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之郡,常州为大”,江苏省常州市不仅拥有旖旎的自然风光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是江苏教育的一块高地,区域教育综合实力雄厚,礼嘉高级中学就坐落在这片热土上。多年来,学校致力于“教好每一名学生、成就每一位教师、幸福每一个家庭”,不断擦亮“致和教育”金名片。
礼嘉高级中学始创于1952年,曾受到江苏省政府部门嘉奖,现为江苏省三星级普通高中。2004年至今,16次荣获武进区高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工作一等奖。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为高标准实现“内涵丰富,特色鲜明,质量一流,师生共进”的现代化四星级普通高中的发展愿景,在学校“致和”校训的引领下,坚持“厚德尚学,弘毅达道”的办学理念,努力培养“身心健朗,德才兼备,特长鲜明,多元发展”的学生和“富于爱心,勇于担当,乐于实践,敢于创新”的教师,全面提升学校育人质量。
70多年的历史赋予了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近年来,学校从国家基础教育发展全局出发,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使命,面对新高考和新课程改革,学校以建设普通高中课程基地为核心,以教学改革为抓手,以科学化管理为支撑,全面推进育人方式变革,促进学校办学水平与教育质量向更高层次提升和跨越。
实施课程改革,优化课程管理
近年来,礼嘉高级中学着力提升教学质量,特别是课堂教学质量,并以此为突破口,通过课程改革和教学创新,引领学校发展,不断提升办学质量。
学校大力开发实施校本课程,建构起“致和”课程体系。学校以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两大要素为重点,根据国家课程方案和学校实际,构建“致和”课程体系,通过“和乐共济、五育并举”的“和乐课程”和“学教一体、知行合一”的“和学课堂”,培育“身心健朗,德才兼备,特长鲜明,多元发展”的礼中学子。
“和乐课程”由“和善课程、健朗课程、乐智课程、五云课程”四部分构成。“和善课程”以常州市学生品格提升工程项目为依托,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党建、思政和德育等课程,具体包括思想政治、劳动教育、生涯规划、班团家校、游学实践等课程;“健朗课程”以江苏省体育与健康课程基地建设项目为依托,构建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包括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和特需性课程;“乐智课程”以国家课程中的文化课程、活动课程为主体,进行校本化开发和实施,包括人文素养课程、科技素养课程和活动素养课程;“五云课程”以常州市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为依托,构建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的“五云课程”体系,包括格致课程、乐艺课程、家学课程、国政课程和知行课程。
优化课程管理,有利于提升课程实施水平。礼嘉高级中学一方面加强课程管理与研究,制定了《武进区礼嘉高级中学“和乐课程”建设方案》,进一步规范各类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和评价。由教学研究处负责,组织力量加强对各课程开发实施的指导、监管和评价;由各学科教研组负责,组织教师深入研究各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方式,努力提高各课程的品质和实效,提高教师课程建设的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加强选课指导。组织教师编制国家选修课程、校本选修课程和社团课程的目录与简介,印发给学生,每学期期初由班主任负责,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专业发展方向确定选修项目。此外,学校专注于加强课程评价和学习评价。由教学研究处负责,每学期期末对校本课程的研发和实施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总结评价,并提出整改意见;对责任教师开发和实施课程的态度、水平、实绩进行一次考核评价。督促、指导各责任教师做好学生的校本课程学习评价,在每门课程结束时,以笔试或作品展示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效进行检测考核,给予相应的学分,记入学生档案,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建设“和学课堂”,深化教学改革
近年来,学校以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全面提高教学品质为目标,以深化“和学课堂”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推进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式,使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学校不断优化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教一体、知行合一”的“和学课堂”教学改革,师生共同创建和谐快乐的课堂氛围,形成以“任务导学—探究实践—互动生成—迁移评价—总结反思”为基本教学流程,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创造性学习的课堂范式。“和学课堂”以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为宗旨,努力创设“探究的课堂、活动的课堂、合作的课堂、开放的课堂”,通过“问题导学、探究自学、小组合学、指导展学、高效拓学、当堂评学”6个模块,促进师生对话交流、动态生成、合作共享,实现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协同发展,从而获得符号理解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信息搜索与整理能力等多项学习者必备的关键能力。“和学课堂”具体包括“立德课堂、行健课堂、乐学课堂、习养课堂”四大类课堂,分别与“和善课程、健朗课程、乐智课程、五云课程”相对应,根据课程的不同类型和课堂的不同形态,构建不同的课堂实施策略和措施。
