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2023年07月18日 星期二
传递梦想 点亮未来
——三位师生大运会火炬手的故事
本报记者 倪秀 通讯员 刘磊 马晓冰

    ■相约大运 成就梦想

    “完全出乎意料,没想到我也能去传递大运会火炬!”7月14日15时,刚回到家的成都市蒲江县五星学校校长李国刚,还沉浸在上午传递火炬的兴奋中。

    6月10日,当象征着拼搏、青春、友谊、和平的大运会火种,相继点燃火种盆和火炬“蓉火”,第一棒火炬手、成都体育学院学生、奥运会体操冠军邹敬园接过火炬,开启了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火炬传递。

    火炬传递,奏响的是成都大运会的精彩序章,跑出的是中华民族的自信,凝聚的是全球青年的梦想。从启动传递至今,“蓉火”通过火炬手的手手相传、城市间的接力传递,进一步传播成都大运会“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理念。这些火炬手来自各行各业,其中不乏教育系统师生,他们用青春和力量传递梦想,点亮未来。

    黄睿祺:用活力为青春代言

    7月8日,成都大运会火炬传递成都站第二传递日正式启动,共121位火炬手参与传递,成都外国语学校学生黄睿祺便是其中之一,今年16岁的她作为第68棒火炬手,顺利完成了“青春之火”的传递。

    对于黄睿祺而言,作为火炬手奔跑的1分钟是一段难忘且特殊的回忆。“我很紧张,不断在心里复习着和交接老师们配合的动作,直到完成最后的交接,悬着的心才安稳下来。”在火炬传递现场,黄睿祺从容自若,分别结合太极、武术的招牌动作托举火炬,在众人瞩目下顺利完成了每一个环节。

    “我们赋予一把把火炬以活力,火炬传递的仪式也为我们增添荣耀。”黄睿祺说,自己以一名学生的身份参与火炬传递,是希望诠释和展现一种奋斗青春的精神,也希望自己能把这份活力传递出去,让更多的人能够更加乐观、积极地面对生活。

    白晶斐:真是一场奇妙的缘分

    “火炬的研制就采用了增材制造技术,这刚好是我的研究领域,参与火炬传递,真是一场奇妙的缘分。”7月8日,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全国工业设计职业技能大赛金奖获得者白晶斐也与大运会来了一场特别的邂逅,他作为当日第37棒火炬手参与火炬传递。

    “有幸能作为学校的教师代表成为火炬手,我非常兴奋。”白晶斐说,作为学校增材制造课程的相关教师,得知成都大运会火炬制作过程中使用的是增材制造技术,自己感到非常兴奋。他介绍说,这是一种面向未来、“所想即所得”的智能制造技术。在成都大运会筹办期间,白晶斐还带领学生团队采用增材制造,制作了大运会会标咖啡印花模具等物品。

    “我们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要像火炬传递一样传递健康、快乐、自信、阳光的生活态度,让学生对未来充满期待。”白晶斐告诉记者,当天的火炬手中,有3名来自成都航院。除自己外,一名是毕业10年的优秀校友,已经是企业的首席技师,而另外一名则是自己的学生。3个人的组合在白晶斐看来就是一种很好的传承,优秀校友成了学生最好的榜样,自己也将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践行“航空报国 追求卓越”的成航精神,为祖国培养更多的高素质、高技术、高技能的“三高”技术人才,助力更多青少年走技能成才报国之路。

    李国刚:要与师生分享传递的喜悦

    7月14日,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火炬传递成都站第三传递日在西南财经大学(柳林校区)、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温江校区)、四川农业大学(温江校区)和成都工业学院举行,李国刚作为第52棒火炬手在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完成了接力传递。

    一个月前,李国刚受邀填写了一张大运会火炬手的候选人信息表,但他没太在意,“火炬手需要在某个领域作出过特殊或突出贡献,而我实在太普通了”。等他正式接到入选通知,感到既激动又不可思议,“可能是我们学校这几年排球成绩突飞猛进,得到了社会和媒体的广泛关注。”他分析。

    五星学校是一所仅有260名学生的农村小规模学校,李国刚带领师生组建排球校队,仅仅两年就获得了5次成都市级冠军。在2022年成都市青少年排球锦标赛中,首次参赛的五星学校就捧回来一个冠军和一个亚军奖杯,顿时名声大噪。

    在7月13日的火炬传递培训会上,李国刚见到了来自经济、体育、科技、乡村、法律、航空、教育、交通等领域的行业代表,以及道德模范、三八红旗手、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和这么多优秀的人在一起,我深有感触。他们其实都是平凡岗位上的普通人,但每个人都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在各自领域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这种精神值得每个人学习。”

    “奔跑传递的过程其实不长,很快就过去了,但留给我内心的澎湃力量却会持续很久。”李国刚说,因为放暑假,师生们还不知道他去传递火炬,他会在秋季开学典礼上与大家分享这份喜悦,特别要把大运会精神传递给每个师生,激励他们再创佳绩,“团结拼搏、自强不息、健康生活、积极运动等这些精神主旨,也正是我们五星排球所倡导并传承的精神”。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