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而“先生”,则应是教育发展赓续之根本,人才培育工程之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考察清华大学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先生”一词本就自带光环,而“大先生”就更加崇高而伟大。向往“大先生”,一辈子追求做“大先生”一样的教育者,是笔者坚定的信念,相信也是众多教师、校长的追求。
新时代中小学校长在“大先生”的求索之路上,需要向“大先生”学习,就是学习其博大精深之思想,追求其高山仰止之精神。想要达到“大先生”那样的至高境界,该如何加强自我磨砺与修炼?笔者认为必须要磨砺三种品格,虽无法确定这些品格就是“大先生”的特质,但坚信如果没有做到这几点,肯定难以成为“大先生”。
磨砺“勇于批判、求真务实”的精神品格,做学生为人的典范
做学生为人的典范,就一定要求真、向善、尚美,其中求真是第一位的。这就要求教育者能够做到:实事求是,追求真理;不唯上、不唯书,但唯实;要拥有自由的思想、独立的人格;要敢于质疑、勇于批判,俯仰无愧于天地;要能够在纷繁世界中保持一份清醒,并不断追求、不断完善,从而形成由独立思想与自由精神支撑着的、深刻而系统的人生观与教育观。
如果没有“勇于批判、求真务实”的精神品格,那么,何来良知善行?何来淡泊从容?何来家国情怀?那些令人敬仰的气节与风骨,比如大义凛然、浩然正气、果敢坚毅、大公无私、铁肩道义、博爱奉献等,都将因缺乏坚实的精神根基而荡然无存。
对于一名立志成为“大先生”的校长来讲,就要对教育有着深刻的思考,要能客观辩证地看问题,要形成根植于批判精神与独立思想的教育哲学观。笔者所谓的教育哲学观,包括“对教育根本目的的认识”,还有“对教育根本价值的判断”,以及“校长办学实践的三观——学生成长观、教师成就观、学校发展观”。结合教学实践,笔者总结提炼了一些教育观点,如:教育目的多维进阶论;教学价值多重属性论;“教师发展第一位,学生发展为核心,学校发展是助力”的师、生、校三者关系论述;“向阳生长、人格盛开”的学生成长观;“让生活更有尊严、让工作更有价值、让事业更有成就”的“三更”教师成就观;旨在塑造“向阳学子、彩虹教师、椿萱家长”的理想校园发展观;等等。
磨砺“追求卓越、勤勉上进”的精神品格,做学生为事的典范
成为学生为事的典范,就要不遗余力地成为师生成长发展的引路人。这个引路人不是嘴上说说就行,而是要全力争取成为教育教学各领域的排头兵、示范者,是真正在前面引路的奋斗者。无论这一自我要求有多大难度,多么不容易,校长都要向着目标前进。“不畏困难地努力”本身就是示范,比如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方面,那就要力争成为“每天最早到校、最晚离校的,最勤勉、最认真、最爱奉献的那种人”;在课程教学专业引领方面,就要力争成为学科领域的专家、名师、带头人;在教育科研、学术造诣方面,就要力争成为研究型人才;在学习进修、学历提升方面,就要克服重重困难,进入学习提升最积极、学历层次最高的那一梯队……
作为一名校长,对于师生的发展而言,最有价值的教育行为不是管理,而是主动引领、带头示范,是不折不扣地做给师生看。一位勤勉、上进、乐于奉献的校长,必然会带出一支拥有教育梦想、充满教育情怀、坚定教育信念的教师团队,也一定能更多更好地培育出追求卓越、勤勉上进的阳光少年。
磨砺“热爱阅读、刻苦学习”的精神品格,做学生为学的典范
校长做学生为学的典范,首先要做一个不折不扣的读书人。校长要始终热爱阅读、始终笔耕不辍,要永远保持刻苦钻研勤奋好学的精神品格。否则,凭什么教育、引领孩子们读书学习?作为一名校长,不能深陷在事务性工作中,误把油滑社交当作大事,误把宣传美化当作要事,误把豪华大气当作追求,误把各种热闹喧嚣的活动当作教育事业的繁荣,误把各种评优争先的成绩当作育人成效……
校长,要成为一位真正的读书人,要在纷繁复杂的工作中抢时间、挤时间、多花时间在阅读学习写作上。力争每年除专业书刊文献,至少阅读四五十本书籍,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要经常性地写作,写心得体会、写教育感悟、写学术论文,并争取多在高层级刊物上发表,做立德立言的表率。
以上是笔者的几点思考与浅见,未必十分正确,但所说即所信,所言皆所做。范仲淹曾浩叹:“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大先生一定是做“真人”的典范,这“真”应是:真性情、真精神、真风骨;大先生一定有着“大”的境界,这“境界”应是:大思想、大格局、大学问。成为大先生、成就大先生,将成为我国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命题。校长作为学校发展的引路人,当下更应踏踏实实做一个真正的读书人,勤勤恳恳做一个执着的奋进者,勤勉求索路,向往大先生,知行合一,笃行不怠。
(作者系广东省中山市西区中心小学校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