为突破点,以点带面,经过一个或几个学期的实践,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堂教学和主题活动逐渐赢得了学生的喜欢。一些教师的课走出学校、走进家庭和社区,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学生的精神状态、学习动力、社会情感能力等都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升。学校通过统筹以年级为单位,成立了教师成长沙龙,每周一次,每次一位教师当分享人,大家通过朋辈间的案例督导相互取长补短,让广大教师尽快转变“角色”。同样,通过让家长参与到教师的课程中,也使家长身临其境地看到了学生的积极变化,从而接纳了这一新的理念。
协同创新
融合全息呵护学生成长
“同管”是前提。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区生活都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主次之分,应该共同管理。学校立足家庭、社区和学校共同参与教育的理念,形成了“基于BSC核心思想的家校社融合全息式课程建设五维模型”。教师、家庭亲职者和社区施教者以这一模型为基础构建各自的课程,共同履行对学生的教育。
首先是设置同管课堂。将学校的课堂教学目标和过程分享给亲职者与社区机构,要求他们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相应的同管课堂,根据学生的差异性需求,补充学校课堂的不足。例如,学习写作文,课堂教学的“会写”、家庭微课堂的“明理”、社区练课堂的“会用”,三者既相对独立又互为补充。
其次是设置同管队伍。学校安排每个级部每天有5名家长到校当“值勤教师”,从学生上下学、组织课间活动到每节课的课前准备,每名学生的作业批改、每个问题的处理等,家长根据自己的时间分配不同的任务,共同参与到班级管理中。
再其次是设置同管家庭。针对特殊家庭的问题,组织班级中其他家长共同参与管理,在时间、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提供支持,不让一个家庭因为“无能为力”而掉队。
“共育”是关键。家校社是否真的能够形成教育合力,关键看“共育”成效。学校以BSC核心思想中的多角度、多样化、相互联系的综合评量为指导,以“打破课程界限,打破授课者界限,打破课程组织形式”为抓手,形成了“家校社融合全息式课程实施模型”,积极开展家校、校社、家社闭环互动。
认真开展家校互动。开设“爸爸妈妈开讲了”课堂,让学生家长参与授课,充分挖掘优秀家长资源实施共育,军人、医生、专业人才、民间艺人等多个角色,弥补了学校人力资源的不足和结构性缺编,让课堂变得更加真实有趣、贴近生活。学校将每年5月设置为“造家校合育平台,助少年心灵成长”特色活动月,主要通过在不同年级开办不同主题的活动,分别在家庭、学校、社区设置规定学习任务情境,或解决一个课堂中没时间完成的任务,或增加一种职业体验,并适度开展过程教学管理,作为一次家校社融合全息式课程实施的集中展示。
广泛组织校社互动。充分挖掘社区优质资源,努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学校与相关部门合作开设了“红色国防课程”,邀请现役军人现场讲授,将真实案例生动鲜活地展现给学生。另一方面也让学生走入军营,身临其境体验军人生活,感受书本上的故事。与周边医院合作开设“小小门诊室”课堂,将学生的健康课设在医院,通过直观演示,让学生了解医学常识。
积极引导家社合作。与周边少年宫、文化馆、博物馆合作开设“小小音乐家”“非遗面塑课”“国韵添香美术课”等社团课程,让更多孩子参与其中,同时也加大优质特长生源的挖掘,进一步搭建好社团与家庭的沟通桥梁,让有潜力可挖、有特长可塑的好苗子接受更加专业的培训、拓展更加丰富的技能,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应。
“共成长”是落脚点。新模式对教师、家庭中的亲职者和社区施教者都提出了新要求,这需要各方合力与学生共同面对共同成长,进一步提高胜任力。学校组建“毓璜顶家长天团”,邀请部分家长中的大学教授、医学博导、军事专家、非遗传承人、文艺家等到校授课,构建形成“115+E—Learning”培训模式,每月一主题,每次在不同年级中选5个班的家长线下参与,其他家长线上参与,为学校教师、家庭亲职者及社区施教者的成长提供了新的渠道,提供了高质量的培训内容,也节省了不少培训支出。
(李忠伟 纪学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