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工业大学作为湖北省重点建设高校,不仅在理工科人才培养方面卓有成效,而且积极面向地方经济发展需求,持续加强英语相关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成效显著。随着翻译技术和语言服务业的迅猛发展,译者置身于崭新的时代语境,对翻译教育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湖北工业大学立项建设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2021293),探究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路径,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高校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
确立新培养目标 “复合应用型+创新型”翻译人才
基于国家对翻译人才的需求,深入分析外语专业教学改革的特点,以语言功底扎实、专业知识全面和国际视野宽广的应用型翻译人才为培养目标。立足区域建设发展实际,采取“外语+专业方向”的宽口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强化外语基础知识、人文素养、信息科学素养、文化自信、家国情怀和世界视野,全面提升语言运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思辨创新能力、从业能力及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能在文化、教育、商务、经贸、金融、外事等各个部门工作的复合应用型、创新型翻译人才。
完善新课程体系 “跨(超)学科专业+行业”翻译复合课程体系
以问题、需求与成果为导向,以“知识、能力、价值”培养为主线,以翻译项目为驱动,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目标,整合优质教学资源,通过跨(超)学科专业的复合课程群,数据驱动,竞赛搭台,构筑翻译资源、创新训练和学科竞赛多元化的课程体系。结合国内外翻译行业的需求,注重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促进翻译人才构建双语知识与文化体系,提升核心素养,满足大学生创新教育的新需求。课程内容重组,并增设不同的训练模块,打造形式多样、虚实结合的课程资源库,设置彰显特色的文化传播、工业与典籍翻译等课程,逐步建立起多层次、立体化的课程体系,以培养出具有良好人文素养、翻译能力及国际视野的综合型翻译人才。
打造新教学模式 “实践平台+政企”翻译实践教学模式
理论教学模式以能力为本位,强化思政,实现课程、教材、教学方法的“三优化”;实践教学模式以应用为指南,有效对接,分类指导,实施课程知识引领、平台模拟实操、基地深入实践的“三结合”。设立翻译实验室,配备先进的翻译设备和软件,打破时空限制,推进“云网数端”一体化建设,积极举办各类翻译比赛、口笔译实践模拟等活动,提供真实的翻译实践环境,提升学生的科技信息素养与团队合作能力;建立对口对路的专业岗位实践基地,开展各类课内外翻译实践项目,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聘请国内外相关行业资深专家,与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推进产学研政一体化,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建设新师资队伍 “多维度+应用型”翻译教师队伍
注重教师学源多样化,聘请校外导师,实施“双导师制”,扩大教师与在校本科生的师生比,进行双语授课,打造多维度“外语+”“金牌”翻译师资。强化校本培训,组织各类线下线上研究例会,更新教育理念,引领科研工作,利用智能、便捷的教学工具,探索利用信息技术,全面支持教师参加各类授课竞赛,以赛促教,以赛促研。结合学校特色优势,以课堂教学为依托,构建有效课堂,实施课堂展示,进行实践验证,助推教师队伍建设,打造文理兼具的一流翻译教学团队。
实施新评价机制 “多评价主体+多元化测评”翻译考核评价制度
加强教学评价机制改革,完善翻译质量标准建设,教师、行业导师、行业机构、学生多评价主体参与,营造良好的翻译教学评价运行环境。变革翻译考试评价体系,以科学的翻译评价为导向,结合学生自我效果评价、教师评价、生生和师生互动评价等过程性评价与测试、考试等终结性评价,形成多渠道翻译质量评估框架,教学评价面向过程,突出能力,形成多元化测评评价机制。重视翻译人才市场及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反馈评价,构建校内校外相结合的科学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实现翻译领域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着力为社会输送复合型、复语型和高素质应用型中译外创新人才。
走进数智新时代,高校翻译人才的培养应坚持“中外多语,强强争优,校地携手,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深刻把握外语个性化、大规模教学的改革发展新形势,新文科、产学研、创新型“三位一体”,着力加强教学资源建设,主动融入数字化建设,健全保障机制,强化实践环节,智慧创新、赋能、育人,促进毕业生在翻译行业和相关领域的就业率增长,充实我国人才储备,讲好中国故事,为世界读懂中国作出贡献,助推中国走向世界,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
(白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