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7月12日 星期三
暑期社会实践大有可为
于江涛

    ■“做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系列评论之一

    编者按:推动学校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紧密联动、师生共同参与,全方位构建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育人体系,是教育主管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暑假来临,有必要抓住时机,穿越以往的认识和组织误区,引导大学生做好暑期社会实践,使其与大学生思政教育深度结合,与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紧密结合。从本期开始,我们约请专家,对此问题献计献策。

    暑期已至,各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纷纷拉开帷幕。如何确保这场“暑期大戏”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把活动办成学生有收获、学校有成绩、社会有认同的实践育人大课堂?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化高校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为社会实践活动提供重要指导。各高校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责任意识、更实的工作举措把工作做好。

    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暑期社会实践工作的重要性。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载体,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铸魂时代新人的重要抓手。

    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和战略高度,立足抓好后继有人根本大计,站位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充分认识暑期社会实践工作的重要性,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教育的根本问题展开谋划,突出暑期社会实践育人功能。

    高校和地方要根除认识上轻视、行动上敷衍的错误倾向,既要算经济账,更要算政治账。要通过扎实举措引导学生重视暑期社会实践,让学生从观望转变为积极参加。做实做细组织领导工作,从各方面创造便利条件,满足学生的期待期望。

    加强组织保障,全流程全链条服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两头一线”的工作。“两头”是指高校和对接单位,“一线”是指从高校组织学生到对接单位接收学生,再到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所形成的一个链条式闭环。活动顺利开展离不开“两头”的高度重视和“一线”的有效组织管理,任何一个环节、流程、链条出问题,活动都会受到影响。

    高校作为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发起方和主要组织方,要高度重视。高校党委应统筹暑期社会实践工作,优化顶层设计,改革学校内部管理体制,落实实践资源,形成实践育人整体合力。着重解决经费难题、社会实践服务基地难题、各部门协调配合难题,切实做好教师指导带队、学生实践培训、安全教育等工作。对接单位作为协同育人单位,要担负协同组织责任,要建立有效对接机制,配合高校和带队教师做好服务和安保工作等。实践活动还需要高校和对接单位专人负责,协同做好“一线”的组织管理工作,保证活动顺利开展。

    强化机制建设,推动暑期社会实践工作全面落实。健全高校与社会协同育人机制。高校要在乡村、社区、企事业机关单位建立实践活动基地,解决实践基地不足、实践地点更换频繁的问题。同时,还要深化与实践基地、结对子单位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强化社会实践联动,形成分兵把守的责任链条与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寻求实践育人的“最大公约数”。

    建立校内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效结合机制。社会实践是第二课堂、社会大课堂,与校内小课堂相辅相成。要以系统思维推动“两个课堂”建设,打通“两个课堂”壁垒,避免各弹各曲、各唱各调;善用“大思政课”,将祖国大地作为实践的课堂;推动“两个课堂”有机结合、有效衔接、相互促进、深度融合。

    健全考核评价机制。要对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实践前、实践中、实践后进行全程组织管理,根据不同环节的具体要求进行考核、评价、认定工作。考核评价的目的是调动多方面积极性、达到激励效果。对指导教师和带队教师评价以正向激励为主,对学生考核要兼顾过程与结果,不能“一份报告定成绩”。

    精心设计主题,增强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吸引力、感召力。暑期社会实践要坚持育人导向,反映时代内涵,围绕党和国家事业需要,聚焦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理想信念教育和价值引领融入社会实践全过程,引导学生紧跟时代、砥砺前行;聚焦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断增强学生的“四个自信”;聚焦服务“国之大者”,把人生价值的实现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

    结合专业特色选择主题。要区分暑期社会实践与以提高专业技能水平为目的的实习实训。不同类型的高校可结合不同的学科专业,有针对性地设计活动目标、主题和内容。人文艺术类院校聚焦为人民群众创作这个根本问题;理工类院校聚焦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入企业实践;农林类院校聚焦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师范类院校聚焦教育强国建设等。

    还要坚持问题导向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聚焦学生思想困惑和现实关切问题,从问题中提炼社会实践主题。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大学校,留心处处皆学问。要通过社会实践,帮助青年学生深刻理解“什么是实事求是,怎么去联系群众”,真正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作者系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师范大学基地研究员)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