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版:中国教育报创刊40周年特刊·特34
2023年07月07日 星期五
与时俱进 教改一线勇当先
学生围着胡安梅讲故事。
资料图片
李吉林和孩子们在一起。
资料图片
黄伯云在实验室计算机上与研究人员分析研究图表。资料图片
师生代表在灵堂前向殷雪梅告别。资料图片

胡安梅:大山深处有希望

朱平

    历史记录

    民办教师胡安梅有一份特别的账单,已经发黄的纸面上依稀可见点点泪痕。

    1992年农历正月初一,胡安梅的父亲、51岁的民办教师胡德荣,再也支撑不住羸弱的身子,猝然倒在讲台上。人们匆忙把他抬到床上,他颤抖着从怀里摸出一份账单放到妻子手上后,就闭上了双眼……

    ——1996年11月15日《走近胡安梅》,作者:本报记者 朱平 于志宏 陈志伟

    记者亲历

    1996年11月15日,中国教育报头版文章刊载记者采访文章《走近胡安梅》,一时间,这位身在湖北大山深处的民办女教师引来了无数读者的关注。人们期待了解胡安梅更多的工作学习情况,也希望编辑部给予接下来的报道……为此,另一篇《胡安梅现象引发的思考》以更多的信息和生动的事例回应了读者的关注。

    还记得那天,编辑部收到来自湖北省《十堰日报》记者的一篇文章,所有人读过后都面色沉重,写的是湖北省郧西县湖北口乡桃源沟村火地沟教学点民办教师胡德荣留给女儿胡安梅的账单——22个春来暑往,胡德荣耗尽心血,送走了一茬又一茬学生,为一届又一届毕业生垫付学杂费。

    年轻的胡安梅接过了账单,也接过了这份给予山里孩子希望的教师工作。这之后,在胡安梅的继续垫付下,账单越来越长。

    这样的账单,这样的讲述,感动着编辑部的同仁,大家期望能付出一点力量。当时报纸刊发了《胡安梅的账单》,那份长长的账单把贫困山区的艰难白描了出来。

    我们太想了解火地沟的情况,我们太想看到胡安梅和那些孩子。在《胡安梅的账单》一文刊发后一周,带着编辑部的嘱托,时任中国教育报编委陈志伟、总编室副主任于志宏和我踏上了寻访账单主人胡安梅的行程。

    1996年10月的北京,国庆节假期刚过,天安门广场的摆花依旧灿烂,从北京西站到达湖北十堰要坐20多小时的火车,从十堰到火地沟所在的郧西县要乘小型巴士,而县里到火地沟能通车的路很有限,余下的几十里路则要翻山越岭了。

    到胡安梅家的时候是下午四五点钟,她家已经有些昏暗。与所有妈妈一样,看到远方来客的胡妈妈热情地招呼着每位客人,倾其所有地做着饭菜……夜色里的秦岭幽静而神秘,火地沟的点点烛光照亮着我们这些外来客,那无眠而深邃的夜晚仿佛在讲述很多古往今来……

    我们对胡安梅及其学校的进一步报道,使更多的人知道了胡安梅和她的学生们。除了来自各地的读者来信外,胡安梅和学校还收到了很多热心读者捐赠的助学资金。用这些钱,他们修缮了校舍,支付了大部分在校学生的学习费用,还资助了一些特困民办教师。胡安梅曾动情地说,经由媒体的广泛宣传,学校师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大大改善了当地教学条件,大山深处升起了希望之光。

    (作者系本报记者)

 

