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教改风采
2023年07月28日 星期五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成立40周年座谈会
暨人民教育出版社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
国家图书馆、中央美术学院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仪式在北京举行
编研一体 学术立社
顾明远 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
王春法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
韦志榕 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人民教育出版社原总编辑、 课程教材研究所原所长
张东刚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
吴为山 中国美术馆馆长
熊远明 国家图书馆馆长
高洪 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

    7月20日,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成立4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会议总结了40年来课程教材研究所立足课程教材建设取得的成果,围绕如何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适应时代要求的精品教材展开探讨,发布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百年教科书整理与研究”系列成果。会上,人民教育出版社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国家图书馆、中央美术学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人民教育出版社原总编辑、课程教材研究所原所长韦志榕,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国家图书馆、中央美术学院等有关单位领导作交流发言。

    顾明远 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

    40年前,我国教育百废待兴,恢复中小学教学秩序首先要有一套完整的教材。党和国家非常重视教材的编写,国家领导人在国家外汇紧缺的情况下拨款10万美元,从国外引进教材,并为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题名。可见当时党中央对教育的重视。课程教材是教育工作的核心,课程的设置体现了国家意志、时代特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都要通过课程来实现。教材是课程的具体载体,是教育教学的内容,学生通过教材获取知识、发展思维、掌握技能。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是打好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是走向社会的基础。课程教材关系到学生一生的发展,也关系到人才的培养,编写一套好的教材是教育的基础工程。同时,课程教材的开发是动态的,要根据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创新,不断充实优化教材内容。因此,课程教材的研究永远在路上。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成立以来,积极开展课程教材研究工作,先后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研究的一系列重点项目,为国家制定课程教材政策提供了支撑。课程教材研究所开展了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教法研究,紧密联系新课程改革,编写符合中国实际的教材,并组织课程教材专家对新课标、新教材进行了解读,帮助基层教师理解课程标准、掌握教材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为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为教育质量的提高作出了重要贡献。课程教材研究所始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出版了杂志《课程·教材·教法》,传达了党和国家关于课程教材建设的政策,介绍了国内国外课程教材研究的新成果,传播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并解读教材的内容,帮助广大教师理解教材和掌握应用教材的方式方法,介绍和推广基层学校使用教材的新经验,为提高教育质量做了大量工作。

    我也参加了课程教材研究所的一些工作,特别是参加了“中国百年教科书整理与研究”的开题和结题工作。在参加课程教材研究所的有关工作中,我认识了一大批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专家,并向他们学习了很多东西,有些专家已经故去,我非常怀念他们。

    今天我国教育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要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培养新时代的创新人才,离不开课程教材的建设。我希望课程教材研究所秉持我国课程教材建设的优秀传统,吸收中外课程教材研究的成果,调查课程教材在学校使用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进,为我国课程教材建设的进一步优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教育的现代化作出新的贡献。

    王春法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围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本、进课堂、进校园”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推动相关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对青少年而言,自觉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对于树立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和正确的价值观,汲取中国智慧、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博物馆来说,如何创新形式载体,让青少年更好地了解中华文明、爱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青少年自觉做中华文明的继承者与发扬者,如何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以更加贴近生活、更加鲜活的方式呈现,有效形成不同教育主体之间的工作合力,应该成为我们共同努力、合作探索的重要课题。

    课程教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课程教材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至关重要,优质的课程教材不仅向学生传递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打造精品教材和高质量教育出版物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支持。博物馆作为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充分发挥教育功能是博物馆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之一。博物馆通过陈列展览这一独特的教育方式,实现了研究成果从专业向大众的转化,博物馆实物性、体验性、寓教于乐的教育特点在青少年教育中的作用尤其重要。

    此次中国国家博物馆与人民教育出版社达成战略合作,有利于形成育人合力,以更为科学、规范、严谨的方法,编写精品教材和高质量文博主题教育出版物,展现国家博物馆143万余件藏品的独特历史文化内涵,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历史观,更好地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

    希望以此次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为契机,依托双方良好的合作机制,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文化教育领域开展更加深入的项目合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教育发展,共同策划、编写一批价值导向正确、文化特色鲜明的高质量教育出版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让我们共同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自强,努力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韦志榕 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人民教育出版社原总编辑、 课程教材研究所原所长:

    衷心祝贺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成立40周年!