切实加强课题研究。学校每年都组织骨干力量,紧紧围绕教育教学实践,不断探索研究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将课题研究与教育教学改革紧密结合。学校认真落实课题管理制度,将课题组与教研组紧密结合,根据教育教学实践开展教科研活动。目前全校在研区级以上课题17项,其中学校层面有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在问题解决中培养农村高中学生知识获取能力的策略研究”和常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基础教育综合改革专项课题“农村普通高中体育拔尖人才培养研究”等2项课题。数学、英语、物理、政治、地理、体育都有正在研究中的区级及以上课题,物理组有1项国家级别课题和1项省级课题,数学组有5项区级研究课题;3个年级组针对本年级的不同学情,开展了各自的课题研究;23位教师有自己的个人校级微型专项课题研究。切实加强课题研究,促进了“和学课堂”教学改革,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加速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实行科学的评价体系。“和学课堂”分别从情意投入度、概念建构度与知行协同度三个维度进行评价。情意投入度对应学生学习的真情本质(兴于诗),考查课堂学习中学生能否在场域的融通中生发自身的主动性投入;概念建构度对应学生学习的节文规范(立于礼),考查课堂学习中学生接受学科规范概念整体性建构的达成度;知行协同度对应学生学习的知行合一(成于乐),考查课堂学习中学生能否结合情境独立思考、探索实践,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智慧校园建设加速了礼嘉高级中学信息技术设施的全面升级,学校把学科教学中充分用好信息技术、智能手段作为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式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一是终端使用上的常态化,信息技术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包括课前的教学设计、课中的课堂教学和课后的作业与评价。二是数字资源利用上的常态化,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参考和使用有效资源,设计真实的教学情境。三是精准教学上的常态化,利用极课大数据、小闲智慧系统等对知识点、能力项进行精细化分层。四是教学方式上的常态化,根据实际需要开展线上与线下的混合教学设计,既有线下实体课程,又有线上网络教学,既有线下个别辅导,也通过钉钉群、微信群进行网上答疑。五是教学观念上的常态化,大部分教师已经熟练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把信息技术的使用作为自身观念提升与改变的重要途径与抓手。
强化办学特色,提高育人质量
礼嘉高级中学坚持把加强内涵建设作为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把强化办学特色作为加快发展的根本途径。进一步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特色。学校以学习、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旨归,通过开发和实施具有校本特色的“五云课程”教学改革实验项目,提升师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丰富学校的文化内涵,积淀办学特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五云课程”由格致、修习、家学、国政、知行五大类课程组成,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多学科课程、自然科技素养等相融合,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社团活动等,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着力培育体育与健康教育特色。礼嘉高级中学是江苏省健康促进金牌学校、常州市体育特色学校,并于2022年成功申报江苏省“健朗致远: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基地”。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以学校的优质、特色发展和学生的健康、创新发展为目标,发挥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的优势,实现人才培养的多样化、个性化,提高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学校着力加强体育与健康教育特色建设。
一是以课程基地建设为载体,进行课程物化的立体式体育公园场景架构。依托“互联网+”技术,将各类专用场馆建设升格为融教、学、练、测、评为一体的智能型、多功能互动平台,构建“体健功能实践区”。
二是整体设计主体性健朗课程谱系。厘清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要素,研制体育与健康学科质量标准,组建对标健康心育、性格倾向、体育审美的三类课程包。
三是实施体育与健康三课贯通的系列学程。包括素养大课(以“健朗课堂”为基本范式)、项目创课(以“项目化学习”为主要方式)和技能微课(以“五化教学”为主要特征)。体育与健康教育特色使学生不仅具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思想品德,同时具有积极的精神面貌、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一项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马拉松”。今天的礼嘉高级中学,“内涵丰富,特色鲜明,质量一流,师生共进”的教育愿景越发清晰,在“致和”校训的引领下,在“自强不息,和衷共济”精神的感召下,全校师生踔厉奋发、赓续奋斗,持续推进教学改革的生动实践,在新时代的教育征程中奋楫争先、勇毅前行。
(蒋红卫 怀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