李吉林:一切为了儿童

张玉文

    历史记录

    她几十年从未离开教学一线,将一生都奉献给了基础教育。她的课成为孩子们最爱的课,她布置的作文成为孩子们最爱写的作文。

    ——1997年1月13日《奔腾的涌浪——记“情境教学法”创立人、特级教师李吉林》,作者:本报记者 张玉文

    记者亲历

    “小学教师的生活,有时像小池的明净,有时像溪流的清远,但似乎少了一点跳跃的涌浪。于是,我很向往大海的奔腾……”这段充满哲理而又富于诗意的话,摘自江苏南通师范二附小教师、全国人大代表李吉林手记。这不仅是她的人生写照,也是长篇人物报道《奔腾的涌浪》的主线:这位以创立情境教学法(后来发展为情境教育法)而闻名的不平凡的女性,一生都在追逐大海的涌浪,让生活腾起美丽的浪花。 

    1996年12月中旬,在时任中国教育报副总编刘永曾的带领下,我们来到南通师范二附小,出席全国情境教学——情境教育学术研讨会。短短三天时间里,研讨会给与会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回到北京的那段时间里,我从李老师送我的几本书里,剥茧抽丝般地苦苦思索着情境教学法的奥秘,在与李老师几次电话长谈之后,我发现了一个伟大而有趣的灵魂,她一次次地让我感到震撼!我一定要把这个人写出来。后来,这篇报道写成,刊出后产生了很大影响,尤其是李吉林老师很满意,这让我感到十分欣慰!

    教育教学改革的人物不太好写。要把比较枯燥的实验案例,通过形象的手法,生动地表现出来,在这篇报道中,我也进行了尝试。想一想初学写作文的孩子们有多难吧!可到了李老师的课上都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那漫山遍野的花花草草,池塘小溪里的青蛙小鱼都可以写进作文呀!这样的课哪个孩子会不愿意上啊!

    李吉林老师用她的一生谱写着情境教育的诗篇。她以超出常人的毅力和学习能力,进行着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而这些都不应是一个个堆砌的标签,而应是有血有肉的生动事例,这样人物才能丰满起来,才能让读者在逐浪般的精彩故事中去感受那个不一样的李吉林!

    (作者系本报记者)

 

黄伯云:科学家精神闪耀光芒

李伦娥

    历史记录

    三万里回国路,二十年砺剑心。中国工程院院士黄伯云以其对“炭/炭复合材料”发明的杰出贡献,荣获了连续6年空缺的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中国飞机依赖进口刹车片才能“落地”的历史被他改写。

    ——2005年3月30日《激情燃烧的“特殊材料”——记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获得者、中南大学校长黄伯云院士》,作者:本报记者 李伦娥 胡宏文 通讯员 任晓峰 李茂林 

    记者亲历

    此稿采写时,我认识黄伯云已有20多年了,他1989年从美国留学回到母校中南工业大学(原中南矿冶学院),身为校报记者,我第一时间采访了他,此后也一直关注着他。

    2005年3月,黄伯云和他的团队凭“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获2014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填补了这个奖项6年的空白。得到这一消息,我马上和同事们到学校采访,推出了这个长篇通讯。

    科技人物不好写,科技人物要写出特色和水平,更难。但是我始终认为,这是好新闻最朴素的标准。“炭/炭”怎么写,怎么表述才能让人看得懂,才能让读者知道其攻坚难度,说实话,这是写作过程中我最费神费力的一部分。我反复请教黄伯云和他的同事们,请他们通俗易懂地“打比方”,自己也硬着头皮读他们的课题报告,终于,受到织毛衣的启示,形成这样一段文字:采访中我们了解到,这里的两个“炭”,并不是一回事。第一个“炭”指的是碳纤维,第二个“炭”说的是炭基体。“炭/炭”材料,就是通过高温,让碳原子在炭纤维编成的“炭毛坯”里有序排列。用黄伯云的话来说,如果炭纤维是钢筋的话,碳原子就是水泥,钢筋浇注了水泥,建成的房子才牢固结实。此道理用到“炭/炭”上,就是说,炭纤维必须“增强”进碳原子,才能达到耐高温、耐摩擦等效果。这话听起来好像很简单,钢筋注入水泥,谁不会啊?道理好像是一回事,真正做起来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首先,相当于人头发丝十分之一粗细的炭纤维,要像编织毛衣一样编成“炭毛坯”,如何编?横向纵向还是斜向?其次,“炭毛坯”要放进一个特制的炉子里,像传说中的“太上老君”炼丹一样,通过高温将碳原子有序地排列到“毛坯”中,这“太上老君”的炉子如何制?特别是要让碳原子按照人的意志“有序”排列,简直就像在大海里捞针一样不可思议。