    我1982年来到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1983年成立,可以说我见证了课程教材研究所的发展,我们也在其中成长。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价值认同。作教材研究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与生俱来的特质,也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与其他出版社的一大不同之处。教材编写必须建立在研究的基础上,研究课程、研究教学、研究教材本体。我们的研究目标是清晰、明确的。人民教育出版社老领导曾经说过,人民教育出版社是一个有出版资质的研究单位,我非常赞同。将研究作为立社的根本,这是我们共同的价值观。

    二是苦练内功。随着人民教育出版社人员队伍结构的不断变化,如何保持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建设国家队、主力军的品质,是我们不断警醒的问题。继承老一辈研究传统,苦练内功就成为必修课。一方面在教材编写实践中,锻炼编辑们的科研本领,鼓励他们有学术追求,涌现更多的学科带头人;另一方面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研究活动,吸引大家对科研的关注和兴趣,如中青年论文比赛、演讲比赛、说课、微研讨等,使在教材编写出版这个大系统中的每一个岗位都能找到研究课题,提升从业人员的学术素养。

    三是协作共进。我们的研究本质上是实践研究、行动研究,因此一定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课程教材研究所根据区域或学校的教育教学需要,在全国建立了几十个实验基地,本着与实验基地共同“研究真问题、真研究问题”的理念,开展多种主题研究活动,我们从中获得教学一线的经验,解决教材“接地气”的问题,实验基地教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教学改革中遇到的新问题,双方都获益匪浅。同时也壮大了我们的研究队伍。

    四是组织保障。课程教材研究所成立之前,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研究基本是各编辑室各自为战的,对一些共性问题缺乏统一规划的研究,也没有办法承担一些大的教材研究项目。课程教材研究所成立之后,改变了这样的局面,由科研部牵头,一些全学科的教材研究项目得以开展,如教材内容的纵横衔接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中国百年教科书整理与研究”等项目,取得了丰硕研究成果。

    在课程教材研究所未来的发展中,这些好的经验还需要认真总结、发扬光大,尤其在建设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精品教材上再下功夫。我坚信在国家教育部门的关怀下,在集团和合作单位的指导和帮助下,课程教材研究所会创造出更加辉煌的40年!

    张东刚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

    中国人民大学和人民教育出版社都以“人民”命名,由我们党亲手缔造,具有鲜明的红色基因和优良传统,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有着共同的使命担当,在新时代共同肩负着重要政治嘱托和重大使命,为推动教育强国建设承担着光荣职责。今天,双方以纪念课程教材研究所成立40周年为契机,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体现了双方扎实推进主题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高度政治自觉,对于加快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推进新时代教材建设高质量发展,助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团结奋斗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精品力作。两家共同携手牢牢把握教材的政治属性、国家责任,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合作建立大中小学思政教材编写一体化联盟、思政“金课”联盟,合作策划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主题出版,把精品力作有效结合起来,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筑牢教材这一育人“主阵地”。

    二是团结奋斗打造“赓续文脉、守正创新”的精品力作。希望双方深入学习贯彻关于建设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讲话精神,协同讲好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的活故事,在教材中打好中国底色、厚植红色基因,以主体性、原创性教材服务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努力创造新时代的新文化。

    三是团结奋斗打造“勇立潮头、与时俱进”的精品力作。双方紧密对接国家战略需求,紧跟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步伐,以教材建设为载体,以教育出版社会实践基地、科研人才培养基地为平台,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共建人才培养长效机制,构建资源数字化共享平台,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努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未来,中国人民大学与人民教育出版社将继续团结携手,力争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吴为山 中国美术馆馆长:

    教师与教材,共同结合成为我们人生的导师。精品教材是人类文明传承的蓝本,精品的意义在于思想性与学术性、艺术性的高度统一。作为国家美术的殿堂,中国美术馆会积极配合好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好精品教材,在教材编写和教学过程中充分彰显中华传统美学精神,用美提升中小学生的人文素养。

    弘扬中华传统美学精神,教材的编写和教学大纲的制定是关键,从小积累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并将其深化为爱国主义情操,是推进经典美术作品进教材的重要措施。这个教材不仅是美术教材,还有其他各门学科的教材,要把中华美学精神内化为学生的内在力量,让学生在审美阅读中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伟大。

    人民教育出版社是教材编研出版的国家队和主力军,多次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国家图书奖等奖项。中国美术馆是国家级别造型艺术博物馆,集展览、收藏、研究、公共教育、国际交流、艺术品修复、文创产业于一体,是公共文化服务美育的平台。中国美术馆有13万件藏品,可以供人民教育出版社在编写过程中使用。