    这种比喻,非常形象生动,所以文章一见报,就得到非常高的评价,有同事甚至说是“开创了科技写作的新时代”。此稿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并获多项奖励,包括第二十届中国产业经济好新闻二等奖等。

    (作者系本报记者)

    

殷雪梅:把爱永远留给学生

赵建春

    历史记录

    2005年3月31日中午,江苏省金坛市城南小学52岁的女教师殷雪梅在学校门前,面对飞驰而来的汽车,张开双臂,奋力将正走在马路中央的6名学生推到路旁。学生获救了,这位“当代欧阳海”式的好老师却在医院昏迷了5天后静静地离开了人世。

    ——2005年4月20日《把爱永远留给学生——追记江苏省金坛市舍己救人的英雄教师殷雪梅》,作者:本报记者 赵建春 戴嵩松

    记者亲历

    2005年,七赴江苏金坛采访英雄教师殷雪梅事迹的特殊经历,在我担任中国教育报记者33年的职业生涯中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采访殷雪梅事迹的感受和体会很多,最主要的有三条。一是记者采访一定要有敏锐的新闻意识、抓住第一时机力争实现首发首宣。从江苏省教育厅获得信息后,当日我便赶赴金坛,在重症病房外简要地接触了她的家属,随即到学校采访了殷雪梅的同事和班上的孩子们,大家一致的心愿是期盼殷老师能够早日康复、重返校园。殷老师去世的当天,我在中国教育报一版刊发了通讯,这在全国应该是最早关于殷雪梅老师的事迹报道之一。4月7日再赴金坛报道万人送别英雄教师的场景。在前三次采访的基础上,我们向中国教育报上报了重大典型报道计划并很快获得批准。

    二是新闻采访细节决定成败。在对殷雪梅老师亲属、领导、同事、学生的深入采访中,我获得了大量珍贵的细节材料,大多已经写在稿件中了,就不再赘述了。但有件事情还得特别说一说,“4月5日,殷雪梅的女儿潘霞在为母亲整理遗物时,发现殷老师生前所写的、尚没来得及递交给党组织的一份入党申请书,上面的落款时间是2005年3月19日。殷老师在申请书里写道:‘许多年来,我一直是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在身边许多优秀的共产党员的教育感染下,我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我所有的学生,我把学生看成是自己的孩子,通过学习,我坚持未进党的门,先做党的人。’”在写稿的时候,甚至以后许多年重读稿件的时候,每遇到这样的细节,我的心灵都会一次又一次受到震撼和撞击。

    三是要用心去感受英雄的崇高和伟大。在殷雪梅曾经工作过的几所学校、在她生前的讲台边、在她的家里,我一次次走近英雄;在大量的资料和采访素材中,我一点一点地梳理,努力去感受她的平凡、感悟她的崇高,把对英雄的崇敬凝诸笔端。4月20日,中国教育报在一版头条发表了长篇人物通讯,是当时关于英雄教师殷雪梅事迹最全面、最系统的报道之一,报社短评《献身精神长驻人心》对殷雪梅事迹作出了高度评价、对“雪梅精神”进行了高度赞扬。这篇稿件获得了“江苏报道奖”一等奖、中国教育报年度通讯特等奖。

    前后半年多的时间里,我先后七次到金坛采访,共采写发表关于殷雪梅老师的报道12篇,中国教育报编辑部的领导和同志们也给予了我许多鼓励和指导,殷雪梅老师的英雄事迹影响广泛而深远。殷雪梅的崇高师德在人们的心中树立起一座丰碑,“雪梅精神”常驻人们心间。

    (作者系本报记者)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