    中国美术馆和人民教育出版社有着很好的合作,今后双方会进一步充分发挥品牌和资源优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培养中小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核心,开发优质的美育资源,以多种形态的美育内容服务中小学生美育,开展面向全国美术教师与学生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征集活动,完成以美育为主题的公共教育系列图书及配套数字化产品的印发出版,利用双方专家及艺术资源、出版资源,结合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同开发出各种形式的主题出版物。

    让我们本着优势互补的原则,共同致力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根本制度的具体体现,聚焦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以国家美术教育事业新发展为宗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美育大众,以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培养一代新人!

    熊远明 国家图书馆馆长:

    来到人民教育出版社有一种特别熟悉又亲切温暖的感觉,因为我们都是学习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成长的学生,看到展出的很多琳琅满目的教材,我们好像又回到了学生年代,感受到那个年代的温暖。人民教育出版社是我国基础教育教材编写出版的国家队、主力军,成立70多年来始终秉持“根植教育、服务教育、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宗旨,坚持编研一体、学术立社,在各级各类教材图书研究、编研、出版和发行方面不懈耕耘,硕果累累,深得党和人民的信任,也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

    国家图书馆是国家的总书库,也是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国家典籍博物馆。百余年来始终秉持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办馆宗旨,认真履行国内外图书文献收藏、保护和服务的职责。目前馆藏文献已经达到4300多万册(件),数字资源达2600多TB。特别是近年来依托少年儿童馆和国家典籍博物馆,推动建设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青少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不断推出丰富多彩的社会教育活动和研学实践活动。在服务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提高国民素质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得到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国家图书馆和人民教育出版社是好邻居、好伙伴,长期以来一直保持着密切友好的交流和合作关系,目前国家图书馆收藏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文献已近3万种,为双方进一步建立长期可持续的战略合作关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次国家图书馆和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人才和技术优势,在基础教育领域,历史文献和古籍文献的整理、保护,面向中小学生的阅读资源开发和阅读推广活动的组织,青少年研学交流、文创品牌设计与产品开发等方面不断拓展合作空间、丰富合作内容、创新合作方式,努力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共同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为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高洪 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

    人民教育出版社是出版基础教育教材的国家队,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肩负着为开发好课程、编写好教材进行深入研究的重要使命。人民教育出版社编研出版的全国通用中小学教材伴随着几代中国人的成长,为他们成为国家和社会的建设人才和创造自己一生美好幸福生活奠定了重要基础。其中,教材的插图美术作品和排版装帧设计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央美术学院与人民教育出版社有着很深的渊源,在中小学教材插图方面的合作由来已久。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央美术学院的教师和艺术家就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到课本插图的绘制和编辑工作中来。如新中国现代水墨人物画的开拓者蒋兆和先生,他所创作的古代科学家肖像画作品《张衡》《祖冲之》《僧一行》《李时珍》等,都被收录进中小学教材作为插图,为人们所熟知。中央美术学院的老教授戴泽先生,今年已经101岁了。1957年,他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第三版小学初级课本《语文》第二册做了装帧设计并绘制了封面。这一版《语文》教材是由叶圣陶先生主持校订的,其图像和文字都成为珍贵的历史文献。这不但是戴泽先生的艺术成就,也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与中央美术学院合作的历史见证。

    教材插图及排版装帧对教材特别是中小学教材具有重要意义。教材是现代社会人们接受系统教育所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尤其对于刚刚步入校门的低龄儿童来说,课本是拓宽其人生视野的第一扇窗。精心创作的课本插图包含了创作者对客观世界的感悟和思想情感的表达,是艺术创作。它给予学生美的享受,以美引真、以美导善,帮助学生建立充实有序的内心世界,树立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是美育的重要途径。教材作为国家意志、民族文化、社会进步、科学发展的集中体现,是实现未来人才培养目标的直接载体。教材中的插图也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极其用心地绘制。

    2023年,中央美术学院继续与人民教育出版社通力合作,承担了新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全套封面设计绘制以及《数学》《道德与法治》课本插图的绘制等工作。此次签约,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整合双方的优势资源,提高共识、加强合作。面向新时代,中央美术学院愿与人民教育出版社携手并肩,为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开发相适应的教材作出贡献。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